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娛 >> 文娛動態 >> 正文

遇見,穿漢服的你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2-11-16 15:58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希子

衣袂飄飄,頭挽發髻,手執團扇……如今在咸寧的大街小巷,越來越多的人迷上了漢服。游園會、漢服賽事、大型秀典等各種傳統文化民俗展演及傳統文化體驗活動也在我市精彩上演。漢服不僅是載體,更是文化的傳承。

揚傳統文化之風

對我市漢服愛好者們而言,進入這個圈子,不僅只是單純地覺得漢服漂亮,想穿它;也許是想找幾個有共同愛好的人一起談天說地;當然,還可以在這個圈子里,學習和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日前,由咸寧市委人才辦、市委文明辦、團市委、咸寧高新區、市稅務局主辦,咸寧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承辦的“香城之戀·朋友計劃——青年文化節”活動在咸寧碧桂園溫泉旅游城正式開啟。來自咸寧市直機關單位的200余名單身青年歡聚一堂,展示自我風采,尋覓知音良緣。

活動現場,單身青年們早早來到咸寧碧桂園溫泉旅游城化妝,更換漢服,互相交流。

“因為平常的執勤戰備,導致社交的渠道比較少,跟別人聊天交友的時間也比較少,所以很感謝這個平臺。我參加這個活動所穿著的衣服以及一些配飾是自己搭配的,融合了漢服元素,也可以更好的宣傳、學習交流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活動現場,咸寧市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員袁先生介紹。

“漢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外在體現,這也是漢服文化受到越來越多人熱捧的原因。”活動現場,身著漢服的李女士面帶笑容講述著漢服的“魅力”。1995年出生的李女士是咸寧市中心醫院一名護士,平時就很喜歡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漢服。

平時李女士自己也購買了很多漢服及配飾,幾年前,漢服還沒有在咸寧普及,李女士穿著漢服走在大街上,總會迎來異樣的目光,經常有人說:“怎么穿著這樣奇怪?”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漢服并穿著漢服走在街頭,漢服不僅成了年輕人的熱潮,六七十歲的老人也非常熱愛。今天在活動現場,李女士也找到幾個跟自己志趣相投的嘉賓,互相交流漢服及化妝經驗,十分開心投緣。

品漢服品牌之名

漢服愛好者自稱“同袍”,取自《詩經》中的《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意為“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長袍”。聽起來頗有幾分少年意氣。前幾年,“漢服圈”還是一個圈地自萌的小圈子,外界對其知之甚少。而這幾年,在我市街頭,身著漢服的人群越來越多。

周惠君是我市漢裳春漢服同袍社發起人,也是“漢裳春”漢服品牌服飾的創辦人,漢裳春漢服同袍社是中華漢服聯盟的成員。

為了傳播漢服文化,從2017年起,周惠君每年都會參加全國的漢服大會,除了見識和學習更多的漢服知識,還系統地學習漢服文化相關課程。在元宵節、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里,她還會與咸寧的圈內人士舉辦節慶活動,穿漢服、學漢禮、行漢禮,踐行漢服之美和傳統禮儀。

2019年3月,周惠君將漢服秀與市博物館正在展出的“金葉玉葉——中國古代貴族首飾藝術專題展”相結合,讓那些點花鈿、描青黛的漢服模特和愛好者們,將復原出來的中國歷朝服飾和妝容進行展示,讓現場市民近距離感受到漢服文化的魅力,并為之著迷。

現在,周惠君設計的兒童、成人、親子傳統漢服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粉絲,“漢裳春”漢服分為線上直銷和代理商分銷經營形式,通過電商平臺走出國門,遠銷歐洲、澳洲等多個國家,并且出現在電影鏡頭里。

“從歷朝歷代漢服的演變中,我看到了國人的智慧和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文化自信也體現在服飾的自信上,漢服迎來了春天。在今后的漢服設計中,我們也會在傳承中創新,讓漢服終將會成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周惠君說。

興傳統文化之美

青磚古鎮、袍服綰巾、才子佳人……一群身穿漢服的本地青年時不時穿梭在香城泉都,讓人有了穿越時光的感覺。

漢服全稱為“漢民族傳統服飾”,亦稱“華服”。它始于黃帝、備于堯舜、定型于周朝,興盛于各代漢人王朝,經手繪紋飾、裁剪、縫制、熨燙等工藝,集獨特的染、織、繡于一身,以交領右衽、系帶隱扣等為主要特征,是中國“禮儀之邦”在服飾上的投射,呈現出特有的中國風和東方美學。

“剛開始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但這幾年慢慢發現大家的眼光從驚奇變成了驚艷。”漢服愛好者黎霞說。

隨著近些年大眾對傳統節日的重視和漢服文化的了解,越來越多的人敢于將漢服穿出門。黎霞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就深受她的影響,今年中秋節,她的家人也穿上漢服走上街頭。

“以前我的外婆不理解為什么要穿成這樣,后來常常看著我們穿,覺得很漂亮,她便想嘗試,就在家里穿,偶爾還穿著在家附近轉悠,鄰居都夸她好看,漸漸地就愿意穿出門了。后來還和她的老朋友們一起穿漢服照相,玩得不亦樂乎。”黎霞笑著說。

記者在某寶平臺上輸入“漢服”,發現該寶按照形制、價格進行細致的分類,形制從秦漢到明制,價格從數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記者點開一家店鋪鏈接,發現漢服售賣已從11月預售到明年2月份。

線上漢服市場越來越熱的同時,也將線下模特、攝影、漢服體驗等周邊產業帶動起來。近年,我市集漢服租賃、化妝、攝影服務為一身的漢服體驗館越來越多,這種讓消費者更全面體驗漢服文化的方式頗受青睞。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人與書的美好“相遇”
下一篇: 嘉魚縣高鐵嶺鎮建設文明新風尚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u id="mkfrf"></u>

          <p id="mkfr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