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本報記者 朱亞平 陳紅菊
| ||
| ||
| ||
| ||
|
“生命的盡頭絕不是終點,那里有刺破黑夜迎接曙光的贊歌!”10月31日,廣播劇《生之歌》走進咸寧職業技術學院,該校200余名師生近距離感受一個有血有淚有愛的青年革命者何功偉形象,同時領略廣播劇《生之歌》的魅力。
在咸寧職院大學生活動中心,活動組以“追尋紅色足跡 點燃青春之火”為主題,現場以發放劇本、掃碼有聲閱讀、短片播放、主創人員創作過程分享、情景劇演繹、微課堂、現場互動等方式,生動呈現何功偉烈士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精神。
廣播劇《生之歌》顧問、咸寧市圖書館館長蔡駿分享了自己收集、挖掘革命烈士何功偉文字、書信記錄等史料記載、整理的初衷、過程,以及廣播劇采訪采編創作過程的一個個亮點、感動瞬間。蔡駿在現場以一幅幅真實照片和有關史料為背景,聲情并茂、生動講述和再現了何功偉在家鄉柏墩的少年時光、武漢求學及參加抗日救國學生運動、獄中抗爭就義、與妻子父親的家書等成長、革命過程,剖析了何功偉在多個關鍵時期的心路歷程,讓大家感受到何功偉身上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和堅定的政治信仰。
蔡駿介紹,在廣播劇《生之歌》創編過程中,市圖書館系統全面完成了66萬字關于何功偉的史料收集。編劇團隊深層次解讀、豐富了何功偉在獄中斗爭的精神,對何功偉的情感主線進行了非常豐富的藝術再現,在空間藝術和文化表現上下足了功夫。該劇還采用了桂花、鄉愁等咸寧元素。創作團隊傾力打造,以此劇致敬無數用生命追求真理的共產黨人。
活動現場,互動性、參與感滿滿。蔡駿熱情解答學生對廣播劇及革命歷史的疑問;學生們也積極參與到答題環節。
舞臺上,7名學生以劇本、家書誦讀、情景演繹的形式,現場還原何功偉的獄中抗爭過程,細膩描繪何功偉對父親、妻兒、戰友的深厚情感、家國情懷,以及在艱苦惡劣、危險環境下對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心。
咸寧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吳利才現場講述紅色思政課,用《從三封書信感悟信仰的力量》展現何功偉烈士的浩然正氣、家國情懷,顯示一個普通人難以割舍的親情、愛情以及一個共產黨人超出個人私情的家國之情,更展現了烈士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視死如歸的英勇氣概、百折不撓的斗爭精神、愛黨愛民愛家的崇高情懷。
參加完活動,師生們紛紛表示,要學習何功偉烈士的斗爭精神和革命氣節。要增強黨性,對黨忠誠,要不斷從紅色文化中汲取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做好本職工作,用實際行動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為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貢獻力量。
該院智能建造技術專業大二學生王茂宇說:“參演這次活動,讓我感觸很深。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我會繼續以何功偉烈士為榜樣,樹立更加遠大的理想,在祖國需要的地方,奉獻我的青春。”
該院小學教育專業大二學生王珍說:“向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何功偉烈士是我學習的榜樣,作為青年學生,我要繼承和發揚何功偉烈士不怕犧牲,勇于斗爭的革命精神。”
此次活動由中共咸寧市委宣傳部主辦,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咸寧廣播電視臺承辦,咸寧市圖書館協辦。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咸寧2個非遺項目 亮相“錦繡長江”非遺展示活動
下一篇:
嘉魚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田野調查 完成101處文物點復查
究其原因,就在于其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由此彰顯出中國共產黨人的道德高度,并為中國共產黨人立黨興黨強黨提供...
今天,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儀式,將黨內最高榮譽授予為黨和人民作出杰出貢獻的共產黨員。
咸寧網訊通訊員方偉杰報道:矢志不渝跟黨走,砥礪初心再出發。6月28日,通城縣教育中心黨總支組織老干支部退休黨員來到塘湖紅...
游強進(市直)咸寧,山青水秀泉城飄香。更懷念屠刀下槍口前革命先烈的臉龐,是他們高昂的頭顱和挺起的胸膛,鑄就今天無堅不摧的...
游強進咸寧,山青水秀泉城飄香鄂南,如詩如畫令人神往是因為黨的哺育讓我們幸福成長是因為祖國的強大讓我們斗志昂揚為偉大的...
黎海波(中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中國共產黨是典型的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基...
要通過開展主題教育,引導黨員干部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把“兩個維護”作為根本政治要求,時時處處...
○李坤從嘉興南湖上的一葉紅船到世界東方一艘領航的巍巍巨輪從石庫門的紅色火種到天安門的莊嚴宣告自從有了您中華民族走上了...
《上好一堂微黨課》內容簡介:本書以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人應具備的政治品質,即堅守初心、筑牢信念、勇擔使命、清正廉潔...
作者:戴清(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熠熠生輝的共產黨員形象,如星辰般鐫刻在新中國成立后不同時期的銀幕、屏幕上。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