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約記者 徐大發
11月18日,咸寧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定光平將一塊“通山神歌傳承基地”的牌匾遞到通山縣通羊鎮泉港村神歌歌師代表許揚旺、方名柱手上,意味著通山神歌基地正式成立。
在通山縣通羊鎮泉港村建立通山神歌傳承基地,旨在繼續做好通山神歌的挖掘、整理、提高、創新工作,發揮通山神歌在引領文化風尚、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積極作用。
通山神歌是民間文學皇冠上的明珠,保留了古代吟誦的形式,是較為文雅的民間文學。它反映了人在給神拜年的同時,神也給人拜年的獨特民俗現象,是一種古樸的民間信仰。經過地方文化部門的引導、非遺傳承人的努力,通山神歌現已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群眾文化品牌。
通山宋家橋村歌師方名柱今年83歲,從8歲開始隨父親學唱神歌,酷愛神歌,至今已編著神歌書籍十多本。目前全縣已成立四支神歌隊,在隊長吳成功的帶領下開展系列通山神歌活動。
通山神歌,也叫“春歌”,也有叫“賽詩會”的。一般多在正月里舉辦唱神歌活動,目的在于祝福祈平安慶豐收,也有娛樂的功能。通山神歌已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獲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認證的歌師有吳成功、曹可賢、徐金明等人,遍布全縣的歌師有100多人,能隨口來幾句神歌的就更多。
神歌的歌堂一般設在祠堂內,祠堂大廳燃起熊熊大火,堂上擺著神靈塑像和祖人牌位。大廳左側坐著族人選出的主隊歌手,大廳右側坐著請來的客隊歌手,兩側上方是伴奏。伴奏的樂器很簡單,只有大鼓和大鑼,唱完一句,以打擊鑼鼓作為過門。神歌的歌詞除“神歌頭”“十祝”是固定的詞句之外,其余都是即興而吟。
神歌一般分為三部分,即請神(神歌頭)、神歌(主題歌)、囑神。神歌頭各地不盡相同,老環城的為:“伏羲混沌開張,盤古天地人皇。有巢燧人繼起,補天女媧仙娘……今晚叨陪龍案,奉請各位歌郎。切字諧音步韻,定要洗耳清詳。開露銀牙金口,各吟白雪華章。”神歌頭只頌不唱,念完兩句,擊一聲鼓,敲一聲鑼,再念下兩句。頌畢,接著就進入主題歌。
目前,通山正在積極創造條件申報省級“通山神歌之鄉”。
編輯:但堂丹
咸寧網訊(通訊員張宇)在波瀾壯闊的百年黨史中,鄂南大地發生過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涌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從百年...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徐大發報道:每當夜晚降臨,通山縣城小橋處河旁居民社區傳來陣陣鑼鼓聲和戲曲古韻調,悠揚的唱腔吸引戲迷紛紛...
目前,建立了國家非遺項目《鎮氏風濕病馬錢子療法》傳承基地,省級非遺項目《錢六姐故事》走進中小學進行宣講,使咸安非物質...
核心提要:近年來,央視10臺《文明密碼》、《我們的節日》, 7臺《農廣天地》、4臺《遠方的家》相繼報道了咸安區大屋雷村中秋...
倪霞(通山)濡濕的空氣里我聞到了江南大地春潮涌動的歡笑聽到百花在云端竊竊私語翠竹于風中搖曳招展呼喊筍娃破土露芽大山小...
錢剛(市直)久羨印尼熱雨林,挾風破霧上巴厘。深山茅舍雞犬吠,域外焉知陶淵明?
咸寧網訊通訊員徐世聰、阮長興報道:日前,筆者從“湖北作家網”獲悉,全省最近出版的5本新書中,有3本是通山作家的新作,他...
截至目前,市政協已成功聯系并走訪企業114家,收集問題97個,推動解決51個。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張遠杰、姜萍、謝武斌報道:“感謝民政部門的救助,讓我住進了這么好的新房!”日前,通山縣通羊鎮黃金...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見習記者吳鈺、通訊員陳蔚報道:9日,通山縣政府組織多部門對南林橋鎮長豐村頁巖磚廠開展關停聯合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