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娛 >> 心靈驛站 >> 正文

綠水青山紅艷艷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3-07-17 15:45

■林緒雍(通山)

暢周村,一個以革命烈士名字命名的行政村。 六月,拽一縷清風,走進這片革命烈士用鮮血染紅的土地。

暢周村位于通山縣東部,富水湖燕廈段西岸,東與燕廈鄉政府隔湖相望,全村11個自然灣400余戶1000余人口。

大革命時期,紅軍第五縱隊在此建立革命根據地。成立了路口鄉蘇維埃政府。建立兵工廠,野戰醫院,開辦列寧學校,培養兒童團。這支軍紀嚴明、作風端正、勇謀兼具的革命隊伍,深得民眾擁護,妥妥地筑牢了深厚的群眾基礎。

魚水情深的“十里相迎彭德懷”的故事,一直口口相傳。1930年4月,彭德懷率部從湖南平江開往陽新龍港。因思念戰斗在斯的親密戰友李燦、何長工,特繞道洪港轉到路口。聽說紅軍大部隊要來,鄉親們從洪港到路口,沿途十里設茶水站,迎接親人。當年天旱,苦久不雨,紅軍來過,茶水滿布,婦女老少,人手一扇,站立道側,替紅軍扇涼。到宿營地時,房屋打掃得干干凈凈。糧食缺乏,農民將自己僅有的一點糧食,薯條、玉米、稻米,自動地送到各部門前或倒在桶里就走。對傷員之照顧,群眾更是無微不至。以至彭德懷元帥在《回憶錄》里對這一景況大加贊賞:“進至龍燕區,群眾對紅軍的熱愛,比平江群眾有過之而無不及。”文中的龍燕區,所轄地之一正是路口。

來到村口,一位白發老人佇立路旁,向我們頻頻招手。上得車來,原是70多歲的老支書華允迪,老人家專為我們義務“導游”來了。

時正炎熱,我們在黃荊嶺烈士陵園肅立默哀。這里原是一座紅軍墳,埋葬著48位紅軍戰士。這些年輕的生命,全是在第四次“反圍剿”期間的一次戰斗中浴血戰死。斯人已去,卻無法弄清姓甚名誰,鄉關何處。

1933年,龍港淪陷,燕廈成為紅白爭奪前沿。龍港的國民黨向西南擴張,紅三師擔當起阻擊敵人的重任。11月11日拂曉,紅三師在路口黃荊嶺至華坊一帶與裝備精良的國民黨郭汝棟部展開激戰。這一打,便打了三天三夜。終因敵我力量懸殊,在得不到援軍增援的情勢下,紅三師戰至最后十幾個人突出重圍。此戰犧牲了三百余人,其中,48位戰士成了無名英雄。時局嚴峻,當地群眾在黃荊嶺處挖一個大坑,筑了一穴48人的墳塋。從此,這座十里八鄉最大的一座墳,被稱為“紅軍墳”。

2020年,經通山縣人民政府批準,在“紅軍墳”處修建起這座烈士陵園。老支書告訴我們,這里已成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革命故事代代流傳,革命精神也融入到村人的血脈之中。

沿著清幽的山間小徑前行,富水湖寬闊的水面撲入眼簾,已改為文化禮堂的水口寺就在這里。順著水口寺正前方石階一級一級下到湖邊,一刀削斷崖處,恍惚有一黑森森洞口,竟被湖水淹去大半。若不是書有“紅軍洞”三個大字,幾人能識得廬山真面目?

原來,那年時任紅三師手槍大隊大隊長的侯政,在執行任務時,身負重傷,邊打邊撤中跑到水口寺。奄奄一息的侯政被石公和尚藏匿于洞內,石公和尚和當地群眾便擔起了日夜照顧他的重任,送醫送藥、送飯送水,一住一個多月,直至完全康復,是當地老百姓給予了他第二次生命!

烈日當空,卻阻礙不了我們沿著先輩足跡前行的腳步。在老支書華允迪的指引下,我們來到落坳嶺。老遠就看見一座高大的紀念碑,背靠青山,巍然屹立。黑色大理石石碑,莊嚴肅穆。石碑正中,刻著“葉暢周殉難處”,基座上用小楷刻著葉暢周殉難的經過。

葉暢周,通山縣洪港三賢村人。1927年被黨組織派到龍燕區路口鄉開展革命活動,建立起20余人的黨小組,發動秋收起義,舉行鎮壓大惡霸的革命大會,堅定了窮人干革命的信心。一時間,路口鄉迅速恢復了黨組織、農協會、婦女會、赤衛隊、兒童團、禁煙禁賭會。

1932年的一天夜晚,葉暢周與紅三師領導在路口華氏祠堂開會。由于叛徒告密,國民黨軍隊秘密將祠堂包圍起來,情況十分危急。紅軍將領迅速制定突圍路線,兵分兩路,一路與會同志從祠堂后山向東悄悄疏散,另一路,由黃月濤(鄂東南特委委員)、葉暢周打掩護,向西磻溪方向撤退,把敵軍主力引開。最后,黃月濤、葉暢周兩位終因寡不敵眾,血灑落坳嶺。

暢周村,這個以烈士命名的村莊,已然以紅色為底色給人心中留下了深深印記。

然而,你不難發現,暢周村不僅如此,她還有柔美的、詩意的一面,她原本山清水秀,風光旖旎。看,一幅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徐徐展開:整合山水、文化、產業多層次旅游資源,精細謀劃每一個特色點位,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集自然美和人文美于一體的紅色旅游鄉村!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觀荷記
下一篇: 新書薦讀

相關新聞

  • 通山燕廈鄉:統籌發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金宏家庭農場是燕廈鄉依托山水資源招商引資落戶金坑村的一個集水果采摘、休閑垂釣、湖面泛舟、民俗體驗、科普療養于一體的現...

  • 《黨史上的咸寧記憶04》——彭大將軍馳奔鄂南

    九宮山下的周家大屋,是湖北遠近聞名的古民居,至今已有230余年歷史。9月初,彭德懷率部向鄂南進發,沿途幫助建立區鄉蘇維埃...

  • 讓紅色成為咸寧特色發展的重要底色

    去年以來,市委主要領導多次強調,咸寧要走特色發展、綠色發展之路。彭德懷、羅榮桓、李先念、黃克誠、王首道、王震、張體學...

  • 走進咸寧紅色教育基地⑩ 通山紅色政權在這里建立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焦姣特約記者孔帆升在通山縣通羊鎮南門社區圣廟小區圣廟巷6號,有一座紅色的廟宇,名曰圣廟。據史料記載,...

  • 紅旗崖

    徐大發(通山)崇崖屹立于通山縣富水上游燕廈河段西岸崇崖嶺,險峻陡拔。彭德懷在他的《自述》中寫道:“該地(指龍燕)群眾對紅軍...

  • 祭老紅軍

    鄂南秋收暴動時,他被編入卾南農民革命軍,參加攻打官埠橋、咸寧縣城等戰斗,暴動失利后又轉戰通山等地。”墓碑橫額為:“老...

  • 苦難日子里的可愛模樣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查生輝采訪時間:8月25日采訪地點:咸安區教研室本期閱讀人:盧耕忠暑假中我讀了不少文學作品,其中《紅星...

  • 時光里的老屋

    孟慶忠(溫泉)陽春四月,當一場一場的春雨輕輕地灑過,記憶的塵埃,便在一種漠然里開始蘇醒。祠堂的上方,供奉著祖先的靈位,...

  • 【朱封金譜學研究之十四】葉家祠堂供奉俊公神像

    據成子說,母親從小隨外婆在洪港鎮隔壁的江西武寧縣大洞鄉長大,嫁到西坑不久,在與西坑朱氏族人的一次閑聊中說道,大洞鄉的...

  • 【朱封金譜學研究之十四】葉家祠堂供奉俊公神像

    據成子說,母親從小隨外婆在洪港鎮隔壁的江西武寧縣大洞鄉長大,嫁到西坑不久,在與西坑朱氏族人的一次閑聊中說道,大洞鄉的...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u id="mkfrf"></u>

          <p id="mkfr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