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黃柱、特約記者童金健、通訊員孫睿報道:“生活在這么美的生態農莊里,猶如世外桃源……” 17日,走進赤壁市柳山湖鎮易家堤村,村民陳新炎望著眼前寬闊平坦的通村道路和成片成片的葡萄園,高興地說。
記者看到,廣袤的田野里,葡萄基地一眼望不到盡頭。村委會負責人梅德華說,以前轉租土地種稻谷,每畝只有180元的地租,現在引進葡萄產業,一畝地租550元,還將逐年遞增50元。按目前210畝葡萄基地計算,光是地租一年就能為集體經濟增收37800元。再加上相關的精準扶貧項目資金支持,建設美麗鄉村不愁沒有“真金白銀”。
2016年以來,赤壁市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推進專項扶貧,實施整村推進,制訂了《赤壁市扶貧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對扶貧項目的立項、論證、實施、驗收以及資金撥付等環節,進行科學化、規范化管理。
該市精準施策,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主推茶葉、林業、畜禽、水產、鄉村休閑旅游、光伏發電等15個主導產業。市政府整合項目資金分別予以獎補,確保每個村都有一個以上主導產業,每戶都有一項以上增收致富途徑。
為確保資金精準用在產業扶貧上,該市集中80%以上的財政扶貧資金,每個重點村分別安排資金30多萬元,按照“一村一品”培育主導產業,在重點貧困村和老區村建立油茶、水果、水產、種養殖等示范基地,打造了柳山湖鎮葡萄園、余家橋鄉綠態果業、車埠鎮芙蓉村小龍蝦、葛仙山生態旅游等一批特色產業。
據統計,2016年,該市整合各類涉農項目資金4億元以上,其中用于精準扶貧資金1.5億元,大力推進了各鄉鎮產業發展、貧困村飲水安全、村級道路和危房改造、供電、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安區星星村迎來流動圖書車 文化扶貧進農家
下一篇:
咸安郵政發揮資源優勢幫養殖戶銷售滯銷土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