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正華(市直)
年輕夫妻老來伴,相濡以沫鳳涅槃。我與妻子倆伴著共和國一起成長,從相識、相知、相愛,共同生活到現在,人生充實又美滿。而今我們已進入古稀之年,回憶52年相攜相扶的日子,內心感慨萬千。
我的老伴1943年出生于大別山大悟縣的一個小村莊。大別山是革命老區,解放前,南下干部常在她家落腳,耳染目睹中,完成了她最純粹的革命教育,影響了她一生的為人和處事。
初中畢業后,老伴考上了大悟縣一中。開學報到時,她和父親天不亮挑著行李,走了90多里山路,才趕到學校,天已黑透。她學習刻苦,學校沒有電燈,她就點著煤油燈學習,早上起床,兩個鼻孔被油燈熏得黑黑的。
一中畢業后,老伴考上湖北省糧校,1964年畢業后被分配到蒲圻縣糧食局。當時蒲圻中伙公社組織“四清”運動,老伴與貧下中農同吃、同住、同勞動,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她,樣樣農活兒都不落人后。
我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蒲圻縣車站學校,兩個大悟縣老鄉在蒲圻相逢了,很快走進婚姻的殿堂。結婚時,我們住的是縣革委會分配的單間,兩個人的鋪板一并就是一張大床,半塊鋪板用來擱那舊木箱,家中陳設只有一張破舊的八仙桌。日子非常艱苦,但我們從不覺得苦,只要在一起,就會感到無比蜜甜。
那時候,物資匱乏,國家實行計劃經濟,百姓購買物資要憑票,糧食局管票證的崗位是一個“肥差”。一些人想方設法找在糧食局工作的老伴開后門,但都被她嚴辭拒絕了。因工作出色,她于 1965年光榮入黨。
年輕時我脾氣急躁,工作忙或不順意時會發脾氣,她總能忍讓我、包容我,想法開導我。她是我的一生的摯友,容忍我的過失;她是我一生的摯愛,撫慰我的苦楚,規范我的言行;她是我一生的幸福源泉,失意時的陽光,疲憊時的拐杖。
1975年,我們一家調到溫泉工作。我先后咸寧地區財校、財辦、地委辦公室、工會、民政局、科協等多個崗位工作。無論到哪里,老伴都是堅強后盾。
老伴調到溫泉后,一直在郵電局科工作,直到 1999年退休。在單位,她主管人事和招工。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全國就業形勢嚴峻,不少家長為子女的工作找關系、開后門,到我家來找她講情的人踏破了門檻。為避免熟人上門,她每天下班后早早做好飯,匆匆吃過晚飯后,立馬拉著我到外面散步,直到天很晚才回家。
曾經有一位家長三番五次找到她“幫忙”,還帶來了名煙名酒。她苦口婆心與人家溝通解釋:“單位招聘有政策,還要黨組研究決定,我們要講原則,講規矩。”在她的堅持下,對方把送來的禮品原封不動地拿回去了。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是一名共產黨員,要從工作大局出發。”
在民政工作的那段日子,我經常出差、下鄉,特別是逢暴雨、暴雪等災害天氣,我都在第一時間趕到災區,組織抗災救災。而老伴也經常加班,沒有時間照顧家庭和孩子,孩子們也習以為常。
久而久之,兩個年幼的孩子學會了“察言觀色”,只要外面一打雷下雨,他們就會緊張地看著我,焦急、擔心問:“爸爸,你是不是又要拋下我們去出差了?”
孩子無心的話,讓我倆感到百感交集,內心慚愧。這么多年,我一心撲在事業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老伴一個人用柔弱的肩膀扛著,她忙內忙外,她以“勤”為本、以“儉”為榮,用心照顧老人,把兩個孩子培養成才,把我們的小家操持得紅紅火火。即便是這樣,她自己的工作也從未落下,孩子們的成長也順利,現在都成家立業了。回想起來,我心里充滿感慨與感動——我在職得到的所有榮譽,有一半屬于她!
52年來,我們相濡以沫,風雨同舟,經歷了我們偉大的祖國由窮到富、由弱到強的全過程。無論我在職還是退休,與老伴在一起,我都感到無比充實、無比快樂,歲月如歌。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一段難忘歷史記憶之回放--李城外先生《向陽湖紀事詩》讀后
下一篇:
飽腹之恩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作者:鄧澤球、李開明(均系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中國...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記者張城、劉建維)“《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支持縣城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加快建成一批魅力文旅名...
在大別山腹地河南省信陽市新縣,有一個特殊的黨支部, 12名成員“專職”研究、弘揚紅色文化。
“近年來,我們以大別山革命史為主線,組織師生自編自演了大型原創音樂舞蹈史詩《大別山紅色薪傳》劇目和大型校園黃梅戲音樂...
大別山革命老區以生態保護為基礎,大力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讓綠水青山轉化為人民幸福生活的“金山銀山”。
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郭浩告訴記者,下一步將持續增強革命老區特色產業競爭力、生態環境承載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新華社合肥5月17日電題:探訪大別山腹地:老區不老,青春正好新華社記者陳諾、曹嘉玥地處皖西大別山腹地的金寨縣,被譽為“紅...
紅土地上的“綠色減貧”決戰——大別山“將軍縣”金寨脫貧紀實新華社記者陳先發楊玉華姜剛陳諾巍巍大別山,在解放戰爭時期曾映...
1月14日,省人大代表、羅田縣駱駝坳鎮燕窩灣村第一書記、湖北燕兒谷生態觀光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志新,在“代表通道”上接受...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章文靜、通訊員賀越珊報道:18日下午, “百年征程百年夢”音樂詩歌朗誦匯在市圖書館三樓創客廳舉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