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劉云散文集《一生一個鄉村》
曾獲孫犁散文獎的劉云先生,筆下的鄉村是美的,靜謐的,歡騰的,沒有修飾的。讀他的散文,就像聽他說鄉村舊事。
《一生一個鄉村》與其說是一本散文集,不如說是一個“村子”,這個村子里的人,被劉云喊了出來,“活”了起來。“表舅爺高興時,捋著那把胡子微微笑…”,“父親有時高興了,一時便醉了,出語作勢有了些江湖氣……”
《一生一個鄉村》將農忙和農閑的自由和散漫,通過耕種和豐收表現出來,由此也將鄉村的快樂引了出來。“春天里,牯子牛發情,不好生犁地,或見了母牛在地頭經過,一時便扯翻了犁,嗷嗷的趟過地壟便要去向母牛扒騷,一般的犁地把勢便囤不住犁,人拉翻了,惹得人一片聲的歡笑”,《從前的愛情》這樣描述鄉村,這樣的文字不需要修飾,鄉村也是活的。
鄉村最隆重的節日是過年,但很多人寫不好年,捏不準年的實質,劉云通過一盆燙澡的水將年描述得既生動又形象,“男人泡出開倉屯糧般的胃口,女人泡出從頭到腳的周正顏色,小娃子泡得年畫般藕節節兒可愛,老人自然是泡化經年勞作的風濕的,一年間的骨銹疼叫一盆過年的滾水跑軟騰了”——《年是個甚》。
鄉村是個大命題,很多人認為寫鄉村需要宏大的敘述,其實不然,寫鄉村散文最重要的是細節,劉云就善于把握細節,“氣泡從鍋底生成,在漸漸膨脹起來的米的表面,拱出一個空洞,兩個空洞,三個空洞……”《飯咕嘟》,讀這樣的細節,兒時的記憶立刻浮現眼前。
《一生一個鄉村》讓我們感知了鄉村,更理解到劉云對鄉村的執著和熱愛,他將鄉村的事物進行了還原和記錄,讓鄉村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呈現其中。在這樣的文字里,不但會讓浮躁的心靜下來,更讓鄉愁在文本中得到延續。○ 沈奕君
編輯: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