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咸寧發布 >> 正文

2021,咸寧人才工作這一年

來源:咸寧發布 時間:2022-01-12 10:41

2021年是“兩個一百年”目標交匯與轉換之年,也是“十四五”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開局之年。這一年,我市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堅持“抓人才就是抓發展”的理念,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持續筑牢黨管人才格局,充分發揮重大人才工程牽引作用,深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創新工作載體、擦亮特色品牌,匯集各方資源,厚植“雙創”沃土,全市人才隊伍進一步壯大,人才效能進一步增強、人才生態進一步優化,人才引領發展作用進一步彰顯,全市人才工作持續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下面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2021年咸寧市人才工作成績單!


01

這一年
堅持黨管人才原則
構建人才工作大格局
統攬全局把航向

緊扣省、市發展布局,將“人才強市建設”以專節形式列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長遠謀劃全市人才工作;印發全市2021年人才工作要點和考評辦法,完善人才工作聯系聯絡工作制度,對重點人才工作實行項目化、清單化、責任化管理。全年各級黨委(黨組)專題研究人才工作57次,并多渠道多形式傳達學習中央、省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和市委有關人才工作部署,保證了全市人才工作同向而行。

▲ 市委書記孟祥偉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
傳達學習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

▲?市委副書記、市長楊軍調研“雙創”工作

▲?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徐小兵

出席2021年市委人才工作聯席會并講話

▲?印發《工作要點》《考評辦法》

《工作通報》等文件


協同聯動增合力
堅持創新創優人才工作載體,以組織實施26個“人才工作創新項目”和27個“招才引智系列行動”為主要抓手,落實“月調度、季督導、半年小結、年終述評考”工作機制,充分調動各地各單位人才工作主觀能動性,推動“一把手”抓“第一資源”責任落實落細,形成了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成員單位密切配合、縣(市、區)銜接聯動、駐外人才工作聯絡站和其他社會力量協同參與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開展2021年人才工作創新項目評審

▲?組織召開全市人才工作推進會


政治引領聚人心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推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常態化,全年組織開展專家人才國情省情研修、人才講黨史故事、人才慰問體檢等活動120余期次,引導人才厚植愛黨愛國情懷,投身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以換屆為契機,大力推選優秀人才擔任“兩代表一委員”,增強人才政治歸屬感、身份榮譽感。開展“基層奉獻崗位”“十佳人才”等評選活動,選樹人才先進典型,宣傳人才工作經驗做法,全年在《中國組織人事報》《湖北日報》《黨員生活》等媒體上刊發宣傳信息200余篇,全市尊才識才愛才氛圍日益濃厚。

?組織開展專家體檢療養

?舉辦專家人才國情省情研修班

?咸寧人才工作經驗在省級以上媒體刊發


02

這一年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推動智力資源大融合
持續開展“南鄂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品牌賽事
連續第五年舉辦“南鄂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吸引近200個海內外高層次人才項目報名參賽,30個項目脫穎而出,28個項目與我市簽訂落戶或合作意向協議。五年來累計吸引海內外600余個創新創業項目來咸洽談對接,50余個項目落戶發展,促進了產業布局優化。“南鄂杯”高創賽不僅成為湖北省乃至中三角重要的常態化人才品牌賽事之一,更成為了咸寧與全球人才對話、與項目對接的一張靚麗“城市名片”。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舉辦第五屆“南鄂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


深入開展“院士專家咸寧行”活動

連續第五年開展“院士專家咸寧行”活動,依托“科創中國”首批試點城市建設的先機優勢,積極嫁接高端智力資源,成功與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茶葉學會等國家級學會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澄、桂衛華等27名院士專家為我市產業發展“把脈問診”,服務企業創新發展,先后解決生產研發技術難題28個,簽訂合作協議7項,并推動成立中國自動化學會咸寧協作站等4家國家級學會協作站。

▲?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延棟

赴基層一線開展“技術問診”

▲?中國自動化學會咸寧協作站授牌

“南鄂英才”計劃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深入實施“南鄂英才計劃”,連續第四年組織開展高層次人才及創新創業項目評審,吸引一批國內外“雙創”精英報名參評,全市共評定16名“南鄂英才”和14個優質人才項目,成功引進國家重大人才工程、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重大科技獎項入選者5人,有力推動了生物醫藥、智能制造、光電信息等產業轉型升級,并激發了各領域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活力,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推動創新,已成為咸寧市經濟新常態下的強勁動力。

▲?開展2021年“南鄂英才”評審

▲?專家赴“南鄂英才”申報項目現場實地考察


“引才專項”系列行動再結碩果
深化“站點引才”,發揮國內7個駐外人才工作站“橋頭堡”作用,先后開展“海南高校博士家鄉行”“昆山·咸寧智能制造專場招商引智推介會”等引才行動,邀請百余名商會會長、校友等各類人才來咸洽談合作,對接人才項目38個,促成簽約和落地項目7個。連續第十年實施“招碩引博”工程,深入推進“大學生引進計劃”,首次組織20余家重點企業開設“引才專列”赴外地“靶向引才”。全年引進1.2萬余名各類人才來咸就業創業,其中,新增碩士研究生以上高素質緊缺專業人才248人。

▲?開展“雙招雙引”系列活動

▲?召開2021年“招碩引博”引進人員崗前動員會


03

這一年
拓寬育才用才渠道
推動人才質效大提升
打牢筑實鄉村振興人才基石
連續第五年實施“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新招錄學員380人,并首次招錄50名農村青年接受“3+2”中高職貫通教育。五年來累計招錄學員1972人,實現了全市所有行政村學員培養全覆蓋。2021年換屆后,有104名學員新進入村“兩委”班子,在村“兩委”任職的“一村多”學員突破500人,其中77人成長為村主職,在鄉村振興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深入推進“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計劃”,全年招錄102人,累計招錄學員636人,首批畢業的188名大學生村醫已入村履職,進一步充實了鄉村醫療力量。統籌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和基層農技人員知識更新行動,累計培訓近9000名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和基層農技人員,不斷夯實鄉村振興人才基礎,增強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2021年“一村多”招生考試

▲?首批畢業的大學生村醫為群眾服務

▲?開展農村實用人才系列培訓


引導推動人才一線擔當作為

依托博士服務團、院士專家企業行、科技副總、科技特派員等省、市人才項目,主動對接高校院所326名專家人才到我市基層和生產一線定點幫扶或掛職鍛煉,累計解決技術和生產難題834個,簽訂重點項目合作協議20余個。在全省首創開展鄉村規劃師下鄉服務,首批選派27名鄉村規劃師駐村工作,并從全市遴選400余名特聘農技員到鄉村一線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成果轉化,推廣新技術新品種280個,帶動培養各類技術骨干、種養殖大戶3.2萬余人。

▲上左:?“博士服務團”成員為基層群眾義診

上右:特聘農技員送技術下鄉
下:咸寧市首批“科技副總”啟動儀式


統籌促進各類人才提能增質
整合部門項目資源,以第七屆職業技能大賽暨“咸寧工匠”評選、咸寧科技創新專題培訓等活動為載體,分領域培訓各類人才1.8萬人次;舉辦全市人才工作者專題培訓班和開展人才工作者業務知識測試,不斷提升人才隊伍理論素養和專業水平。全年新增“國貼”“省貼”專家6人、省級“雙創戰略團隊”2個、省級公共衛生青年拔尖人才和“荊楚工匠”等專家人才11人,其他市級高層次人才等近500名。

▲?組織開展第七屆職業技能大賽暨“咸寧工匠”評選

▲?推進各領域人才培訓


04

這一年
深化人才體制改革
推動人才動能大釋放
完善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
高規格召開咸寧市科技創新大會,以武漢城市圈同城化建設和光谷科創大走廊咸寧功能區建設為契機,加快推進創新型咸寧建設。打造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定期發布重點產業科研合作項目和技術需求目錄,常態化開展“揭榜掛帥”行動,吸引25所高校院所高層次人才參與73個科技項目攻關,轉化科技成果70項,轉化金額近2000萬。強化與重點高校院所產學研合作,促成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湖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100余名碩、博士研究生來我市開展實習實踐、課題研究和項目合作。

▲?高規格召開咸寧市科技創新大會

▲?舉辦“揭榜掛帥”等科技活動


▲?加強與重點高校人才交流合作


推動人才發展平臺建設
依托主導產業,新建光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重點產業技術研究院10家、院士專家工作站5家、省級企校聯合創新中心7家、科技孵化平臺29個,建成全省首家黑茶檢驗檢測中心,并聯合武漢大學在咸建設全國首個智能無人系統測試基地,推動光谷南·科技城、香城文創眾創空間通過國家級科技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備案。牽頭組建湘鄂贛毗鄰地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聯盟,實施聯盟優秀人才培養交流計劃,打造區域平臺共建、人才共育、資源共享的人才發展新格局。

▲?左:獲批成立全省首家黑茶檢驗檢測中心

右:組建湘鄂贛毗鄰地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聯盟

▲?建設全國首個智能無人系統測試基地

▲?新建10家特色產業技術研究院


健全完善人才使用評價機制

貫徹中央、省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研究制定《關于進一步保障和落實用人單位用人自主權的意見》,進一步向用人主體放權,激發人才干事創業熱情。在市縣公共衛生機構特設公共衛生首席專家崗位,建立首席專家特崗津貼制。持續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和鄉村教師職稱“定向評審、定向使用”改革,打破教師人才成長“天花板”。健全完善以技工學校、重點企業和社會機構為主導的技能人才評價機制,新增17家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評定各類技能人才4285人。

▲?企業自主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05

這一年
增強愛才留才服務
推動人才生態大優化
強化人才政策供給
修訂完善“大學生引進計劃”配套實施細則,進一步簡化優化引進人才身份認定、住房公積金貸款、生活補貼發放等手續和流程;梳理匯總市縣60余個人才政策文件,制作人才服務包小程序,提升人才政策知曉率和實效性。制定產業需求精準引才育才、推動人才資源向企業一線聚集、優化人才服務環境等方面硬舉措,助推《關于組織部門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十項措施》落地見效。

▲?制定出臺人才政策有關配套舉措

▲?精心打造人才政策“服務包”


實施人才“暖心”工程
通過新建、改建、配建等方式籌集建設專家人才公寓近3萬㎡,組織開展“朋友計劃·覓人才”等聯誼交友活動20余次,全年發放人才項目扶持資金、人才購房、生活補貼等2800余萬元。拓展“人才綠卡”服務功能,在醫療保障、子女教育、交通出行等方面提高服務質量,累計為500余名專家人才協調解決配偶就業和子女上學等問題,著力提升人才獲得感和幸福感。

▲?實施人才“暖心”工程? ?


爭當人才服務“店小二”
健全完善黨委聯系專家制度,推動全市1700名黨員領導干部與人才“結對子”“交朋友”。推行“創業貼息貸”“青創貸”等金融產品,發放各類貸款3.29億元,積極破解人才創新創業資金難題。持續開展“我為人才辦實事”活動,推行領導干部“領辦制”,收集各類人才需求477個,確定領辦重點項目52個,累計解決人才需求456個,完成領辦重點項目48個,在全市上下掀起了爭當服務人才“店小二”的新熱潮。

▲?市領導赴基層調研領辦的“我為人才辦實事”項目

▲?為人才解決融資貸款、房產證辦理等問題


源:咸寧市委人才辦



編輯:呂希

上一篇: 咸寧市委經濟工作、項目建設暨深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會議召開:?聚精會神抓好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實現強勢開局
下一篇: 篤行不怠譜新篇——咸寧市項目建設拉練檢查實錄(下)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