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姜,湘鄂贛部分地方特別鐘情的休閑零食,普通生姜加入紅色色素經腌制而成。打我記事起,我們通城人特別愛吃紅姜,女孩子尤其愛吃。愛吃到什么程度呢,這么說吧,上課不能吃零食,但嘴里含點紅姜是可以的。到目前為止,在通城,女孩子有可能不愛吃肉,但還沒有聽說哪個女孩子不愛吃紅姜。
我,就是含著紅姜長大的。
我上小學那會兒,校門口坐滿了老太太,她們賣各種小吃,最多的就是紅姜,價位以二分錢一包、五分錢一包、一毛錢一包為主。再貴的大包裝,那就是家長們的奢侈行為了。
紅姜吃起來咸中帶甜,甜中有辛辣,口感脆。吃紅姜是種精神享受,凡屬精神享受的東西,都不宜大快朵頤,得細細地品。女孩子吃紅姜就是一小點一小點地吃,跟江南的煙雨似的,慢慢地浸潤。在學校,看女孩子之間關系好不好,就看她們下課了是不是湊在一起吃紅姜。關系不好,誰舍得把自己的姜拿出來共享。關系好的,一小坨紅姜拿出來,一人撕一小線條的量,用大拇指和食指的指尖掐著,先放在門牙處輕輕地咬住,再拿舌尖探探味兒,然后咬斷前面的一小點,最后才細嚼慢咽下去。一根小線條似的紅姜,可以混一個課間十分鐘。上課鈴一響,帶著滿嘴的姜味兒跑去上有趣和無趣的課。
一回眸,當年和我共享紅姜的女孩子們都成了孩子媽,但無論我們相隔多遠,當年用紅姜撕線條的友情依然存在。
追憶起來,當年老太太們用來包紅姜的紙有些“可惡”,全是小學生的作業本,上面都是字。打著方格的鉛筆字,是低年級的作業本;橫長條格里的圓珠筆字,是高年級的作業本。知道包裹紅姜的作業本從哪里來的么?現貨交易,沒錢的時候,我們也是可以用廢舊作業本換取紅姜的。后來,包紅姜不用作業本了,改換衛生紙。說是衛生紙,實際上很不衛生,提起來抖一抖,全是灰。就是一種草紙,稻草色,很厚,很粗糙。
當下,紅姜在老家依舊盛行,超市有它固定的席位,并且改良出許多許多的品種來,衛生不必說,有食品安全法管著呢,包裝也美觀大方起來,有一款紅姜的包裝上,大明星何炅赫然在目,真高級。再想想我當年吃了那么多用作業本和草紙包裹的紅姜,心里好膈應。話雖這么說,真正吃著紅姜長大的女子,性情和紅姜一般,辛辣的同時生津開胃,是一味古人尊稱的“嘔家圣藥”。
歲月長河里,值得反復回味的人和事,都已成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反復地回味,說到底,是在懷念當年的自己吧。(龔萍 (北京))
編輯:Administrator
咸寧網訊記者杜培清、通訊員張丹報道:近日,省總工會湖北職工講堂在咸寧市圖書館舉行。任蒙在當天的《散文的難度與時代的高度...
咸寧網訊通訊員周益民、周航報道:近日,由湖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的我市作家李專散文創作研討會在武漢成功舉辦。來自湖北...
鄉友用微信給我發來一座青山、一泓清流、一葉扁舟的幾張彩色老照片,我一眼就認出那是故鄉的渡口!他賣了個關子,想邀我回去...
推開窗子,迎來一樹明艷。細長的樹枝,擎著紫紅的花束,在無邊的綠意中,恰似南國少女,含情脈脈地頻頻點頭。 這就是紫...
曾經的往事,經歷的種種,就如年代感極強的彩片、灰片、黑白片甚至間歇的斷片,沒有秩序、沒有主次,總是在不經意間冒出,在...
今年酷暑時期,我搬到老家——離通山縣城十多里遠的大畈鎮下楊村,住了近一個月。 老家的生活,未如城里豐富多彩,但亦非...
仲夏季節,我應咸寧朋友的邀請,再一次在淦河流域采風,近距離感受了淦河之大美。 我們一行數人,從淦河源頭開始,一路...
離開學校已經多年,每天敲打著鍵盤,埋頭于十個阿拉伯數字的無限種排列組合,時光在指尖悄然流逝;工作就是重復做著借:**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