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記者朱亞平、通訊員梅偉東報道:6月6日,位于市通山縣大畈鎮白泥村的“鄂南譚氏宗祠紅色文化展覽館”對外開館,不少群眾紛紛走進展覽館先一睹為快。這是通山縣首個村級紅色文化展覽館。
通山縣是革命老區,在白泥村,約有200位先烈(許多無名氏)英勇犧牲,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名英烈。譚氏宗祠為該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通山縣第一次蘇維埃政府舊址,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7月,白泥村民曾自發在此為烈士立紀念碑。
該村鄉賢譚家泗介紹,截至目前,他和村民一起眾籌了250多萬元修建烈士墓、紀念碑、紅三師哨所、牛角沙休閑公園等建筑設施,這次利用白泥村現有的紅色文化資源,投入資金開辟成了紅色展覽場所,讓后人記住革命先烈英勇的故事,傳承先烈遺志,早日實現中國夢。
通山縣紅色文化研究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村級紅色文化展覽館更好的展現鄉村英烈故事,教育子孫,輻射周邊,讓紅色文化感染社會,讓各家各戶不忘歷史,遵循家規家教,培養下一代愛國、愛黨的思想情操。紅色展館的建成進一步豐富了白泥村的內涵,推動基層陣地“黨味”更濃、紅色更亮。
編輯:但堂丹
城市有溫度,建筑可閱讀,走進這些老房子,觸摸咸寧的文化印記,聽聽古建筑的咸寧故事。馮京故里咸寧市咸安區馬橋鎮垅口馮村...
3月2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示了2022年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市、區)名單,全國共有40個縣(市、區)上榜,我市...
周瑞云(赤壁)家鄉位于鄂南幕阜山脈與平原結合部的長江南岸,依偎在石金山腳下,坐北向南,靠山面畈,物產豐富,美麗富饒。小...
咸寧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古建筑、古遺跡眾多。馮京故里咸寧市咸安區馬橋鎮垅口馮村是北宋副宰相馮京的故里。沈鴻...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鄧昌爐甘青通訊員王偉俊【決策者說】要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
孔帆升(通山)通山是吳楚復合體,既有吳秀,更具楚雄。”想必,立體的通山已矗立在諸君心里。
羅榮桓元帥早期革命紀念館位于湖北省旅游名村通城縣塘湖鎮荻田村黃氏宗祠內(黃氏宗祠是為了紀念黃袍山北宋大才子黃庭堅而建...
咸寧網訊通訊員周毅宏:近日,中國食品安全報社向咸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回函表示:中國食品安全報社同意作為“中國·咸寧食品...
日前,記者從位于俄羅斯莫斯科郊外的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常設展覽館了解到:自2016年7月4日開館以來,展覽館已接...
6月22日,咸寧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士軍一行蒞臨坐落在光谷南·科技城的中國·咸寧食品安全科技展覽館參觀調研。張士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