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歡
采訪時間:12月18日
采訪地點:市區學府社區
本期閱讀人:張偉
最近在重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
重讀的契機,是因為短視頻平臺上,余華、莫言、劉震云、馬原、史鐵生等一眾作家的大火。一次訪談中,余華津津樂道地講起年輕時和文友踢足球,讓雙腿癱瘓的史鐵生當守門員的故事。由于過程過于荒誕,訪談被剪輯成短視頻后廣為傳播,網友紛紛樂開了花。
這一故事被收錄在余華《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一書里,題為《籃球場上踢足球》。
很多中國球迷都有在籃球場上踢足球的人生段落。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O年期間,余華在魯迅文學院學習,只有一個籃球場可供活動,于是打籃球的和踢足球的全在這塊場地上。
因為足球比籃球粗暴,打籃球的遇到踢足球的,好比是秀才遇到了兵。后來,籃球退出了籃球場,足球獨霸了籃球場。
當時誰也不愿意干守門的活,籃球支架中間的空隙太窄,守門員往中間一站,就差不多將球門撐滿了,那是一份挨打的工作。有一次莫言客串守門員,余華抬腳踢球時以為他會逃跑,可他竟然像黃繼光似的大無畏地死守球門。球踢在莫言的肚子上之后,他捂著肚子在地上蹲了很長時間。到了晚上,莫言說,他當時是百感交集。
就是這么個挨打的工作,后來又被稀里糊涂地安排到了史鐵生的頭上。
一九九O年意大利世界杯期間。馬原邀請余華一行人去沈陽,給遼寧文學院的學生講課。幾個人深夜看了世界杯的比賽,第二天起床后就有了自己是球星的幻覺,拉上幾個馬原在沈陽的朋友,在籃球場上和遼寧文學院的學生踢起了比賽。
原本安排史鐵生在場邊做教練兼拉拉隊長,眼看著失球太多,只好使出絕招,讓鐵生當起了守門員。鐵生坐在輪椅里守住籃球支架中間的空隙以后,遼寧的學生再也不敢射門了,他們怕傷著鐵生。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然而,雖然鐵生在后面坐鎮球門沒再失球,可是余華一行人進不了球,仍然輸掉了客場比賽。
這個故事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打開了一個思路——如何與殘疾人士相處?憐憫不是尊重,最高級的尊重是平等對待。史鐵生于1969年作為知青,到陜西省延安地區“插隊”,1972年因病致癱而回京。在雙腿殘疾的沉重打擊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時候“走”進了地壇,從此以后與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
史鐵生對生命的思考,是從殘疾開始的。在他面對命運的突然打擊的時候,他在震驚、痛苦之余,內心對命運的不公充滿著怨恨,但當他一旦把目光從自己投向別人時,開始有了新的發現。他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對的命運,而每個人的命運都布滿了坎坷,只是呈現出不同的方式而已。
每個人境遇的不同構成了世界的千差萬別,但在史鐵生面前,世界顯示了它的平等的一面。坐著輪椅,和好友們一起在籃球場上踢足球,正體現了這種生命盎然向上的蓬勃力量。文字將這些經歷記錄下來,給予萬千讀者啟迪。
編輯:但堂丹
○王恬余華,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位“冷酷”的作家。余華用他那冰冷筆調,不動聲色的讓我們目睹了故事中的人物一個又一個地死去...
本書為安杰伊·瓦伊達傳記,描寫了瓦伊達的生平經歷,同時也描寫了其電影風格的轉變,反映出20世紀電影史的變革歷程。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歡采訪時間:11月5日采訪地點:九重錦小區悅讀分享人:張曉磊我最近在重讀魯迅作品集。
吳梅芳(崇陽)多年前,我讀過史鐵生的散文《我與地壇》,年輕的他在雙腿殘疾后,過上了輪椅生涯,精神苦悶,每天搖著輪椅到一...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恬采訪時間:3月11日采訪地點:咸安區銀泉社區本期悅讀人:馮明鳳我愛上閱讀是近幾年的事情,隨著年歲增長,...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徐大發、通訊員阮長興報道:近日,通山作家孔帆升的散文集《舊光線》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作品以作者生活...
”晚托結束后,學校操場便傳來拍籃球的聲音,新來的體育老師曾鵬又在帶學校的學生訓練籃球。據了解, “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
截至目前, “小籃球大夢想”青年志愿服務公益行活動已走進通山縣楊芳林鄉、廈鋪鎮、九宮山鎮、南林橋鎮、大畈鎮5個鄉鎮, 24...
2月22日,咸寧市籃球協會將募捐的26650元善款捐贈給咸寧市慈善會,用于支持我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力打贏這場...
文/娛樂圈探長1956年出生的張豐毅今年已經64歲了。1978年,已經有6年工齡的22歲的張豐毅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成為表演系新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