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兒子讀高三,我和先生都很忙,婆婆于是主動來幫助我們打理家務。我們租住在離學校不遠的出租屋里,一天我剛進家門,婆婆說:“住在樓上的家長,送來了一碗新鮮的蕨菜,要不要收下?”我想這不算貴重物品,不收反會拂了家長的心意,于是說,“收下吧?!鄙陨酝A似蹋易匝宰哉Z:干蕨菜才好吃,新鮮的蕨菜澀嘴。婆婆沉吟了一下,點了點頭。
這年端午婆婆從家里拿來了最好的面粉,端午節那天凌晨三點多,我聽到婆婆在廚房和餐廳里忙碌著。于是我也起了床,走進餐廳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婆婆面前放著一大盆和好的面團,她坐在日光燈下滿臉慈祥,神情是那樣專注,她的手指靈活得像起舞的蜻蜓,白色的面團在她手里歡快地舞蹈著,旋即白色的面團魔術般變成了一只只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從婆婆的手里掙脫出來,跳到鋪著翠綠色花布的餐桌上,于是小小的餐桌成了歡樂的牧場。小胖豬憨態可掬,白白的羊兒只顧低頭吃草,小狗歪著腦袋看著旁邊的小鴨,小鴨子張開鵝黃的長嘴似乎在驚慌地呼救。特別是那靠近窗戶邊的幾條小龍被婆婆“雕琢”得出神入化,它們有的翹著胡須,瞪著眼睛,似乎在靜坐觀變;有的昂首挺胸,鱗片倒豎,仿佛要穿窗而去。
我輕輕叫了一聲“媽”,婆婆吃了一驚,她抬起頭來,關切地問:“你怎么就起來了?是我把你吵醒了?”
“沒有,是我自己醒了?!蔽亿s緊回答,并在婆婆的旁邊坐下來,稱贊道,“媽,您真厲害,做得這么好,跟真的一樣?!?/p>
婆婆看著我:“這有啥厲害的?工多手熟罷了,孩子們小的時候家里窮,端午節也買不起衣服,為了給孩子們一點補償,每到端午節我就用自家的面粉給孩子們做點小動物逗孩子們高興。孩子們拿著這些面粉做的小動物出去顯擺,其他孩子看了眼饞,于是我就多做些,給村里每個孩子送幾個只,最多的有時候我要做一百五十多只,時間長了自然就熟練了。”
“那您今天做這么多動物,是不是也想送給誰?”我問。
婆婆和藹地笑著:“我們樓上租房的那些孩子明天就要高考了,我做點小動物給他們過端午,讓他們樂呵樂呵,說不定也能緩解一點壓力?!逼牌庞猪樖种噶酥改菐讞l龍說,“這九條龍是我特意為我們康康和其他八個孩子們準備的,祝他們鯉魚跳龍門,考個好大學?!?/p>
“樓上住著問那么多學生,您怎么知道是八個孩子參加高考呢?”我驚奇地問。
“平時家里的事忙完了,你們也上班了,我一個人在家里閑得沒著沒落的,就到樓上幫忙打掃衛生,看到臟衣服臟床單也就順手洗洗,時間長了我自然就熟悉了?!?/p>
我說:“媽,您真是個好人,難怪孩子們那么喜歡你,奶奶前奶奶后的,喊得比蜜還甜?!?/p>
婆婆甜甜地笑著,滿臉的皺紋舒展開來,如同盛開的獨頭菊。
高考后不久的一天中午,曾經租住在樓上的一個女生,帶著一個中年女人敲開了我家的門,中年女人提著一籃雞蛋。她說:“我是倩倩的媽媽,上次倩倩患急性闌尾炎,多虧你母親及時把她送去進醫院,醫生說,再遲幾分鐘闌尾就穿孔了,真的感謝你母親的救命之恩?!?/p>
我驚訝地看著倩倩,說:“這是什么時侯的事?我怎沒聽她說過?”
“大約高考前半個月吧,我突然肚子痛,我以為休息一下就會好的,就沒去上課。沒想到越痛越厲害,在床上直打滾。奶奶上去幫我們做衛生,發現了我,她背上我就往醫院跑,奶奶喘著粗氣,汗濕的衣服貼在她背上,我好像聽到奶奶的骨頭在脆脆的響,我好怕壓斷了奶奶的腰,我心里難受極了,淚水不由自主地滾落下來滴在奶奶汗濕的背上。當奶奶把我背進急診室的時候,我看見奶奶的臉變成了紫色,她扶著床沿,拼命喘氣,身子彎成了一張弓,半天直不起來。我很想去扶她,但真的沒能力,我嚎啕大哭,為自己哭,更為奶奶哭?!?/p>
倩倩一面說一面流著眼淚。站在旁邊的中年女人也眼圈紅紅的。她說:“奶奶在不在家,我想看看她?!?/p>
我說:“高考完后,她就回老家了,她閑不住,我一定把你們的心意轉告給她。”
中年女人看著我,一臉羨慕地說:“你的命真好,有一個這樣的好媽媽?!?/p>
我自豪地點頭,很驕傲地笑著。
這年的重陽節,我收到了一沓賀卡,都是原來租住在樓上的學生寄來的,他們托我轉交給婆婆。這天我特地回了趟老家,我一張一張地為婆婆念著賀卡:
奶奶,穿著您洗的衣服好溫暖,您收拾的房間好溫馨。想念您!祝奶奶健康快樂!
奶奶,您洗的被子充滿了陽光的味道,好舒適!祝奶奶多福多壽!
奶奶,您的腰疼不疼?能不能伸直?您背我上醫院的時候,我聽到您的骨頭嘎嘎作響,響得我的心好痛。我想用我的雙手來撫平您的傷痛!祝奶奶健康幸福!
…… ……
賀卡念完了,我把它交給婆婆,婆婆鄭重地接過賀卡,眼里噙滿了激動的淚花。口中喃喃自語:“這些孩子真是有情有義??!”
我說:“媽,這是您巨大的付出換來的回報,應該的。”
“可是我并沒有想回報啊,我只是順手幫了點小忙,算不了什么??!”她說著激動地站起來,走向柜子,從里面拿出一塊小花布,滿臉幸福地將賀卡包好,像藏寶貝一般鄭重其事地藏進了箱角。
看著滿臉幸福的婆婆,我在心底默默感嘆:婆婆啊,正因為您的付出是不求回報的,所以您才能收獲到意外的幸福,收獲到更多被感動的生命體念,使您的內心總是艷陽高照,碧草連天。
轉眼一年過去了,又是一個收獲蕨菜的時節,婆婆來了,她背著一個大包袱,我幫婆婆把包袱卸下來。說:“媽,這是什么???”婆婆利索地把包袱打開,笑瞇瞇地說:“這是你喜歡吃的干蕨菜,在太平山上掐來的?!蔽乙苫蟮乜粗牌牛骸皨?,您怎么知道我喜歡干蕨菜?”婆婆興奮地說:“去年啊,你忘了?你說干蕨菜好吃。”我愣愣地站在那里,沒想到我無意的一句話,婆婆卻牢牢地記在了心里,為了我喜好的那一口蕨菜居然爬上了高高的太平山?并且是在七十歲的高齡?我震驚了!我的心中波濤洶涌,洶涌的波濤漫過我的雙眸,模糊了我的視線。
下午我在街上轉悠,想給婆婆買點什么,我走進了“周六福珠寶”,為婆婆挑選了一個翠綠色的玉鐲。我懷揣著玉鐲興沖沖地往家走,一進門我高聲喊著:“媽——”婆婆答應著從臥室走出來。我把玉鐲戴在婆婆手上,婆婆看著玉鐲,小心翼翼撫摸著,顫著聲音問:“很貴吧?你何必浪費錢?”語氣中滿是心痛?!安毁F!一點都不貴!”我輕松地回答。婆婆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對著玉鐲左看右看,一會兒她把玉鐲從手上捋下來,放在并攏的膝蓋上。但她立刻又忘記了膝蓋上的玉鐲,把雙膝分開了,只聽到一聲輕微的脆響,玉鐲掉在了地上,但并沒有摔碎,婆婆手忙腳亂地把玉鐲撿了起來,用手輕輕地擦拭著,她的臉上交織著心痛、惋惜、難堪的表情。我趕緊轉過臉去,佯裝沒看見。婆婆拿著玉鐲走了過來,說:“阿菊,手鐲被我摔壞了?!彼曇羟忧拥?,滿臉的不安。我接過玉鐲,看了看,玉鐲的確摔出了一條若隱若現的小裂縫。我說:“媽,沒事的,玉像人一樣也是有生命力的,你看我們的身體受了點小傷是不是能夠自動愈合?”我把道聽途說來的理論轉銷給婆婆,好在婆婆相信了我的胡扯,她的表情變得輕松起來。她指著小裂縫說:“你是說,這條小口子能自己長攏?”我堅定地點頭。當我再一次把玉鐲戴在婆婆手上的時候,本來想說,媽,這玉鐲戴在您手上多漂亮??!但我說不出來,因為玲瓏剔透的玉鐲戴在婆婆手腕上是那樣的不協調——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系統。我仔細地端詳著婆婆的手:手掌布滿老繭,凹凸不平,硬硬的老繭摸上去如同古樹皮般粗糙;手背一條條青筋突兀地匍匐著,咋一看像一條條蠕動的蚯蚓;手指像瘦竹一般嶙峋著高高凸起的關節……端詳著婆婆的手我仿佛在讀一本無字的書,這本書在無聲地訴說著生活的不易,歲月的艱辛。
幾年過去了,可我從未見過婆婆帶上我給她買的玉鐲。我知道婆婆一定是把它精心地收藏起來了,她舍不得戴;我更知道它不適合婆婆,婆婆戴著它很別扭,婆婆勞作的大手只有跟土地跟莊稼連在一起才能演奏出和諧的音符。
婆婆愈來愈老了,她膝蓋腰椎嚴重變形,為此也住過幾次院。但她改不了勤勞的習慣,公公每次來家里都會不停地數落:你媽媽又捉了兩只豬崽,你媽媽又插了十幾擔薯,你媽媽又種了一大塊黃豆,你媽媽又……公公的數落讓他的兒女們心痛又心焦。為此兒女們常常對婆婆進行無情的“討伐”:老大說,你一個月做不了幾塊錢,如果摔壞了,上一次醫院就得幾千元錢,您怎么就不會算這個賬呢?老二說,您是沒吃還是沒穿,您為什么硬要出去爬爬奔奔?老三說,您每天穿著破衣,做著重活您知道外人會怎樣議論我們嗎?老四說,您摔壞了,沒人有時間照顧你,看您怎么辦!老五說,媽??!如果您真的疼我們,就不要上山了勞動了,您做點好事行不行?老六說,媽啊!您坐也不會嗎?您就在巷頭巷尾與人聊聊天也行?。≡趦号畟兊挠懛ヂ曋校牌畔駛€犯錯的孩子“哦”“哦”地答應著,手足無措。公公沒好氣地說,你別看她答應得好,你們轉過背她就要上山,睜開眼睛就往山上跑,不做就難過。
公公的話是對的,勤勞慣了的婆婆不勞作真的很難過。婆婆不識字,也不懂普通話,所以她沒法看書,也沒法看電視。她的樂趣是藏在地下的粉嘟嘟的紅薯黃橙橙的土豆,是掛在枝頭上的紅燦燦的番茄綠油油的辣椒,是躺在瓜棚上的胖乎乎的冬瓜圓溜溜南瓜……
婆婆精心地逗弄著它們如同逗弄自己的兒女一般,走進菜園如同置身于一個大家庭:一畦畦的辣椒歡快地起舞,一壟壟的絲瓜含羞而立,一蓬蓬的黃瓜躲在綠葉下探頭探腦……微風拂過它們一齊唱起歌來,沙沙,嘩嘩,哈哈、嗨嗨……婆婆用目光一寸一寸地撫摸著它們就像撫摸自己熟睡的嬰兒一樣滿臉慈祥幸福。
我們每次回家婆婆總是把時令的蔬菜擺在堂屋里,一排排赤橙黃綠青藍紫,井然有序,散發著一縷縷淡淡的清香。婆婆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袋子,把這些帶著婆婆體溫的水靈靈的蔬菜捧進口袋,臉上洋溢著自豪。
記得有一次婆婆正在喜滋滋地往口袋里捧辣椒,先生走了過來,嚷嚷著:“好了!好了!不要了,多了拿不下,二十元錢能買一大堆,拿那么多干嘛?”我看見婆婆捧著辣椒的手尷尬地僵在了空中,目光黯淡了下來,臉上的笑容僵住了。我知道那是婆婆創造的價值得不到認可所產生的巨大失落。我趕緊蹲到婆婆旁邊說:“媽媽種的菜好吃好看又營養,我們特別愛吃?!蔽乙幻嬲f一面幫忙往口袋裝辣椒,并向先生使了個眼色,先生總算看懂了,他連忙改口:“那是!那是!外面哪能買到這么好的菜?”于是婆婆黯淡的目光重新亮了起來,自豪又回到了她的臉上。
我們深知那自豪是婆婆從內心深處流淌出來的幸福,是奉獻的快樂。但是我們也深知“拿”,會讓婆婆更加不知辛苦地勞作,不“拿”婆婆會失去奉獻的樂趣。
婆婆啊,我的親娘,我們該怎樣讓您安度晚年呢? (李菊)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鄂南的樹 有大多柔情
下一篇:
看三峽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