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咸魚家 整理/記者 黃柱
|
讀完《大樹的女兒》,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仿佛在歲月的長河中,被作者溫柔而有力的話語觸碰了心靈深處最柔軟的地方。這不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棵參天大樹,它的枝丫伸展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的根脈深扎在情感的土壤中,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回望自己的成長之路,思考生命的意義。
書中以“大樹”作為核心意象,它象征著家族、歷史、文化,也代表著歲月的沉淀與生命的傳承。而“女兒”則是從這棵大樹上生長出的新枝,帶著對根源的眷戀與好奇,踏上尋找自我的旅程。這種設定讓我聯想到每一個個體與家族、社會之間的關系。我們都是從那棵“大樹”中汲取養分,又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枝丫,向著不同的方向生長。
作者細膩地描繪了“女兒”在成長過程中的種種經歷與感悟。從對家族往事的追溯,到對自我身份的探索;從對過去的懷念,到對未來的憧憬,每一個細節都如同大樹上的葉片,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生命的光芒。書中那些關于親情、友情、愛情的描寫,讓我感同身受。親情如同大樹的主干,給予我們最堅實的支撐;友情像是枝丫間的鳥鳴,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歡樂;愛情則如同樹梢上的花朵,美麗而易逝。而“女兒”在這些情感的交織中,逐漸學會了如何面對生活中的起起落落,如何在歲月的風雨中堅守內心的信念。
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女兒”對家族歷史的追溯。她通過與長輩的交流,翻閱舊照片,聆聽那些塵封已久的故事,一點點拼湊起家族的過去。這個過程讓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常常纏著爺爺奶奶講過去的事情。那些關于戰爭、貧困、奮斗的故事,雖然離我很遠,但卻在我的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讓我明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先輩用汗水和淚水換來的。而“女兒”在追溯家族歷史的過程中,也找到了自己的根,明白了自己從何而來,要往何處去。這種對根源的追尋,不僅僅是對過去的緬懷,更是對未來的指引。
同時,《大樹的女兒》也讓我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與珍貴。書中“女兒”經歷了許多挫折與磨難,但她始終沒有放棄對生命的熱愛。她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無論生活給予我們多少苦難,我們都要像大樹一樣,堅韌不拔地生長。即使狂風暴雨來襲,即使歲月的刀刃在身上留下傷痕,我們也要挺直腰桿,向著陽光生長。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種奇跡,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都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珍貴禮物。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也不斷地反思自己的生活。我是否像“女兒”一樣,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段經歷?我是否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迷失了自我?我是否還記得自己從何而來,要往何處去?這些問題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生活中的不足與迷茫。但同時,這本書也給了我力量,讓我相信,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有夢想,有對生活的熱愛,就一定能夠在歲月的枝丫上,綻放出屬于自己的花朵。
《大樹的女兒》是一本關于成長、關于生命、關于愛的書。它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歲月的溫柔與生命的厚重。它讓我明白,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無論生活給予我們多少挑戰,我們都要像大樹一樣,堅韌不拔地生長。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在我迷茫的時候,為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我相信,每一個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在心中種下一顆種子,這顆種子會在歲月的滋養下,生根發芽,開出屬于自己的花朵。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新書薦讀
下一篇:
織錦“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出自漢時精絕古國 “簡”述千年絲綢之路
一行人隨即下車聯合過往司機合力將大樹搬走,清理路面枯枝,保障道路暢通。
■喻雪金癸卯初雪之日,通山縣作協組織去洪港鎮采風。古樟樹越過了千年,執著了千年,終于在鄉村振興的東風中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它輕嘆一聲,山崗嗚咽。
它輕嘆一聲,山崗嗚咽。
■吳國慶(溫泉)門前的綠化乍一看還可以,樹種不少,樹形也高大,東頭空地三三兩兩栽植幾株常綠喬木,西面角落錯落有致栽下幾...
我們商量為它做點什么,于是,請來村里的泥瓦匠重新做了一個臺子,把新土培在臺子上,再澆上水和少許的肥料,希望它能夠恢復...
返程的路上我們有些艱難,因為我們爬到山頂后根本就沒找到那條通往九宮山森林公園的大道,怪只能怪山林長勢太猛,自愈力太強...
什么叫“女大十八變”,羊看完小S的女兒,才有一個顛覆性的認知。眾所周知,小S和丈夫育有三個女兒,大女兒許曦文,二女兒許...
熊建軍(嘉魚)女兒生于2000年正月初一,像天使般降臨到我的家。臨走前的一幕,我至今記憶猶新:當我背起行囊,妻子對女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