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希子
創作《風雨無阻》源于李曉宏的一次日常的生活經歷。
一天中午,還在讀研究生的李曉宏從學校圍欄經過,看到圍欄之外一群送完餐的外賣小哥因為太累,直接躺在自己送餐的電瓶車上沉睡。
這個場景一下子擊中了他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對勞動工作者有著深厚的情感,外賣員們的辛苦奔波不僅為市民帶來了方便,也為自己養活一家老小謀得了生活,所以我決定為這些基層的勞動人民畫像。”
為了畫好外賣小哥,李曉宏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觀察、了解他們的生活,為了消除他們的緊張與陌生感,他和外賣小哥交朋友,抓拍了近5000張神態自然的人物和具有代表性的場景畫面,為后來的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李曉宏的作品內容反映了他對于當下社會的深刻觀察和對普通老百姓群體的熱切關注。更重要的是,他在吸收、融合傳統工筆畫技法的基礎上,為了真實表現當下新的事物所作出的技法上的實驗與創新,使他的作品具有強烈的時代精神,真正踐行了筆墨隨時代。從整體上講,他的繪畫藝術帶有典型的儒家文化色彩。”市美術館公教宣傳部的柯周超說。
2022年3月,《風雨無阻》完成創作,入選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文聯主辦的“筑夢——我們的新時代美術、攝影作品展”,獲批國家藝術基金2022年度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入展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美術作品展,獲第十一屆全國工筆畫作品展入會資格并獲優秀新銳作品(最高獎),入選中國青年工筆學術提名展,獲2023首屆湖北省青年美術作品展優秀獎(最高獎),入選“清華國際藝術與設計教育大會”-ICADE作品邀請展,被評為2022年咸寧市文藝精品創作扶持重點項目。
面對這些榮譽,李曉宏仍然堅持日夜埋頭創作,樂此不疲。他堅信一個畫家的成長就像練功一樣,需要不斷重復和磨煉,這樣打磨出來的作品才具有一定的思想厚度。因而他選擇了再次出發,繼續一步一個腳印地攀登,去達到自己繪畫藝術的高峰。
編輯:但堂丹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六集紀錄片《同心戰“疫”》,將于近期在央視綜合頻道時段播出。
咸寧網訊記者柯建斌、陳新、通訊員吳彥儀、盧韜報道:4月5日,武漢大學社會學院在通城縣麥市鎮開展了為期20天的課題調研。比...
11月2日下午, 《好記者講好故事——2020年中國記者節特別節目》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復興路辦公區完成錄制。他們的演講主題涉...
咸寧網訊記者向東寧、劉震報道:6月18日, “咸寧日報”學習強國號上線,成為全省首家入駐“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市州媒體號...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教育電視臺總編輯胡正榮,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范宗釵,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陳希子、通訊員王軍報道:日前, , 2020年全省計劃生育協會戰“疫”好新聞作品評選結果揭曉,嘉魚縣融媒...
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周春芽的《春天來了》17日晚拍出8625萬元(人民幣,下同),大幅刷新其作品拍賣紀錄。作為該場封面作品的《春天...
(記者劉江偉,文藝報記者黃尚恩、李曉晨)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評獎結果23日在京揭曉, 《西南邊》、《青色蒙古...
咸寧網訊記者馬麗、周瑩報道:26日,青龍山之戀·畔山林語攝影書法大賽評選活動圓滿結束。經過初評、網評、終評三個評審環節...
我無以回報,唯有筆耕不輟,期待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回報我的忠實讀者,回報來自遠方的鼓勵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