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鈺霆(嘉魚)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边@是我們小時候學過的《陋室銘》里的一句話,山中是否有仙我們不知道,打小熱愛爬山倒是真的。也可能是自小在農村的野地里長大,老家附近的山小時候被我們爬遍了,稍稍長大后,包括縣城周邊的山,鄰縣的山,包括后來生活過城市的山,這樣說吧,凡是我見過的山,基本都去爬過。
在我的少年時期,因為放牛的緣故,經常與伙伴們去老家小河對面的陳家大山放牛,那座山上有一座高高的鐵塔,山不太高,約一千來米的高度,最神奇的是山頂上有一個天然的水潭,里面居然有魚,我們百思不得其解,這么高的死水潭,魚是從哪里來的?
中學時期,有一次去鄰縣某中學看望同學,閑來無事,與同學一起去學校后面的大山登高。記得我們是上午出發,遠遠看見并不太遙遠的高山,居然走了四個多小時才到山腳,所謂“望山跑死馬”就是這個道理吧。從山腳往上望去,沿山間小道有一條筆直的懸崖把小道攔腰切斷,走上前才發現懸崖之間有一條“一線天”的峭壁向上,我們一直往上爬,等站在懸崖上,就能看見視線遠處省道上螞蟻似的汽車在爬行。再往上,我們又爬了一個多小時才到山頂,往山的另一邊看去,連綿不絕的全部都是山頭,山與山之間還有三三兩兩的村落鑲嵌其中,我們剛剛爬過的那條“一線天”就是這幾個村落的出山道路。
后來到深圳,居住在沙頭角,我最愛周末和愛人一起爬梧桐山,這座山是深圳第一高峰,山峰陡峭,記得第一次爬上山頂時幾乎力竭,在半山腰處即可看見大片的荔枝林,上到山頂則可遍覽香港風光,特別是深圳灣的點點白帆以及遠洋的大輪船和停泊在鹽田港的明斯克航母,讓人目不暇接。但我們還是最愛從沙頭角水庫往上游經溪流瀑布攀登,一路林木幽暗,伴隨溪流向上,有森林探險之韻味,特別是夏季酷熱時攀登,則靜謐幽涼。還有幾次我們看見過徒步探險團隊,就在半山腰的瀑布盡頭,一群人身穿專業的探險服,且手上拿著锃亮的探險棍。
人到中年后,對于爬山,有了一些其他的見解,開始思考登高的意義,或者說尋找其新的含義。特別是來到東海之濱的寧波,每到周六周日,一家三口或者邀三兩好友,去到九峰山登高望遠,不失為一大樂事。如果是臨近九月九日,來九峰山登高的中老年人特別多,大家都帶著“專業”裝備,一看就是有組織有經驗者,這時的登高就有應節的成分了。
記載登高最早的可能是《楚辭·九懷》,里面有暮秋登高的篇章:“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泬寥兮天高而氣清,寂謬兮收潦而水清?!惫湃撕徒袢藶楹芜x在九月登高?我想,可能與節氣有關,春季多雨水,夏季酷熱,冬季有風雪,只有在秋季最為適合,秋高氣爽呀,正好!
我始終認為,這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一個最浪漫、最詩意的節日。秋高氣爽,丹桂飄香,值此良辰,若不去登高放目、馳騁神思,實在辜負天地、有愧人生。當然,對我們老百姓來說,尋歡仍是茲日最大主題,“今日云景好,水綠秋山明。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p>
編輯:但堂丹
市創衛辦督查二組對高新區、馬橋鎮嚴州村等地進行衛生督查為了解創衛工作情況,及時發現創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020年7月31...
3月10日,新華網聚焦咸寧市大幕山野櫻花群,一幅幅無人機拍攝的野櫻花照片美不勝收。據悉,此種櫻花學名為“山櫻花”,俗稱“...
申鳴(赤壁)單位和宿舍相隔不遠,都在文廟山腳下。每天清晨,在清脆的鳥鳴聲中醒來,踏著朝霞,從一條小巷子登上山頭,再拐至...
人生的幸福,一半要爭,一半要隨。人生到了下半場,要逐漸懂得:盲目較勁,苦的是自己?!比松谑溃鲃訝幦?,才會有想要...
孟慶忠(溫泉)陽春四月,當一場一場的春雨輕輕地灑過,記憶的塵埃,便在一種漠然里開始蘇醒。祠堂的上方,供奉著祖先的靈位,...
從小到大,我無數次攀登銅鐘山,總想為她寫點什么,但她既無壁立千仞的懸崖,也無鬼斧神工的石林,更無繁花似錦的美景,只是...
許愛瓊(嘉魚)持續多日的暴雨把小城的每一條街道淹沒成小小的河流。之后,他回到了縣城,住進了廉租房,在一家公益性愛心粥...
照片上的老人名叫黃菊媽, 1959年10月1日, 77歲的黃菊媽應邀參加國慶10周年天安門觀禮,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出生于1882年...
題:那山,那人,那苗寨——十八洞村三代人的奮斗史新華社記者丁錫國、袁汝婷、張玉潔十八洞村的故事,離不開大山。困于大山,...
為改變“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窘境在“三區三州”的一些貧瘠之地國家啟動易地扶貧搬遷有走出沙海遷入新居的村民有搬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