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出版的《第四產業:數據業的未來圖景》(簡稱《第四產業》)一書,圍繞“第四產業在哪兒”這一核心問題,作出“數據業是第四產業”這一理論論斷。全書著眼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產業變遷放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進行審視,從生產要素這一小切口入手,探求人類社會發展演進背后的產業密碼和底層邏輯,展望人類產業未來走向,勾勒數據業的發展藍圖?!兜谒漠a業》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 運用歷史眼光審視產業變遷,探尋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產業密碼
任何產業都不是從天而降的“飛來峰”。要實現產業迭代升級,必須回望走過的路,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每一次人類經濟形態的重大變革,往往催生并依賴新的生產要素,每一次經濟社會的大幅發展,都有一種核心的生產要素發揮著牽引作用。正如勞動力和土地是農業經濟時代主要的生產要素,資本和技術是工業經濟時代重要的生產要素,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正逐漸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生產要素?!兜谒漠a業》從生產要素的視角出發,通過考察農業到工業、工業到服務業的歷史演進,發現歷史上每出現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就會對產業發展、變遷、演進、迭代、置換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第四產業》認為,正是生產要素的更替,才推動實現了“人類從刀耕火種到美好生活、從有限供給到無限供給、從舊生產力到新生產力”的歷史性轉變,生產要素是滿足人類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礎性、先導性資源。這一觀點既是本書理論構建的出發點,也是區別于其他研究成果的鮮明特征,為我們找尋產業變遷密碼找到了全新視角,為培育壯大新的產業形態提供了重要切入點,為研究第四產業奠定了全新范式。
■ 反思傳統三次產業劃分理論,嘗試構建第四產業的理論框架
以“農業—工業—服務業”為主要內容的傳統三次產業劃分理論,揭示了產業發展的規律,是我們長期以來觀察產業現象、分析經濟問題、制定政策措施的重要工具?!兜谒漠a業》在肯定其積極作用的基礎上,對傳統三次產業劃分理論的一些局限性進行了深入剖析。《第四產業》認為,三次產業劃分理論誕生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其工業時代的烙印十分明顯,而當前人類進入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形態也發生了極大變化,特別是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即“三新”經濟不斷涌現,如果把農業、工業以外的所有產業都歸為第三產業,會導致第三產業的范疇日益膨脹,既難以突出不斷涌現的“三新”經濟,也難以區分融合新技術和新模式的傳統產業,第三產業就會成為新舊產業的“大雜燴”。此外,把傳統三次產業劃分理論作為經濟發展指南針,有時甚至容易釋放誤導信號,讓一些國家盲目追求第三產業占比并以此作為單一目標來制定產業政策,給宏觀經濟平穩運行帶來隱憂。上世紀70年代“去工業化”的英美、前些年陷入債務危機的希臘,就證明了產業升級實踐并非紙上簡單的數字推演。
《第四產業》把握了傳統三次產業劃分的理論局限性,帶著一定的理論勇氣對傳統理論發起了某種挑戰,可以說取得了三個原創性的理論突破:一是提出數據業是第四產業的理想形態,對“第四產業在哪兒”這一問題進行了較為科學的破題。二是定義數據業的內涵和外延,厘清數據業的內部結構。三是構建數據業的核算方法,數據業變得可核算、可度量。這三大理論突破,初步構建起第四產業的理論框架,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數據業、提出支持數據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 跳出產業看產業,全面研判數據業的深遠影響
探討數據業可能帶來的一系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是《第四產業》的又一創新點,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本書作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跳出數據看數據、跳出產業談產業”的理論站位。在經濟規律方面,《第四產業》認為數據對生產力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可能將超過其他幾個生產要素,并可能給傳統經濟增長理論帶來脫胎換骨的改造。
《第四產業》還探討了數據業對于社會結構和國際關系的影響,認為數據業既可以賦權民眾,也可以賦權社會,還可以跨越傳統的國家地理邊界,構建一個互聯互通的數據網絡空間,政治博弈、經濟角力、安全滲透將成為不容忽視的新的戰爭形式,進而重塑全球政治經濟格局。這在以往的經濟學研究中不太多見,體現了作者比較廣闊的研究視野和思考深度,以及跨學科的理論洞察力。《第四產業》富于開放思維和哲學思辯,對于我們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找準人類發展歷史坐標,從容應對未來風險挑戰不無意義。
■ 兼顧思想性和實用性,務實提出培育壯大數據業的思路建議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將數據定義為生產要素,標志著我國進入數據紅利大規模釋放的時代。
當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數據要素市場發展最為活躍、最具潛力、環境最好的國家之一,形成了發展數據業的先發優勢。要繼續保持和充分發揮這一優勢,亟需拿出更加務實的舉措,推動數據產業化、產業數據化轉型,以數據創新應用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變革?!兜谒漠a業》積極回應現實需求,對推動數據與實體經濟的粘合融通、明確數據業的游戲規則、開展場景建設、增強數據規則國際話語權等具體問題提出了很多務實的思路建議,圍繞“數據權屬是否屬于平臺”“怎樣界定不同類型數據權屬”等前沿問題開展了較為深入的討論。
《第四產業》也敏銳地意識到,數據業發展還有可能帶來“大數據殺熟”“贏者通吃”、數據漏稅、數據跨境泄露、數據黑市等一系列隱憂,為統籌發展和安全敲響了警鐘。總之,《第四產業》既是一本值得關注的經濟學通俗讀物,也是一本推動數據業發展的政策“百寶箱”。
第四產業未來已來,愿《第四產業》揚起一面思想的風帆,帶我們一起駛向數據業的星辰大海。
(咸寧日報綜合)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閱讀有不動聲色的力量
下一篇:
春綠安豐村
近年來,崇陽縣依托幕阜山綠色產業帶資源和鄉村資源,整體打造特色鄉村旅游公園,已建成天城茅井養生小鎮、銅鐘野櫻花天堂小...
糧食安全形勢總體向好,物價運行平穩,基礎設施投資恢復經濟運行總體處于恢復發展期核心閱讀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運行延續了...
同時,張娟文代表認為,鄉村有了產業支持,農民就業就有了方向, “三農”發展終極目標,就是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
19.4:46.5:34.1,這是2010年我市一、二、三產業的比例。 17.5:49:33.5,這是2015年我市一、二、三產業的比例。 五年間...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饒紅斌報道:13日至15日,上海產業合作促進中心考察團在我市考察。市委副書記、市長丁小強與中心主任唐德...
一是要有質量思維,由速度發展向質量發展轉變,要改變過去更多依賴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增長方式,注重經濟增速、質量和效益的協調...
咸寧市清潔能源產業推進會議要求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咸寧網訊記者周榮華報道:2月25日,我市清潔能源產業推進會議召開。市委...
孟祥偉在市委專題會議上強調扎根本地找準方向建好重點產業研究院堅定不移加快推進撤點并校提升教育質量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
文/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先龍姜明助譚昌強見習記者劉念特約記者謝燕子圖/卞鋒攝嘉魚縣聚力打造臨港生態新城,成效明顯,變化...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龐赟、通訊員廖春旭報道:10月24日,第二屆中國食品農產品產銷與電子商務大會暨電商助力地區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