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白羽毛寄深情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1-12-20 11:24
當夜幕降臨,路燈初放,總會見到一位身材瘦小、頭發稀疏,但精神矍鑠的古稀老人,活躍在冠苑小區綠色的羽毛球場上。他時而為孩子們遞球、撿球、發球做示范動作,時而手把手教孩子們握拍、捏球、擊球,時而縱身跳躍與孩子們對練,白發與青絲一起廝打,羽毛翻飛,銀光閃爍……這是小區一條亮麗的風景線。兒童們尊敬地喊他“郭爺爺”,少兒們親切地叫他“郭教練”,大人們熱情地稱他“郭老師”,每一種稱謂都發自內心,帶著溢于言表的崇敬。他就是咸安退休干部、居住冠苑小區的郭西偉。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十年如一日地重復著這樣的工作,免費輔導訓練孩子們的羽毛球運動。是什么使他得到人們如此的尊重和愛戴?是什么驅使他如此執著于追求一項大眾運動?我試圖走進他的心靈深處。
1954年10月,郭西偉出生在咸寧市咸安區高橋鎮劉貞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高中畢業留校任教。恢復高考的當年,考進武漢師范學院咸寧分院讀書。畢業后先后在湖北醫學院咸寧分院、咸寧市委(今為咸安區委)黨校任教。曾一度任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信息聯絡處主任,后調回咸安區政府機關工作。2008年10月,由于長期的大量的伏案工作,郭西偉患了嚴重的頸椎病,經常頭暈目眩,有時甚至昏倒,很難堅持正常上班工作。他不得不辦理了內退手續,提前六年退職離休,然后四處求醫。無奈,百藥無效,疼痛感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精神萎靡不振,容顏一下子蒼老了許多。病痛折磨之中,他聽說打羽毛球可以治頸椎病。于是,他購置了羽毛球工具,開始與所在小區幾位退休老人一起練習羽毛球。起初,每當練習時他的頸部就“咯咯”著響,疼痛難熬,有時感覺在云天霧地之間,但過后不久能感覺到一種放松的自如,幾個月下來,更有一種病痛緩解的感受。于是他日以繼夜地打起羽毛球來,幾個熱愛打羽毛球的小朋友也主動加入了老人的行列。先期幾位練球老人先后離開練球的隊伍,而加入練球的小朋友卻越來越多,他們中有的親切地稱他為“郭教練”,有的熱情地喊他“郭老師”,還有的尊敬地叫他“郭爺爺”。他置身在這些孩子中間仿佛年輕了許多,感受到了一絲絲的愉悅,同時也感覺到了一種責任,一種希望:“何不組織起一支少兒羽毛球隊?自己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又可教育孩子們,為祖國羽毛球事業培養些人才?”理念一旦形成, 就會產生一種牽引前行并付諸行動的力量。2009年初,郭西偉著手組建了咸寧市第一支少兒羽毛球隊“可樂少兒羽毛球隊”。之所以冠名“可樂”,一方面是當時可口可樂飲料很有名氣,另一方面更因打羽毛球可從中找到樂趣。組建羽毛球隊的消息一經傳出,不少小朋友前來報名,大到十三四歲,小到不足七八歲,不到一個月時間,球隊發展到了三十多人。首先是教練的問題。郭西偉自己是病痛“被逼上梁山”,半路出身,既不具備教練的資質,也不具備教練的技能,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誤人子弟。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瓢水。他于是到處找羽毛球教練求教,在電視里搜索羽毛球節目,觀看賽事,學習技巧。他尤其不放過中央臺體育頻道每一個節目。俗話說,勤奮會得到報償。通過幾個月執著而刻苦的學習,郭西偉成了咸寧第一支少兒羽毛球隊的第一任教練。連他的教練也對他刮目相看,主動幫助他輔導孩子們練球。教練問題解決了,場地又出現了問題。開始球場設在郭西偉所在小區道路上。這既影響小區交通安全,還影響居民休息。郭西偉找到全市唯一一家有羽毛球場地的市電力公司工會負責人,懇求他們為這支球隊提供了規范場地。后來,球隊在一些比賽活動中取得了好成績,影響越來越大,市青少年宮為球隊敞開了大門。再后來,郭西偉所在的小區修舊改造,他三番五次找領導爭取新建了一處羽毛球訓練基地。此后,每當晚霞褪去,路燈初亮,或在節假日,他就率弟子們在場地里練球。從握拍、發球、拍球到接球,他耐心指導,悉心指教,有時一個動作要三番五次作出示范,他因此累得滿身大汗,頭昏目眩。有的小球員覺得不好意思讓教練付出太多,悄悄躲到一旁,獨自一人哭著面壁而練。有的邊哭邊練邊說:“我不學會,我對不住郭老師!”在一旁觀看的家長,有的都為郭老師的辛勤付出和孩子的執著而落淚。
解決了教練和場地的問題,新的困難也出現了。組建球隊后,老的球員走了,新的又來了。時間長了,球拍和羽毛球嚴重不足。郭西偉先后拿出來三萬多元的積蓄,添置球服、羽毛球、球拍,有時還為孩子們購買快餐。可他是因病內退,工資比一般退休人員要低,加上四處求醫,花費了不少積蓄。面對訓練器材不足,有的學生家長主動提出要交學費,郭西偉謝絕了。有好友建議他每個學員每月收二百元學費,一個月每人二百,二百多個學生一個月就是四萬,一年下來就是四十八萬,十年就是?四百八十萬。與那些練鋼琴、學畫畫、學舞蹈補文化課的收費比起來,每月二百元已經是低多了。學生家長也樂于交這筆學費,何樂而不為呢?面對家長和朋友的規勸,郭西偉很坦然地說:“我當初練習打球是為了治病,健身強體。我現在當教練是為了培養后一代成為有用之才,收錢就變味了。”他自己動手修理球拍,每打完一場球后他到處尋找失落的羽毛球。一次,他看蘇迪曼杯羽毛球賽,看到有的球員打了幾個回合就向教練提出換球,有的還要換羽毛球拍。“這些退役的舊羽毛球和舊羽毛球拍是否可再利用?”他懷著一種試試的心理向時任國家羽毛球隊總教練李永波寫了一封委婉的求助信。2019年6月1日,他驚喜地收到中國羽毛球隊寄給可樂球隊的四大箱郵件,其中三大箱共兩千枚羽毛球,一大箱共二十多支球拍。更可喜的是,有的球拍上還留有著名羽毛球員的名字,其中有在蘇迪曼杯擔任中國隊女單打一號的王儀涵和名將將盧蘭用過的球拍,球拍手柄上刻有她們的名字。郭西偉一時喜出望外,熱淚盈眶。孩子們也歡呼雀躍,顧不得吃飯,互相拍打著奔走相告。中國羽毛球隊給可樂隊寄球拍的消息讓一些“精明的”商家們捕捉到了“商機”,三番兩次找上門要高價收購留有羽毛球名家名字的球拍。郭西偉則好像晚年得子,百般呵護,他護著球拍謝絕說:“做不得,做不得。這是國家隊對基層體育的支持,賣了對中國國家隊沒法交代,我的良心不安,球員們會失望。”他毅然決然地舍棄了一筆可觀的收入。
一心前行的人,最能感知信念的力量。出師初捷,郭西偉不再只把打球當作治病的手段,不再只為樂活而充實自己,而是將訓練球隊當作一種責任和擔當,當做一項事業來做。他竭盡全力踐行“修身養性,強身健體,培育人才”的宗旨,帶領羽毛球隊員們刻苦訓練,向更為壯美的前方進發。為擴大球隊影響、開闊小球員視野,做大咸寧羽毛球事業,他決定組織一次全市羽毛球邀請賽,讓隊員在賽事中獲得與比鄰市縣羽毛球隊一起切磋球藝的機會。2010年7月一個炎熱的中午,郭西偉冒著高溫酷暑到企業為賽事拉贊助。當他走到市人民廣場時,由于天氣炎熱、高溫酷熱和連日勞累,突發頸椎病引發高血壓暈倒在廣場的草坪上。行人發現后將他救醒要送他去醫院,他說:“這是老毛病了,不打緊,我還有很多事要做。”他繼續趕到一家企業,贏得一家開發商的贊助,使得全市首屆羽毛球邀請賽得以順利進行。在這屆羽毛球賽上,郭西偉率領的“可樂隊”一舉囊括了全市五個市縣、四個組別的十二個獎杯。面對成功,天真可愛的少兒隊員都跑到他身邊蹦起來,有的抱住他的脖子歡呼:“我們勝利啦!我們勝利啦!”他也為之動容,老淚縱橫地鼓勵孩子們:“你們辛苦了!我們要繼續努力,向全省、全國冠軍沖刺!”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獲。第一次參賽成功,極大激勵了郭西偉和他的隊員們要沖出咸安、沖出咸寧、沖出湖北、沖向全國的雄心壯志。為了孩子們健康成長,為了球隊能涌現更多人才,郭西偉更是日以繼夜地加強訓練。2010年八月份暑假的一次訓練中,他不幸拉傷了左小腿的韌帶和肌肉,醫生囑咐他要靜養,不能從事劇烈的運動。然而,在腿部疼痛的半年多里,郭西偉一刻也沒休息,總是一瘸一拐地去輔導學生打球,謝絕了組織和親友組織的避暑旅游,放棄了自己大量的寶貴時間與隊員們一起訓練羽毛球。他的老伴和兒媳孫女都在昆明,在昆明工作的兒子多次催促他前去定居和家人共享天倫之樂。他說,他舍不得離開自己的球隊,舍不得離開球隊的孩子們。他單身一人住在咸安冠苑小區,或就近在單位食堂吃點工作餐,或在家里泡碗方便面,過著孑然一身的日子。有些學生家長見他生活清苦,請他吃飯或送上蔬菜,他都一一謝絕了。他對自己的生活很馬虎,對孩子們的管理卻很嚴格。他時常教育孩子們:“想要做事,先要做人。要打好球,先要學會做好人。作為孩子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和他人,認真學習功課,完成學業。”有的家長送孩子到球隊的初衷是基于孩子調皮,到球隊有所約束,利于管教便于成人;有的是基于孩子不熱愛學習,到球隊艱苦的訓練中得到改變;有的是基于孩子體質差,到球隊強身健體,改善體質;有的是為了滿足孩子興趣愛好,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長;更多的是為了孩子健康成長。郭西偉的球隊正好滿足了這些家長和孩子的愿望。球隊隊員的年齡最小的只有七歲,最大的才14歲。他所在的冠苑小區的孩子絕大多數參加了培訓,周邊不少市民也托人將孩子送到球隊。球隊利用節假日和平日放學后的時間開展訓練,既不影響學習,又能鍛煉身體;既塑造了良好的性格品格又愉悅了身心,還為羽毛球事業輸送了人才。有的家長說:“我的小孩性格內向,放學后總在家里呆著不出門,要么玩手機上網,要么看電視玩游戲,每天呆頭呆腦不與家人說話。自從進入球隊后性格開朗了,主動與家人打招呼說話了,不再沉迷游戲了。”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很調皮,放學后就像脫韁野馬,東跑西竄,到處惹禍。自從進入球隊后,馴服多了,變得懂事了,現在放心了。”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體質差,經常傷風感冒,弱不禁風。自從進入球隊后,身體棒多了,精神狀況也好多了。”附近黃畈村一位家長跑到球隊找到郭老師說:“我家那孩子在家里是個祖宗,沒哪個管得了。自從進入球隊后,變得乖巧、勤快、尊重家人,還說自己的理想是長大后當羽毛球冠軍。我真不知道怎樣感謝您老人家才好。”每當聽到這些家長們的傾訴,郭老師總是思緒萬千,感慨不已。他有過高中畢業因成績優異而留母校的喜悅,有過參加恢復高考制度后首屆進入大學成為百里挑一的莘莘學子的驕傲,也有過任職大學和黨校教師的榮耀和成為政府公務員的自豪。但他覺得球隊的不斷壯大、自己頸椎病治愈、孩子們茁壯成長以及羽毛球新秀脫穎而出,更使他感到無比的愉悅,更有成就感。在他和他的教練同事的帶領下,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隊員中有八十多人考進了咸安區最高學府咸寧高中,有三十多人考上了咸寧市最高學府鄂南高中,有十幾人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大學。隊員陳梁代表咸寧市出席全國少先隊大會受到了胡錦濤主席的親切接見。給郭老師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隊員阮剛。初到球隊,見他白凈凈胖乎乎的流著鼻涕,但熱愛打羽毛球。郭老師尊重他的愛好,鼓勵他不放棄文化課學習,得閑時刻苦練球。在郭老師精心培育下,阮剛同學脫穎而出,不但治好了久治不愈的鼻炎,身體變得精干結實,球藝和學習成績也極大提高。經推薦,阮剛被湖北省體校錄取,五次奪得湖北省單、雙打冠軍,獲得了國家一級運動員的稱號,高考免試進入大學專業羽毛球隊學習。
成功是辛勤勞動的報酬。郭西偉從2008年組建可樂小兒羽毛球隊以來,親手培訓了六百多名少兒羽毛球員,他和張教練到全區二十多所學校輔導授課,受訓師生三千多人,現在球隊已經擁有六名教練。除城區外,羽毛球運動咸安城區發展到鄉村,影響到赤壁、崇陽、通山、嘉魚等周邊縣市。2010年以來,球隊共奪得市級冠軍三十多個。2016年首屆咸寧市運動會,他的團隊奪得全部單項冠軍和團體冠軍,至2021年底,球隊有六名隊員奪得了省冠軍,還有三人在全國進入了前八名。作為奮斗者的榜樣人物,他本人先后榮獲咸安區勞動模范、老有所為先進個人,咸寧市優秀教練員、南鄂楷模和“湖北好人”等一系列榮譽稱號。2018年2月,在咸寧市舉辦的首屆故事大賽上,他真摯洋溢,真實感人的演講贏得了130余萬人關注稱贊,21余萬人投票認可。他在故事大賽會上娓娓道來:“人生有很多的面對。面對疾病和挫折,要有健康快樂的心態,不要被疾病嚇倒,不要被挫折打退。因為堅持鍛煉,我的心態猶如青年。面對金錢、地位、要有淡然的心態。金錢地位的欲望是無止境的,要守住底線,一旦刻意追求,就會陷入私欲泥坑不能自拔,淡然面對就會知足常樂。我一個普通的貧困的山里娃,有過畢業留校的喜悅,有過金榜題名的驕傲,有過任教從政的自豪,但當孩子們悄悄地告訴我:‘郭老師,我經常在夢里遇見您’;當已功成名就的學生寄來彩照,我有一種更大的喜悅和成就感。面對生活,要有高尚的情操。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是活著不僅為自己快樂幸福,而是讓更多的人一起快樂幸福。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不是生活的煩惱太多,那是我們心胸不夠寬闊。不是幸福太少,那是我們不懂得生活。同樣是藍天白云,有人戴著墨鏡會把它看得一片漆黑。有人戴著望遠鏡,覺得無限湛藍廣闊。當有人問我多大年紀時,我說我才16歲,因為我認為生活并不是年輕就精彩,而是精彩才年輕。”這就是郭西偉心靈深處的真情告白,這就是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普通人的精神高度。(陳元海)
編輯:hefan
上一篇:
新書薦讀
下一篇:
新書薦讀
-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饒紅斌報道:昨日,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濟民帶領市直機關部門負責人調研香泉映月項目建設情況。
...
-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周陽 通訊員彭禹希 徐剛)2月12日,市博物館“賀新春”系列文化惠民活動將重磅推出《銀宴——奧地利施瓦...
-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聞期駿、通訊員祝振容報道:12日,郵儲銀行咸寧分行根據市銀監局工作部署,制訂下發“信貸行為審慎年”活...
-
置身北緯三十度,臨空鳥瞰,咸寧是一塊璀璨的明珠;站在幕阜山之巔,居高遠眺,咸寧是一片綠色的海洋。
走近咸寧,綠色相...
-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聞期駿、通訊員孔祥軼、柴倩報道:6月30日,“湖北人游新疆博州”(咸寧)旅游推介會在我市舉行,新疆...
-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 賈真、通訊員 李艷梅報道:7日,市政府召開“中醫藥健康養老模式介紹與探討”座談會,商討智慧養...
-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 柯常智報道:12日,2017年度全省262個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公示期滿,咸寧市11個村正式被確定為試點...
-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 江世棟報道:25日至26日,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浙商發展研究院院長王永昌率浙商考察團來咸...
-
本網訊 記者聞期駿、通訊員趙海波報道:昨日,我市召開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會議,部署開展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確保實現2018...
-
本網訊記者朱哲、通訊員潘勇報道:昨日,我市召開全市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推動促進高校畢業生...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2025-03-27
-
2025-03-27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