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天氣漸暖,正是春耕好時節。
近期來,嘉魚縣潘家灣鎮、通城縣雋水鎮闊田村等蔬菜基地內,菜農們忙于種植、施肥等生產活動,全市各地掀起蔬菜種植熱潮。
蔬菜產業作為全市重點發展的八大農業主導產業鏈之一,去年全市實現蔬菜種植面積141.1萬畝(不含西甜瓜、草莓等),同比增長1.63%;蔬菜總產量251.55萬噸,同比增長2.49%;總產值84.70億元,同比增長2.17%,產業發展持續向好。
成績固然可觀,但咸寧市蔬菜產業鏈建設仍存在經營主體建設不強、蔬菜品牌建設不響、三產融合發展不深、配套設施建設不全等短板弱項。
經營主體建設不強:目前全市雖有蔬菜龍頭企業30家,但大多以簡單包裝為主,缺少集產、加、銷于一體的大型龍頭企業。此外,大多菜農種植技術較為傳統,“三新”技術培訓有待加強;
蔬菜品牌建設不響:蔬菜企業品牌意識不夠,政府政策引導、資金投入不夠,導致全市叫得響、市場知名度高的蔬菜品牌寥寥無幾;
三產融合建設不深:目前咸寧市蔬菜產業發展在生產、加工一二產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市場服務業發展較弱,三產融合發展程度有待加深。
配套設施建設不全:冷鏈物流、集采集配中心、冷藏保鮮庫等蔬菜產業發展配套設施建設亟待加強。
現實困難雖多,但前行步伐決不可停。那么,到底該如何做強做優蔬菜產業鏈?
加強龍頭企業培育,做好強鏈文章。支持本市蔬菜生產加工企業和行業巨頭企業合作,引進高效能新應用,做好蔬菜商品化開發,豐富加工成品的品類和受眾;同時支持本市蔬菜種植農業合作社與科研院所合作,研發蔬菜高產高質新品種,擴大蔬菜種植面積,提高蔬菜產能。
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做好補鏈文章。支持本地重點加工企業等,建設一批冷凍、冷藏和保鮮的倉庫,并配套冷鏈運輸車輛,完善冷鏈物流設施;鼓勵大型農批市場加大自身建設,實現蔬菜場地包裝、檢驗檢測和配裝統一集散,并從蔬菜基地直采配送,降低販售成本。
深度融合旅游發展,做好延鏈文章。充分挖掘蓮、蘿卜等產業的地域文化、人文元素和歷史傳承,將產業發展與歷史文化、旅游觀光、科普教育等深度融合,不斷提升產業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休閑價值和文化價值。
此外,還應在加強本地品牌培育、標準化基地建設、新型農民培訓等方面狠下功夫,推動我市蔬菜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當然,做強做優蔬菜產業鏈并非一朝一夕可實現,還需各級各部門聯合多方力量,以“深實嚴細久”的工作標準,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一以貫之地將各項工作做深做實做到位,推動蔬菜產業鏈持續向好發展。
來源:學習強國-咸寧日報
作者:宋文虎
編輯:王炎艷
監制:陳小彬
出品:咸寧日報網絡傳媒中心
編輯:xzx
咸寧網訊全媒體記者陶然、黃沚瞻報道:10月30日,以“茶香旅游及三產融合”為主題的2019“一帶一路”國際茶產業發展論壇暨第...
山上竹影婆娑,山間筍兒尖尖,農莊游客嘗鮮。徐鵬志介紹,為改變現狀,該鎮大力對外宣傳生態優勢和竹類資源,并以大戶葉瓊創...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柱、馬麗婭、吳文謹、通訊員鐘曉陽報道:10月30日, 2019“一帶一路”國際茶產業發展論壇暨第五...
近幾年來,崇陽縣桂花泉鎮黨委堅持將雷竹產業作為強鎮富民的主導產業,按照“統一規劃、整體開發、分期實施”原則,謀劃了以...
在剛剛結束的咸寧“兩會”,與會代表和委員就產業發展、營商環境優化、企業融資問題緩解、保險制度完善等熱點經濟話題暢所欲...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譚宏宇報道:記者昨悉,第三屆湖北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大會上上2020年度湖北“十大美麗鄉村”揭曉,崇陽縣...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毛亞軒“建議將桂花產業發展納入市區發展戰略布局,以此助力咸安區桂花鎮發展。同時,從標準化種植、電商...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培清吳鳳友委員建議,產業扶貧要注重全域覆蓋推進。參與對象要廣泛,實行人人參與產業扶貧,人人為產業...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宋文虎5日至6日,通山代表團緊緊圍繞政府工作報告談感受、談打算、謀發展。懇請市委市政府加快推進武漢至...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丁偉通訊員鄧志高“疫情不散,我們不退”,鎮守在村組一線的農村黨員干部始終保持著激昂的斗志。在走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