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年的冬,不曾感受到雨的滋潤,一直積攢到今春,才淅淅瀝瀝地下起來;就像那閨閣里寂寞的女子,在這仲春時節,把滿腹的心事,對著窗外絲絲縷縷的春風,盡情訴地說一般,于恬淡之內浸透出深深的愛意和牽掛。
踏著植物園里鵝卵石鋪就的小徑,在霧一般的雨絲中漫步,間或從薄薄的水洼里踩過,濺起的泥水打濕了褲腳,也覺得挺愜意;
江南的二月,霧一般的雨絲灑在河岸上,那些去冬尚未枯敗的草葉下面,新葉卻早已叢生,那新葉下面黝黑的泥土,濕潤的就像飽含著蜜汁似的,香的是那般濃郁。
伸手想觸摸新柳,可柳梢上那點點嫩嫩鵝黃的芽,隨著柳枝劃破雨幕,如同頑皮的娃娃,蕩漾在對未來的憧憬里,竟有些不舍了。
江南春天的雨,我以為應該是告白、是啟迪、是情人、不信你看那一池柔波清清的蕩漾,仿佛就是春天對理想和未來的召喚,更像那昨夜伊人纏綿的細語,呢喃中散發著沁人的香氣。
尋一處涼亭坐下,讓自己的魂靈,融匯到這江南二月溫馨的細雨里。
提起江南,這個充滿誘惑的地域名稱,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白居易的“憶江南”,還有那吳儂軟語、煙雨濛濛,更有那如詩如畫的小橋流水、翠柳綠荷……何謂江南呢?地理學家認為應是淮河以南;氣象學家定義為,有梅雨的地方;語言學上則按韻律劃分,類似氣象學家劃分的區域,我個人以為,以梅雨區域劃分更符合江南的定義,即使按人文習慣而言,江南應該是長江文化主流區域,或者說是情感思維以及生活方式相似的一個區域。
江南的雨四季分明,春雨如少年之懵懂,如深閨之幽蘭;夏雨如青年之豪情,如少女之熱烈;秋雨如中年男人,悠遠深邃,更如女子淳厚的心事;冬雨好比是蒼梧,話語雖短,卻點點滴滴都鏗鏘有力,比如老祖母的淳淳教導,充滿了哲理。四季之中我愛春雨。二月江南的雨,就像那首歌寫的一樣,像霧像雨又像風,是的,小橋,煙雨,霧柳,還有如煙如霧如伊人的眼神。
下雨的時候,如果無需上班,躺在有濕氣的被窩里,想想甜蜜的過往,感覺真的很好。有時我想,為什么江南的女人像水?為什么江南土地有那么大的容量?大抵與江南雨水豐沛是分不開的。
朋友問我,怎么看不到我的詩詞,是的,愛如春雨,有哪一句詩,比身邊的雨更有詩意?坐在涼亭里,把思想收回來,撐一把雨傘,踏進雨霧里,看著翠竹上流下的清淚,我知道你在等我。(李艷玲(市直))
編輯: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