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好的設計是一本書成功的一半,這應該是當下圖書出版從業者普遍認同的一條法則。的確,碎片化大行其道的時代,顏值是所有產品快速立足市場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圖書也不例外。出版業在同類型圖書上的“內卷”,也總是在編排設計上各顯章法。走進書店抑或打開圖書電商平臺,搜索某個公版書,映入眼簾的品類不計其數,內行的讀者往往著眼于編者、譯者、版別,而大多數讀者尤其是年輕一代,則自有一套審美體系。面對越來越紛繁的審美差異,圖書品相能夠捕獲更多讀者的眼緣成為提升購買欲的重要砝碼。
對于圖書顏值的追逐,看起來像是出版業漸成趨勢的“面子工程”,但不可否認的是,好的設計從來不只是漂亮的外衣。封面設計是圖書的一種語言,是文字的互通。“面子”固然重要,但忽略“里子”無疑是短視行為。能夠停留在更多人的書架上乃至閱讀記憶里的經典,絕非僅有好看的皮囊。
讀者追求閱讀美的享受無可厚非,如何內外兼修讓圖書表里如一,其實是給圖書出版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書藝問道——呂敬人書籍設計40年”展上,著名書籍裝幀設計師呂敬人從設計者角度提出,要讓設計介入文字,與文字互動,去體現作者的敘事方式與情感表達。讓設計介入文字,理應成為好的設計之道。其實這一理念由來已久,較早的踐行者當屬魯迅先生。魯迅先生和其同鄉美術家陶元慶珠聯璧合,在其諸多著作封面設計上對于字形、結構、插圖的實踐,與文本相得益彰,成就了一段書籍設計史上的佳話。
如魯迅先生一般,作者兼任設計者,對于作品內涵的體悟投射到設計上,定然是最佳呈現。但這也實屬個例,是魯迅先生自身的藝術修為使然,因此直至今天,回望魯迅先生的設計之風,仍然是驚嘆聲四起。而這也恰恰證明,好的設計具有跨越時空的征服力。201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重版“網格本”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力圖用經典從時下名著翻譯亂象中蹚出一條回歸之路。這一新中國首套系統介紹外國文學作品的大型叢書,翻譯之精、作品之全自不必說,但其最具話題性的還是留存于20世紀文學愛好者記憶中的經典網格封面設計。事實證明,面子和里子兼具的文學經典依然不會過時,“網格本”的血脈借著設計語言的重新發聲得以在新世紀完美接續。
與此同時,我們不得不重提這一經典設計背后的人物——張守義,他與上海譯文出版社的陶雪華以“南陶北張”的組合力量,奉獻了一個時代的名著設計經典。一個好的設計者往往會和經典作品同時被銘刻于心。但設計者唯有在激蕩的時代中守住本心,才是經典永流傳的密鑰。21世紀以來,圖書設計對于設計語言、技術語言的融合日臻成熟,“世界最美的書”“中國最美的書”等一系列圖書界的“選美活動”讓設計者逐漸走出幕后,盡顯設計主張。呂敬人、速泰熙、朱贏椿、陸智昌等一大批新生代裝幀設計師,形成各具風格的圖書設計特色,自然也成為許多出版社的寵兒。圖書逐漸成為另一種形態的藝術品,滿足了人們日益豐富的精神需求。不過讓人隱憂的是,跟風者在設計與技術上無所不用其極,劍走偏鋒,各類材質的應用眼花繚亂,也許又會走向另一種有面無里、華而不實的極端。
讀圖時代,作為“里子”的文本時常要讓位于更具直觀印象的“面子”,已經是短期內不可逆的現象。當圖書競相以顏值滿足不同讀者的口味,既反映出文化繁榮之下人對于美的多樣追求,也從側面透出一絲快節奏中閱讀的落寞感。不過,作為圖書出版從業者,我們希冀投其所好且恰如其分的裝幀設計是一扇誘導更多人走進圖書的大門,去領略每個作者架構的文字世界,體悟面子背后的里子。 (胡青松)
延伸閱讀
封面設計,始于魯迅
○ 劉詩良
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魯迅的文學家身份,早已廣為人知;而作為中國現代書刊裝幀設計的先驅者,魯迅的書刊裝幀設計者身份,許多人頗為陌生。魯迅一生親自設計或指導設計的書刊封面逾百種,《魯迅的封面》一書,梳理精選82個魯迅著譯初版本的封面,今天看來“不但依舊生猛、強烈、好看、耐看,而且毫不過時”。這些封面締造了現代文學最醒目的一批“門面”,闡釋了魯迅對書刊裝幀設計的美學觀念與藝術追求。
魯迅不是專業的美術家,但他卻有過人的美術天賦。陳丹青評價他:“在我能夠讀到的民國文藝言論中,魯迅是一位最懂繪畫、最有洞察力、最有說服力的議論家,是一位真正前衛的實踐者,同時,是精于選擇的賞鑒家?!北本┐髮W?;?就出自魯迅之手。它的整體設計靈感來源于傳統漢代瓦當圖,以篆書“北大”二字組成三個人形。整個圖案既繼承傳統又銳意創新,線條簡潔且內涵豐富,魯迅釋義“瓦當表全校同心,文字喻師生協力,期望北大學術精進,事業圓成”,至今為人所津津樂道。
魯迅設計書刊封面,是自覺而清醒的藝術追求。他說:“過去所出的書,書面上或者找名人題字,或者采用鉛字排印,這些都是老套,我想把它改一改,所以自己來設計了?!薄秴群啊返姆饷媸囚斞缸顑炐阋沧罹哂绊懙脑O計:封面用暗紅底色,書名“吶喊”和作者“魯迅”分上下兩層,以印章形式鐫刻在一黑色長方塊中。漢隸體“吶喊”二字突出了三個“口”字,使字呈現畫意,仿佛三口齊聲吶喊,在暗紅底色黑印襯托下,簡潔有力,肅穆莊重,意味深長,“不遣一兵,卻似有千軍萬馬;師承古籍,卻發出令人覺醒的先聲”。
魯迅倡導的裝幀設計思想,是“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來寫出他自己的世界”,“內外兩面都與世界和時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國的民族性”。他的一批書刊封面,只以文字設計,卻充分融合文字裝飾與圖案意象、封面色彩,舉手投足別具創新,有大家氣象?!稛犸L》封面只由書名、作者構成,均為魯迅手書,書名兩字略大,作者兩字略小,郭沫若評價魯迅書法“融冶隸篆于一爐……灑脫而有法度”,封面簡潔大氣,有氣宇軒昂之美感?!秱巫杂蓵贩饷嬉粫p名,皆由魯迅親題,一列字體略大,偽自由書;一列字體略小,一名“不三不四”集。同一本書,封面上出現兩個書名,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孤例。譯作《毀滅》封面,把年號“1931”排列在一條如標尺的橫線上方,數字之間間距相同,仿佛在計算歷史,別出心裁,莊重深刻,而魯迅復雜廣大的內心世界也借此得以記錄與呈現。
魯迅譯作封面,敢于“拿來”,崇尚形式與內容的契合。他曾有意“引入世界上的燦爛的新作”,出版了《藝苑朝作》五輯,《近代木刻選集》封面中間即一木刻小品,圖案為星星及其運行軌跡,系一法國畫家作品;《域外小說集》封面排印著一幅文藝女神在日將破曉的晨光中彈奏豎琴的版畫;《近代美術史潮論》的封面母本則是凡·高的名作《播種者》……中西合璧的圖文意味、筆墨趣味,引人體味,耐人尋味。
魯迅曾對美術家提出要求:“我們所要求的美術家,是能引路的先覺。我們所要求的美術品,是表記中國民族知能最高點的標本,不是水平線以下的思想的平均分數?!濒斞冈O計的書刊封面,是現代文學和美術的重要收獲,魯迅的封面,正是“表記中國民族知能最高點的標本”。(咸寧日報綜合)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公益閱讀,從種下心中那顆種子開始……
下一篇:
新書薦讀
○徐大發案頭有一本80后作者袁麗明的最新散文集《噓——這里有幸福的聲音》,讀后有一股清新活潑樂觀昂揚的味道氤氳而來,不...
○焦姣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看暢銷書了,購買這本書的原因也十分偶然,只因在書店看到了它那黃澄澄的引人注目的封面,和這個...
光明日報記者王勝昔袁于飛丁艷光明網記者董大正在一些人的印象里,河南農村很“土”,大多是“泥腿子”。鄉村圖書銷全國在河...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陳希子報道:近日,受崇陽縣新華書店邀請,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協同“楚天少兒悅讀季”紅扣子閱讀活動組委...
當出版遇上直播帶貨之前,中信出版社、四川少兒出版社雖也涉足直播,但大多是童書類或在營銷節點的“偶有嘗試”。世界閱讀日...
咸寧網訊通訊員張敬報道:近日,崇陽縣委宣傳部聯合縣新華書店,向白霓鎮大塘村五組烏土山殘疾人文化活動中心捐贈圖書,為殘疾...
據介紹,下一步浮山社區將加大香城書房的推廣宣傳力度,招募黨員志愿者,參與書房服務,并組織開展流動服務進社區等閱讀宣傳...
咸寧網訊通訊員劉潔、阮紫薇報道:近日,共青團咸安區向陽湖鎮委員會組織全鎮村(社區)團干和青年志愿者在祝垴村農家書屋開展主...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劉潔阮紫薇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農家書屋,有助于進一步推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讓讀書、...
? ?市民陳女士經常帶著孩子逛書店,對孩子表現出的讀書熱情,她十分鼓勵,基本是孩子選什么就給買什么,至于是否注意引導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