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編者話:
北京2022年冬奧會即將開幕,為了更好地普及冬奧會相關知識,本組圖書介紹了15大正式比賽項目,用客觀的數據、細致的筆觸引領大家走近北京2022年冬奧會。
以圖細述冬奧會
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中國北京和張家口聯合舉行。相對于田徑、游泳、球類等夏季奧運項目而言,我國大眾對冬季運動項目認知還很陌生。2015年中國政府在申請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主辦權報告中,向國際奧委會做出了“帶動3億人上冰雪”的莊嚴承諾。這不單純指參與冰雪運動本身的人數,還包括接受冰雪運動知識普及和觀賞比賽的人數。因此,要以“圖解冬奧會”的形式來大力推廣和普及冬奧會的相關知識,讓廣大群眾不斷加深和完善對冰雪運動項目的認識。
突出主題、營造氛圍
就冬奧會項目而言,“冬季”是主題,“冰上”“雪上”則是構成“冬季”的關鍵要素。
在碎片化、淺閱讀時代,只有增強圖解的藝術感、情境化視覺表現力,才能讓信息主題脫穎而出。例如,在表現“單板滑雪障礙追逐賽道”的設計中,用夸張的手法突出賽道的體量,在險峻的雪山上呈現出一條巨大、醒目的三維立體賽道。蜿蜒崎嶇的賽道及凹陷、凸起的坡面,清晰表達出運動員完成的旋轉、回轉、跳躍等規定動作所在的場地。賽道兩側插入綠色雪松,結合連綿起伏的雪山和強烈的光影效果,進一步烘托出“雪上項目”主題,給讀者留下鮮明的觀感體驗。
信息準確、淺顯易懂
好的圖解設計要做到信息傳達“簡而不失真”“準而不繁雜”。尤其在傳達專業性較強的信息時,需要充分考慮到讀者的接受能力,強調信息表現的“精準性”。相對于夏季奧運會,冬季奧運會運動項目受眾知曉度低,運動空間感強,圖解設計必須站在讀者的角度,考慮他們的心理和行為特征,依據冬奧會項目信息的內容屬性進行限定取舍、去繁就簡,凸顯項目基本常識。
例如介紹單板滑雪“U型場地技巧”賽,必須將項目內容要素進行“整體與個體”“系統與局部”的區分。在經過多種表達嘗試后,確定以“鳥瞰”角度來表現“U型場地技巧”全景,再結合“U型場地技巧”局部切面圖,就可以把長170米、寬19米、深6.7米、平均坡度為18°的“U型場地”準確表達出來,讓讀者只需掃一眼就能明白傳達的信息主旨。
形式統一、易于記憶
圖解設計的基礎需求不是裝飾,而是發揮其易讀性的功能。冬奧會是一項綜合性賽事,僅滑雪項目就有7個大項,每個大項又包含眾多小項,項目內容交叉滲透、相互關聯。雖然每個運動項目各具特色,但總體而言必須呈現出圖解閱讀的整體感和系統性,不能過度追求圖解的藝術表現效果,應該以一致的表現風格貫穿每一項運動圖解的始終,使圖解最終呈現出統一性、系列化的效果,減少讀者視覺的過渡跳轉,留存深刻記憶。
提取重點,吸引讀者連續閱讀
在確定圖解信息內容之前,首先要明確讀者最想知道什么?是以單一的還是連續的形式與讀者對話,對話的焦點是什么?例如,冬奧會項目具有防護裝備復雜、技術難度大、場地環境要求高等特點,這些特點也是讀者了解冬奧會項目最先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因此,圖解設計首先要篩選信息、提取重點、進行整合,讓讀者便捷地找到最關心的知識點,進而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設計中要注意運動項目知識結構的連續性,通過梳理知識點的因果、遞進等關系,劃定讀者最想知道的圖解內容,解決一系列的邏輯關系問題,才能吸引讀者連續閱讀。
構建信息框架,形成閱讀層級
建立圖解信息框架不是簡單地并列或隨意地分布信息,而是取決于表達整體關聯性的內在規則。格式塔心理學認為,心理現象是一個整體,讀者從外界獲得認知和信息,必然先在大腦中自然組織成有機的整體,即視知覺的“完結效應”。構建信息框架可以導引讀者找到自己的關注點,并按步驟、層級快速檢索到關注點的詳細信息。
以圖釋義,提升可視化敘事功能
“一圖勝千言”是對圖解功能的生動寫照。圖解可視化敘事功能強,可以將抽象數據形象化,挖掘出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呈現出具有高度互文性的可視化信息。運動項目圖解設計的核心理念是對冬奧會中所涉及的有因果或遞進關系的一系列事件的圖形再現,進而將相互關聯的運動項目知識通過可視化的方式進行描述,讓讀者對冬奧會項目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圖解具有引導讀者把看到的信息進行邏輯分析的優勢,如同講故事般帶給讀者一種融通感。
形象對比,彰顯運動技巧難度
圖解可以利用讀者聯想思維與視覺心理上的推論傾向,把靜態的、不連貫的圖形盡可能地彌補為運動的、連續的完整形象。如滑雪項目的“空中技巧”觀賞性很強,為了讓觀眾了解空中技巧組合的難度與復雜變化,我們采用抽象的線條、箭頭與具象的人物做對比,力求清晰解答運動員從平臺躍起到落地之前所做的各種空翻轉體動作。
在圖解設計中,超越事物的本質規律來聯想其他的事物或者規律,通過其他事物的規律更有力地反映該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會使信息的傳達更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例如大跳臺滑雪,運動員從高于110米的跳臺上飛躍而下,形成的拋物線極為壯觀,為了讓讀者對跳臺高度有更直觀的認知,選用人們熟知的北京觀光塔與跳臺做高度對比。
再如,雪橇之所以引人入勝,是因為它最高速度可達140千米/小時,高速滑行時那種風馳電掣般的感覺極具觀賞性與刺激感。把人們熟知的火車(直達特快)與雪橇做對比,就能給讀者帶來逼真的速度感知,進而理解雪橇運動的危險系數。
有趣有味賞冬奧
2022年北京冬奧會即將開幕,你知道冬奧會都有哪些項目嗎?各項目的發展情況怎樣,有哪些比賽規則嗎?觀賽有什么注意事項嗎?中山大學出版社組織北京冬奧會場館管理專家和中山大學體育部教師一同編寫了旨在普及冰雪運動項目知識、提高觀眾欣賞能力的“趣賞冬奧系列叢書”。
叢書包括《趣賞冬奧──冰上項目》《趣賞冬奧──雪上項目》和《趣賞冬奧──滑行項目》3種,以普通冰雪運動愛好者的視角,提煉出冬奧會觀賽中常見的問題,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分別介紹了冬奧會的15個運動項目的歷史起源、項目設置和規則等,為冰雪愛好者明明白白地欣賞冬奧提供了一套有趣又實用的“知識讀本”。
這套書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就讓小編帶你讀一段吧。
花樣滑冰越轉越快還不暈的奧秘
在看花樣滑冰時,大家一定經常看到運動員旋轉,并且越轉越快的場景。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大家可以嘗試或者想象下面的場景:雙臂伸直,手平舉一對啞鈴(或其他重物),坐在一張轉椅上慢慢轉動。幾圈之后,快速將雙臂收攏靠近身體,你會發現自己的轉動速度明顯加快了。
沒有人推你,僅僅是自己把手臂收回來,為什么轉速就會改變呢?
其實這是一個力學知識。在轉椅上的你與轉椅組成一個整體,所受到的外界作用力只有重力和地面的支撐力,但這些力都與轉軸(你垂直的上身)平行,對轉速是沒有影響的。根據力學原理“動量矩守恒定律”(物理學中稱為“角動量守恒定律”),轉動速度與力矩的乘積是不變的。在你收攏手臂后,啞鈴與轉軸的距離(力矩)變小了,因為角動量是守恒的,轉動速度必然加大,也就是越轉越快啦。
有了上述結論后,就很容易理解花樣滑冰運動員最快速的旋轉是雙手舉高,讓自己變得像一根“筷子”一樣細長了:運動員先張開雙臂,緩慢轉動起來。冰面的摩擦力可以小到忽略不計,所以運動員受到的外力就像轉椅上的你,都對轉速沒有影響。那么根據“動量矩守恒定律”,花樣滑冰運動員把四肢收攏相當于減小了轉軸的距離,因為速度與力矩的乘積不變,轉速自然就會加快!
那他們轉這么快,不會暈嗎?答案是會的。但是,花滑運動員美輪美奐的表演會讓我們忘記:其實他們的身體和我們的身體遵循著一樣的生理規律。
簡單來說,脊椎動物的內耳都有一個掌管平衡感的器官──半規管。半規管里充滿了液體,漂浮著一個傳感器。你的頭部只要一動,管內的液體就會輕微地晃動,傳感器就會感知發生的一切:這正是大多數頭暈的起源。
花樣滑冰運動員并非對這些影響免疫,他們的內耳和我們的并無區別。沒有人能訓練那些半規管液體的流動,讓它們不守慣性定律。但他們對自己的感官表現出了驚人的控制力。
他們戰勝旋轉時頭暈的奧秘就是練習,反復練習,讓內耳和大腦習慣這種快速轉動。為了準備奧運級別的花樣滑冰高速旋轉,運動員需要適應一整套感官輸入體系。我們可以確定,花樣滑冰運動員為比賽所做的精神訓練至少不會比他們在身體素質上所做的準備少。
精彩的冬奧大戲即將開演,讓我們先閱讀“趣賞冬奧系列叢書”,了解冬奧的趣味知識,再搬個小板凳,一同欣賞,一睹為快吧。?? (咸寧日報綜合)
編輯:但堂丹
13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第一屆冬奧優秀音樂作品舉行“云上”發布活動,通過電視節目結合云發布、云頒獎、云合唱形式...
碧空之下,青山之間,張家口賽區重點配套項目——崇禮太子城冰雪小鎮的主體建筑,猶如片片雪花飄落在群山之間。張家口頒獎廣...
,北京冬奧村(冬殘奧村)賽時將為參賽運動員和隨隊官員提供“53天×24小時”保障服務。根據工作計劃安排,北京冬奧村將于2022...
北京冬奧村(冬殘奧村)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核心區南部,占地23.6公頃,由總建筑面積38.66萬平方米的20棟公寓樓、1個運行區...
冬奧氣象服務網站可滿足公眾觀賽、出行的氣象服務需求。
針對惡劣天氣、交通基礎設施損毀以及軌道、公交客流大面積聚集等突發應急情況,李公科表示,已制定交通運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對于運動員來說,健身設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運動員在冬奧村內就能方便地找到健身場地和...
依托京冀城市疫情防控體系,閉環內外工作融合形成合力,構建指揮運行一體化工作格局,確保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安全舉辦。
還有38天北京冬奧會就要開幕了,希望全世界運動員能在這里感受到北京冬奧村的溫暖,感受到中國春節的文化。
北京冬奧組委、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河北省冬奧辦、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張家口市政府以及三賽區官方接待飯店有關方面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