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娛 >> 文娛動態 >> 正文

8·20秋收暴動紀念館的紅色印記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2-10-19 15:21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希子

電影《八佰》公映后,通城這座“紅色”之城被更多人熟知。紅色通城不僅有抗日壯士,還有著名的秋收暴動紀念館,帶著我們回望崢嶸歲月,緬懷革命先烈。

紅色場館迎客來

13日,記者走進通城縣塘湖紅色小鎮,河岸草木青翠,河道清澈見底;旅游公路上,時不時有一隊隊騎行愛好者穿梭而過;村頭文化廣場上,體育健身、娛樂設施一應俱全;村組房前屋后干凈整潔,綠樹成蔭。

為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革命基因,通城縣委、縣政府投資1600萬元,在塘湖鎮荻田村新建了占地面積46畝的紅色廣場和“8·20秋收暴動紀念館”。

廣場中間聳立著羅榮桓元帥早期革命時期形象的銅像,銅像整體高8.2米,象征著羅榮桓元帥領導的“8·20秋收暴動”,銅像分底座、基座和銅像三部分,底座由10個臺階組成,象征10大元帥,其中第一個臺階寬5.5米,象征羅榮桓元帥1955年授勛,長6.1米,象征羅榮桓元帥奮斗過的61年人生旅程。

基座長和寬都是1.9米,高2.7米,象征羅榮桓元帥1927年來到通城;銅像高4米,選取羅榮桓元帥從武漢大學受黨的委派來到通城時,在路上行走的樣子。

“歡迎大家來到通城秋收暴動紀念館,現在,在我們面前的這座群雕,展現的就是通城‘八二O’暴動,前面是秋暴的8位主要領導人。”金秋十月,通城秋收暴動紀念館內,一批又一批游客在解說員的帶領下,了解通城的紅色歷史。

通城秋收暴動紀念館位于塘湖鎮荻田村,是通城重要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展廳內豐富的原始文獻資料、歷史照片和革命文物,系統、全面地展示了自1925年到解放戰爭的幾十年間,通城革命斗爭的壯觀歷史,再現了通城革命的風云歲月,充分展現了通城在土地革命時期,在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重要作用,通城人民付出的巨大犧牲和前赴后繼的斗爭精神。

紅色精神促成長

紅色廣場南面是“八二O秋暴紀念館”,游客按照疫情防控相關規定,有序登記健康碼及行程碼即可。紀念館內陳列了一批當時的文獻、照片資料,并用圖畫、影音、蠟像等技術進行了場景的還原。

記者徜徉其中,該館布局“一館四址”,即融入通城秋暴紀念館和湘鄂贛省委黨校舊址、通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紅河革命烈士紀念碑舊址、“革命母親”黃菊媽墓地舊址等主要內容。

“我是通城縣新時代好少年,站在黃袍山這片紅色沃土上,莊嚴向同學們發起如下倡議:學黨史、跟黨走,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好少年!”此前,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通城縣實驗學校學生句句鏗鏘,引來旁邊的游客陣陣掌聲。

隨著近年來紅色旅游的興起和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入開展,塘湖鎮紅色資源優勢愈發明顯。鎮黨委、政府積極探索以全國紅色美麗村莊的荻田村為核心,和周邊同樣富有紅色歷史資源的望湖村、雷吼村、大堝村成立黃袍山紅色旅游產業互助聯合黨委。

在聯合黨委的統一謀劃下,興建了“紅色文化大講堂”“文化長廊”“一館四址”“紅軍路”等紅色旅游景點,組團前來學習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游客絡繹不絕。截至目前,已累計接待團體、游客突破300萬人次,旅游年收入突破4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5萬元。

紅色文化可燎原

當日,通城縣直機關單位組織黨員干部到塘湖紅色小鎮參觀學習,重溫通城紅色崢嶸歲月。

“大家可以看到,他背著行囊,拿著雨傘,目光堅定,年僅25歲。”活動中,講解員帶著全體黨員來到通城秋收暴動紀念館,聆聽秋收暴動烽火歲月以及羅榮桓老一輩革命家和先烈們積極投身革命的光輝事跡,追思學習革命先烈崇高的品格風范。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感悟中國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偉大力量。

一件件沉甸甸的實物,一幅幅真實的畫面,一幕幕感人的場景,深深感染了每一位黨員同志。大家紛紛表示,通過本次紅色教育活動,增強了黨員的黨性修養,將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崗位中,為家鄉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記者采訪了解到,2021年,通城縣成立紅色文化研究會,該研究會由通城縣委宣傳部和縣史志研究中心發起籌備,于2021年9月份提出設立申請。2021年10月份,縣文聯批復同意成立。

“通城具有厚實的紅色文化底蘊,蘊含著大量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革命先輩英勇事跡。成立通城縣紅色文化研究會,既是為了告慰先烈致敬英雄,也是為了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重任。”通城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研究會成立后,正積極開展縣域紅色資源的深度研究和精神價值提煉,抓好優秀紅色文藝作品創作和紅色文化宣傳教育,講好紅色故事,著力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提升通城紅色文化傳播力、影響力。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作家柯于明“家鄉書”《扁擔開花》面世
下一篇: 嘉魚縣高鐵嶺鎮廣場舞點亮生活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u id="mkfrf"></u>

          <p id="mkfr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