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安國
我從書本中醒過來,回到了籠罩住我的時間里。腕上的手表靜靜地走動著,仿佛時間與它無關。可正是這些鐘、表把渾圓無盡的時間,分割成以秒、分、時命名的單元。生活因而有了規律,有了節奏。人永遠生活在時間之內,卻永遠對時間陌生。時間在鐘表上不停地走動著,卻永遠留不下痕跡,我們看到的只是和哲人面孔一樣理智的阿拉伯數字。但時間又不僅僅是簡單的數字,時間包含著神秘莫測的一面,它亙古如斯地存在著,同樣以一種無言的方式昭示著塵世中的風風雨雨。
當孔子發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時,人類對時間的追問已經開始,但時間無始無終,世間的絕妙好辭也無法捕捉出時間的痕跡,時間真的讓人無法尋覓其蹤影?我不甘心又覺得無奈,時間之河依舊靜靜流淌,任世間天翻地覆,任世間花開花落。當《時間簡史》《時間之箭》風靡一時的時候,我們離真正的時間已經遙不可及了。追憶逝水流年,普魯斯特的時間觀又是怎樣一種令人憂傷的記憶呵。而英國人弗朗西斯·培根則說:“時間是最偉大的改革者。”
時間是日光下移動的陰影,是一滴一滴的水珠,是細沙長流。后來人們才聽到時間的聲音,譬如花落,譬如鳥鳴,譬如流水……我常常獨坐在暗夜的房間里,靜靜地看著時間的走動。只有無邊無際的不眠的時刻,當時間同黑夜融為一體,當時間便是黑夜的流淌,便是液體黑夜時,你才能感到時間在怎樣地流逝。“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傳說中的時間遠比人世間的時間相對緩慢與停滯。
偶然的一天,我翻檢過去的相冊,上面的照片已經發黃,看著那時的人物或風景,離自己已經遙遠了許多年;從照片上尋找到往日的自己,我才發現,照片原來就是時間的痕跡。在時間的痕跡中我看到從前的某一瞬間,心里有一份感傷,有一份惆悵。時光流逝,并不一定只代表恐懼、黑暗和死亡,成長、快樂、甚至天地之間的真理也是時間的寵物,于是,人們總是熱中于從各個方面去體驗時間的神奇。
先民時代時間上的烙印是日出日落,生生死死,然后是沙漏,是江水流逝、空山木落,再之后是鐘表,是刻度,直到今天這些刻度都還在,唯一改變的是對待時間的那種心情。這些刻度所度量出來的時間從古到今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在這些刻度之外,惟有“時間感”區分出了古代與現代,甚至區分出了一年前的人和今天的人。愛因斯坦相對論那個著名的“火爐和愛人”的例子,曾經讓我很是迷惑,現在才發現,那其實與相對論本身沒有關系,只是表明了“時間感”的存在,每個人對時間的感覺都不一樣,每一個時代也是如此。
漸漸地我知道,時間的痕跡其實無處不在。小到一棵幼苗長成參天大樹,大到一座郁郁蔥蔥的山巒變得寸草不生的過程,只要留心,并不難發現。我們只是在時間的皮鞭驅趕下,因行走的匆匆而忽略了觸摸那些痕跡。當我們無意中觸摸到時間的時候,又往往因時間的過分嚴酷而不敢正視。時間是有氣息的。它充滿詩意。大地上的人們熱情地歌頌時間,大地上的人們盲目地相信時間。他們活在時間之中,只看見生命的誕生與生長,卻從未看見死者消失之后,他們向著生命反方向生長的面孔。在若有若無的迷惘中,時間飛快地流逝。
從時間的痕跡中我們可以看到物換星移,也可以看到滄海桑田。既可以看到一個嬰兒長成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也可以看到一位明眸皓齒的少女變成枯槁的老婦。在時間中我們漸漸老于世故,讓時間帶走我們曾經的天真。時間抹去了記憶深處的創傷,一萬年太久,只剩下短暫的溫柔。我們無法留住時間,但可以留住時間的痕跡,在時間的痕跡中檢視平生,它給我們一種警省,讓我們懂得珍惜時間,讓我們對時間有一種敬畏之心。
編輯:但堂丹
《零碳金融》王廣宇著?內容簡介:金融如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本書通過對金融支持綠色轉型實現碳中和的體系、作用、方式...
于是,在祖國遼闊的疆域里,在高高低低的海拔上,翡翠、織錦和黃金,一層一層碼起來,直到和金風一樣高時,十四億詩人看著自...
鐘表上的時間將混沌的思緒從過往中抽離,秋意漸濃,生活也在繼續,踱步走向辦公室,腦中翻涌那句“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通訊員程懿君報道:近距離和文物“交流”,面對面和歷史“對話”,親耳聽文物故事,親手觸摸文物。
在追逐新潮的同時,時不時地回看舊書,汲取其中的智慧,讓自己的思維更加立體、深刻。
學生們通過與這些文物“面對面”交流,打開心中對咸寧歷史的好奇和疑問,近距離感受咸寧的歷史文化,驚嘆祖先的智慧和汗水,...
○王恬套用作家博爾赫斯的話,如果有天堂,那大概就是圖書館的模樣。這么說來,咸寧市圖書館就是矗立在我身邊的“天堂”。疫...
雨天下泉人進城,老遠就自己大喊快讓快讓快讓——“泥巴狗”來了……多年前,從縣報讀到了下泉專版,印象最深的是出了一副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龍華通訊員彭錦弦聶文聞近期,國內多地通報在進口冷鏈食品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因此居民仍需注意預防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