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希子
| ||
|
日前,我市女作家楊華榮獲省重點文化項目“中華家風萬里行”赤壁站一等獎。面對榮譽,楊華謙虛而感恩。“創作者是美麗的。”楊華很多時候,迷醉于純粹的寫作狀態。她想做一個純粹的寫作者。
真誠澆灌文學種子
楊華的“擔子”很多:咸安稅務干部,湖北省作協會員,省詩詞學會會員,咸寧詩歌學會理事,《鄉土作家》副主編……她的作品涉獵散文、小小說、詩歌、報告文學、新聞報道,廣泛發表于《中國稅務報》《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長江文藝》《楚天風紀》《網絡作家》《咸寧日報》,以及網絡《鄉土作家》《詩刊》《長江云》《云上咸寧》《云上咸安》等。
“向陽湖,向著太陽的方向,我心之所系,便有了多次驅車前往探索向陽湖濕地之行。”閱讀楊華作品,字里行間,所表現的時代感,文中作者的心理體驗、人間經歷,透射著散文體裁所獨特的魅力。
楊華從小喜歡看書,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物質匱乏,并沒有太多課外書,楊華就一個字一個字咀嚼著語文教材,生怕錯過了一個詞匯。高中畢業參加全國招干,楊華考進了稅務局,這個喜訊讓家里炸開了鍋,而她給家里帶來的“喜悅”,遠不止于此。
同古往今來的許多人一樣,小時候,楊華的文學興趣是從學習唐詩宋詞開始的。后來,招干分配到通城縣馬港鎮稅務所,她更是如饑似渴地親近業務書。同鎮一個閨蜜同學在文化館工作,楊華被她那兒古今中外的文學書吸引,楊華把渴望的目光深深投進書海里,忘我吸取,試想在經史子集中追尋文學的源頭,在中外名著中尋求精神的活水。
筆耕不輟碩果累累
楊華真正開始弄文舞墨,是人到中年。單位需要文秘人員,她一貫有“讀書人”的美譽,領導便讓楊華干上了文秘。從此,和文字打交道成了楊華的專職。
心里有個文學情結,像懷揣著小鹿總想躍躍欲試;種下文學種子,想到萌芽和崛起。楊華便開始有了文學創作的沖動,入手從散文開始。
楊華將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她深知非文學科班出身,缺少系統化學習,提起筆,總感到黔驢技窮江郎才盡,創作的高度和深度可想而知,僅有靈感遠遠不夠,還要扎實的生活經歷和文字功夫。起心動念拿起了拙筆,并深入到社會基層中體驗生活。至今她都忘了寫過多少習作,涂鴉過多少紙張,編輯社退了多少稿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1年開始,楊華陸續有作品發表,手里的文字終于變成了“鉛字”,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楊華的散文《樹說滄海》是她近期創作散文的結晶,作品以“環境保護”為主題,詮釋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我和諧共生的理念。行文自然、感情真摯,字里行間盡浸其潛心生活、真誠為人的精神感悟。
在生活和工作的罅隙,楊華開始翻騰二十多年來像影子一樣沉默卻一直陪伴著她的文稿,她聞到了塵封的味道,感到了靈動的氣息。與其說這些是文稿,不如說是她的思行軌跡圖,一個寫作愛好者的成長記錄儀,一個有作家夢想的拓荒者的自我醒悟集。
扎根生活潛心創作
“當作家”是楊華從小的夢想,寫作是她半生以來紛繁生活的調味劑。從小鄉村到機關單位,從職工到妻子、母親,每一次身份擔當和轉換,楊華都肩負著重任與壓力。朋友好奇如此忙碌的她,是如何處理好生活、工作和寫作關系的。她笑著應答:“在做好本職工作后,料理好家務后,家人入睡,我的時間便交給了文學。”
因為文學,楊華也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某年,因作品獲獎,楊華趕往通城領取獲獎證書,因此結識了咸寧市女作家協會主席成麗,倆人越聊越投契,順理成章成了“文友”。“有共同愛好的人一起同行,是一種幸運,更是一種幸福。”楊華也加入了市女作協的大家庭,大家切磋交流,共同進步。
“平常,也是老師站著講課,學生坐著聽課。站著站著,花發爬滿了雙鬢,花鏡也掛上了鼻梁。這一站就是卅年。”這是楊華抒情散文《拿什么心疼您,我的先生?》中的一段話。歷經多年歲月風雨,楊華感謝家人的無悔付出和陪伴,楊華的創作頗豐, 也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和鼓勵。
楊華認為,生活是滋養文學的充沛土壤。“潛心生活”是“真情為文”的基礎。
“文學是人生的精髓”,沒有多彩的人生,就不會產生美麗的文學。在文字里遷徙,一路留下的腳印,都是最遠的遠方。文學之夢釀造了楊華人生的一些美好景象。雖然文學夢沒成為楊華養家糊口的經濟支撐,但文學改變了她的人生,促進了她養成良好品質,融入她的骨髓,楊華沉浸在阿Q似的幸福里。
“文學不老,我心依舊。”對楊華而言,文學如同穿過天籟的一縷陽光,流過生命中的一泓清泉。再過多少年,回首往事,雖愧對文學,無顏華章,但畢竟曾經擁有過文學的激情時光,楊華甘之如飴。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最難得“行走”中有“回望”——讀朱封金散文集《行走與回望》有感
下一篇:
夜來有夢登歸路 ——人大教授曾艷兵的咸寧情結
咸要網訊通訊員徐世聰報道:“受疫情影響,新書昨天才到,現在正在聯系網上商城出售中……”13日,通山縣鄉土作家袁麗明說。...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陳希子、通訊員王軍報道:日前, , 2020年全省計劃生育協會戰“疫”好新聞作品評選結果揭曉,嘉魚縣融媒...
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周春芽的《春天來了》17日晚拍出8625萬元(人民幣,下同),大幅刷新其作品拍賣紀錄。作為該場封面作品的《春天...
(記者劉江偉,文藝報記者黃尚恩、李曉晨)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評獎結果23日在京揭曉, 《西南邊》、《青色蒙古...
咸寧網訊記者馬麗、周瑩報道:26日,青龍山之戀·畔山林語攝影書法大賽評選活動圓滿結束。經過初評、網評、終評三個評審環節...
我無以回報,唯有筆耕不輟,期待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回報我的忠實讀者,回報來自遠方的鼓勵和祝福。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朱亞平報道:7日, ,該協會近日正式啟動了“同心戰“疫”守望香城”咸寧市抗疫主題朗誦短視頻征集典藏活...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朱亞平報道:近日, ,該館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前,舉辦2020年慶“六一”全市少兒美術作品及網絡微...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通訊員盛建軍報道:近日, ,該校參加“共同戰疫守望香城”咸寧市抗疫主題朗誦短視頻征集典藏活動,選送的...
《隱秘的角落》贏得高口碑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極大豐富和調整了原作扁平化的人物處理,將三個青少年的復雜心理與家庭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