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麗(咸安) |
當歲月的鐘聲叩響年關的門扉,一場盛大的賀歲煙花即將蓬勃而出。在疫情下重生的人們,吐出心中積壓的思緒,打點心情,盼年。
街頭,生活超市排起了長龍,腌魚、灌香腸、薰臘肉,年貨的氣息氤氳,年近了。
故鄉的腳步近了。“賣米酒,賣米酒喲~”,米字咬得很重,酒字后是悠長的余音,粗獷的女中音,抑揚頓挫。聞聲,一個蹬著三輪車的中年婦人,已在門外。她穿著紅黑相間的絨罩衣,花白的頭發胡亂地塞進毛線帽里,身形高大,兩頰隆起,臉上兩塊高原紅透射出煙火日常的壯實底色。三輪車后斗是清一色的透明玻璃瓶子,清晰可見兩頭尖細的煮熟膨脹的糯米。
“妹子,這是我自家釀的糯美酒,又香又甜,要不要來一罐?”她脫下手套,粗大的手掌滿是細碎的暗紋,大拇指指腹有皴裂的口子。她以五指抓起玻璃瓶,旋蓋,托起,送到我跟前,一股淡淡的糯酒香飄進鼻息——似曾相識的家鄉美酒味兒。
取了兩罐,她躬身叩謝。看著她在寒風中漸漸遠去的背影,有酸楚涌上心頭。
加水,煮沸,米酒的味兒淡了。想起幼年時母親釀米酒,桂花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將白糖腌制的桂花泡開,與酒曲同釀,發酵,釀出的米酒香甜可口,香味醇厚綿長。
奔忙半生,我將家鄉待客的特色桂花弄丟了!
家在咸寧,又名香城,被譽為中華桂花之鄉。桂花是咸寧的根,亦是咸寧的魂。每逢秋天,滿城盡是黃金甲,濃郁的桂花,香飄十里。桂花制品衍生的食品,成了一個城市精致的名片:桂花酒、桂花茶、桂花餅、桂花糕、桂花糖、桂花蜜、桂花浸膏……桂花的香,不單單留在味蕾,亦成了心底溫馨而甜蜜的記憶。
有記憶的地方,神經末梢會時時提醒,當黃昏臨近,當雨夜無眠,當街頭偶遇形似的故人或物件,會喚醒大腦皮層的記憶庫,將往昔再現,或蝕骨或神傷。當念想無法企及,便成了鄉愁。父母不在后,回不去的故鄉成了我永遠的鄉愁。
此刻,有星有月,有陰冷的風。對著一鍋泡沫四溢的雞蛋米酒,懷想那一季母親自制桂花糯米酒的香甜,心,戚戚焉。披衣出門,
流連于燈火璀璨的街頭。在街口轉角處,忽有桂花香氣飄入鼻息,循香,是街邊的小酒館,桂花酒的清香絲絲縷縷漫出來。推門,原木色條凳,拙樸的桌面,三二碟小菜,兩個中年男人,一人端一盞淡黃的酒,相談甚歡。桌上,已有二個精致小酒瓶。不便貿然打擾,掏手機,輕悄悄拉近鏡頭,對焦,按下快門。放大,“故知”二字黑色行書簡單質樸,右側上書紅色宋體字:桂花美酒——“他鄉遇故知”。縱里尋他千百度,卻在冬夜秒邂逅,瞬間讓人生出暖意,人生之喜盡在美妙祝福中。我即刻約了友人,春節來一場香城之約,品桂花美酒,憶舊日時光,無醉不歡。
編輯:但堂丹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恬報道:5日,咸安代表團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朱昌禮代表說,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機動車...
●記者劉玉關?攝影毛亞軒●通訊員吳儀阮星?實習生張颯一雙手修好百余個垃圾桶,兩把掃帚掃遍村組各大主干道.一輛三輪車跑遍...
金小衛(崇陽)父親出生于崇陽城東四里下津村,從小就立下報效國家宏愿。1970年秋,年僅17歲的父親到本縣東堡煤礦當礦工,成為...
1月1日,天剛蒙蒙亮,崇陽縣高枧鄉老胡洞村58歲的退休老村支書王金艷就騎著三輪車出門了。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馬麗婭。
“雙11”高峰正在進行中全市郵政一片熱火朝天郵政人無數次揮汗如雨嚴陣以待,火力全開只為以最快的速度將親們心儀的寶貝“秒...
野桂花蜂蜜野桂花蜂蜜氣味芬芳,質地特優,口感極佳,適應任何人群,因而深受廣大群眾喜愛。桂花蜜酒咸寧貴為“桂花之鄉”,...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毛亞軒“建議將桂花產業發展納入市區發展戰略布局,以此助力咸安區桂花鎮發展。同時,從標準化種植、電商...
咸寧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陳志茹實習生張敏通訊員吳劍)時下正值桂花苗木銷售旺季,咸安區桂花鎮的花農們也迎來了豐收。在該...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陳會君通訊員胡劍芳沈燕桂花飄香的咸寧市咸安區桂花鎮,曾有不美的地方。“我們修邊坡,撒草籽,栽桂花、楠...
以此促進桂花苗木產業形成“咸寧經驗”和“咸寧標準”,引導桂花行業向規范化數據化發展,最終實現全球化運營、全產業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