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娛 >> 心靈驛站 >> 正文

從傳統的漢字說解到漢字闡釋學的提出—— 漢字及漢字文化闡釋正發生質的變化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4-05-28 17:24

漢字是中華文明的曙光。漢字讓中國的歷史不間斷記錄成為可能。從公元前841年起,中國就有了不間斷的歷史記載,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為什么前一朝代滅亡了,相繼的朝代能為其修史?二十四史能綿延不絕?漢字是最重要的“技術”保障。我們今天的學者閱讀出土的漢代早期的古書文獻,文字上幾乎沒有太大障礙,讀清朝文獻就更不成問題。因為漢字,我們的歷史記載是貫通的。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一般認為儒學是思想文化的代表,京劇是表演藝術的代表之一,但它們都傳而不統。漢字是傳到今天、統到現在、跨越了傳統與現代分界的一種符號載體。

漢字凝聚中華文化向心力

漢族是一個文化共同體。歷史上的胡漢之分,在文化而不在種族。歷史上“漢族”的形成過程就是民族融合的過程。

新石器時期,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分布著各種不同的文化,共同創造中華大地的輝煌。它們是怎么凝聚在一起形成共同的文化?原因很多,但一定與文字產生密切相關。具有凝聚力的“中國”二字,早在西周早期的何尊上就已經出現了。在其后的歷史中,民族不斷融合,分裂之后是更大的統一,分久必合是歷史的趨勢。不論如何改朝換代,主體文化一直傳承不絕。

歷史上農耕的漢族在軍事上往往不能抵御游牧的外族,但由于文化的先進性,一旦被外族認同接受,就會形成更大的文化共同體,民族的融合使得漢族日益壯大,成為世界上人數最多的民族。

中國文化是一種內傾的文化,求融合而不事武力擴張。形成這種凝結的文化有種種原因,其中漢字是其核心要素之一。當國家危亡之時,文化共同體的認同感就更加強烈。在抗日戰爭初期亡國論甚囂塵上的時候,有識之士的自信就是“中國文化不滅,中國就不亡”。

中華民族的復興不僅僅是經濟之振興、軍事之強大,更重要的是文化之自信、民族意識之自覺。漢族是中華民族之一員,漢字是眾多文字之一種。在這個民族共同體里,漢字能發揮什么作用?該發揮什么作用?這是我們應當認真思考的問題。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漢字是民族融合的黏合劑,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向心凝聚力。漢字是表意文字系統的典型代表,是自源、古老的表意字中唯一延續至今的古典文字。漢字歷經幾千年發展,產生了很多變化,但其平面與層級結構不變,表層結構與深層結構不變,超方言、超語言的功能不變。

漢字不僅是記錄語言的工具,在中國統一國家的形成過程中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漢字是中華民族認同的文化核心,不斷推動著中華民族的交流、融合,與中華民族一道發展。

“漢字闡釋”學科化

“漢字與中國文化”這門課程在清華大學以“強基計劃”落實為節點,分為兩個階段。2017年秋季開始到2020年春季是大類招生課程中的基礎課,目的是展示漢字豐富的文化內涵。從2020年秋季開始,清華大學日新書院落實“強基計劃”,“漢字與中國文化”也納入基礎課程系列,課程需要講學理,講方法,進行學術訓練,所以課程的重點調整到“漢字闡釋”上來。

漢字構形復雜,歷史悠久,尤其是早期漢字蘊含著很多文獻沒有記載的文化信息,可以從文字學、文化學等不同的角度充分闡釋,這是“漢字與中國文化”成立的前提。漢字如何闡釋?自《說文解字》以來,漢字闡釋一直在延續?,F代學科體系建立之后,漢字闡釋很難說形成了學科或學科方向,理論與方法都存在重大缺陷,很難納入現代意義上的學術系統。我與同學們一起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期望逐步建立起漢字闡釋的理論,探索可操作的闡釋方法。

這部教材為什么不直接以“漢字與中國文化”為名?我先對漢字文化、漢字闡釋中的一些基本問題談談個人理解。課程名稱“漢字與中國文化”是在特殊背景下形成的,這里的概念有漢字、文化、中國文化,每一個都大到難以把控。

廣義的文化是人類生活的全部,即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物質的、社會的、精神的都是文化。狹義的文化特指精神財富。探討沒有文字之前的人類精神世界,只能根據各種遺存。文字產生之后,人類可以把思想觀念直接留在物質載體上。中國文化是中國人所創造的語言、社會、習俗、觀念等方方面面構成的文化整體面貌。

中國文化像一頭大象,對文化的探討大都像“盲人摸象”,摸到的每一部分可能都是真實的,但據此判斷什么是大象就是片面的、不真實的。我們這里從漢字的角度探討中國文化也只能摸到一角。

對研究者來說,中國文化有其無限的豐富性,漢字幾乎是“無窮無盡”的,《漢語大字典》收錄五萬六千多字,而出土文獻中還在不斷出現字書未見字?!皾h字與中國文化”只能是管中窺豹,略見一斑。當研究對象沒有明確的范圍邊界,很難學科化。

從傳統的漢字說解到漢字闡釋學的提出,漢字與漢字文化的闡釋逐漸發生著質的變化。重在學理與方法的“漢字闡釋”可以成為一個突破口。作為教材,漢字闡釋既可以是知識的敘說,也可以是學術研究的引導,還可以是漢字文化的普及,可以各有側重,但彼此并不對立,可相互貫通。

(原載《北京日報 》,作者為李守奎)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品味讀書樂趣
下一篇: 新書薦讀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u id="mkfrf"></u>

          <p id="mkfr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