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亞平 通訊員 焦曉飛
采訪時間:7月15日
采訪地點:咸寧職院
本期閱讀人:孫小娟
《愛的藝術》是一本僅一百多頁的小書,在這本書中,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和哲學家艾里希·弗洛姆嚴肅探討了什么是愛以及愛是不是一門藝術。這本書自1956年出版以來便經久不衰。
不同于學術專著的晦澀,弗洛姆在書中用淺顯平實的語言講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愛是對人類生存問題的回答,提到了愛的共同的基本要素:關心、責任、尊重和了解。
當我們回味對愛的體驗,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無私無怨的給予,往往讓我們產生了錯誤的理解。我們認為被愛是理所應當的,因而當我們走向陌生的社會,面對非親非故的陌生人,我們失去了從前從親人獲取的那種理所應當,心里的誤差讓剛剛脫離稚嫩的我們無所適從,因而進入思想孤寂的樊籠。
成熟的愛是在保持自己的尊嚴和個性條件下的結合,愛是人的一種主動的能力。用書中通俗的話來說,愛的積極性在于“給予”,而不是“接受”,這種給予并非基于犧牲,對于創造性的人格來說,其存在的價值正是來源于給予的行為。
大多數人都把愛的問題看成主要是被愛的問題,而不是看成主動去愛和愛的能力的問題。書中說,愛并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輕易享受到的一種生活情趣,也不是與一個人達到的自我成熟度毫不相干的身外之物。
愛主要是給予而不是接受。給予比接受更快樂,并不是因為它是一種被剝奪,而是因為在給予的行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給予的行為中,我體驗到我的力量、我的財富、我的能力。
愛和被愛,都需要勇氣,需要有勇氣去選擇那些可以作為最高關注對象的價值,需要有勇氣做出決斷,把全部賭注押在這些價值上。
愛某個人并不只是一種情感,同時它也是一種決定,一種判斷,一種承諾。一種情感出現了,但也可以消失。當我的行為并不包含判斷和決定時,我怎么能斷定這種感情將永遠持續下去呢?
愛的能力取決于人們從自戀中解脫出來的能力、取決于從母系氏族的穩固的眷戀中解脫出來的能力,取決于我們在與世界和自身的關系中生長和發展一種創造性傾向的能力。這種解脫過程、產生過程和覺醒過程,要求有一種品質為必要條件:信仰。愛的藝術實踐需要信仰的實現。
人們往往因為不被認同、不被愛而沮喪,也因此將自己囚禁在孤寂的花園中,拒絕打開愛人的心扉。這是因為他們還停留在天真式、孩童式的愛:“我愛,因為我被人愛。”給予是最高力量的表現。
人們往往通過給予,就能展現自己的力量與自信。
愛是一門藝術,要求我們有這方面的知識并為之付出努力。這首先就要求我們有獨立的人格、成熟的思想和對愛的理解。給予自己生命的力量,給予自己愛的能力。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新書薦讀
下一篇:
傳統文化活在我們的靈魂、習慣、思路以及生活中—— 激活中華元典 賦能現代文明
如果要問人類為何對宇宙如此執著,書中也點明了答案:“因為我們誕生于宇宙群星,最后也終將駛入宇宙群星。
○彭小波? ?《第五次工業革命:太空技術引發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西】茵瑪·馬丁內斯著,天地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
■盧建明我看到你粗壯的枝干,像巨龍一樣飛向蒼穹。我聽到有人呼喚你的名字:啊,銀杏樹——迎幸樹。
進一步筑牢社區這道防線,需要不斷提升應對新形勢新任務的能力,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社區防控的主動意識和責任意識。但是,大...
國家醫學研究院和世界一流科研機構是公共衛生領域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載體,包括依托國家醫學研究院和世界一流科研機構建設的...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吳文謹、通訊員彭洪報道:4月28日, “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咸寧市五四主題團日暨團課大賽(決賽)...
我們為什么需要“正能量閱讀”?教育學家蘇立康認為:一個人熱愛閱讀,并且有選擇地讀好書,在優游涵泳之中,你的品位、格調...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熊鐵山報道:9月24日,筆者從嘉魚縣創建全省法治先進縣工作推進會上獲悉,該縣正在全力創建全省法治先進...
光明日報記者姚曉丹周世祥唐芊爾鐘南山、張伯禮、陳薇……他們是光彩熠熠的“人民英雄”,更是萬千中小學生心中的“偶像”。...
有這樣一些60后老記者,數十年風雨激蕩,數十年歲月滄桑。有這樣一些60后老記者,疾馳在宣傳一線,奔跑在新聞現場……這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