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希子
一首歌曲的廣為流傳,除了成功的作詞、作曲、演唱外,MV的制作也不可小覷。近日,我市創文MV《大媽很忙》發布后,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好評。MV里,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成了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那道最美的風景線,她們穿梭于大街小巷開展各項志愿服務的行為,不僅扮靚了城市容顏,更引領著城市文明之風。
A 創文MV反響熱烈
近日,咸寧人的朋友圈被一曲MV《大媽很忙》刷屏了。
“用歌曲的形式來宣傳文明城市創建非常好,讓每一個市民都能感受到創文的濃厚氛圍,發出了文明咸寧需要每個市民參與的呼喚。”在看過MV后,市民王先生由衷地贊嘆。
這部由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出品,萬里工作室創作的志愿服務題材文藝作品,采用了說唱的形式、接地氣的表演展現志愿者引領帶動廣大市民共建文明咸寧,MV一經發布就得到了大量轉發與好評。
“這個說唱非常時尚,又接地氣。”“旋律歡快,歌詞朗朗上口,很洗腦,真正的咸寧聲音!”市民口口相傳,紛紛點贊。
《大媽很忙》MV用朗朗上口的旋律、通俗易懂的歌詞,展現了咸寧廣大志愿者穿梭于大街小巷、社區小區開展文明勸導、清潔家園等志愿服務活動,引領帶動廣大市民共建文明咸寧,開展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表達了咸寧人民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美麗家鄉的熱情和期盼。
細心的你應該發現了,視頻中出現了很多咸寧具有代表性的地點,視頻內容充分展現了香城泉都綠水青山生態環境、人文風光、美麗鄉村、城市新風貌。隨著創文工作的開展,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煥發著蓬勃的生機。
“大媽”志愿者們,舞動著青春的腳步,將創文的熱情,帶到了咸寧的大街小巷,她們是本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通過新穎時尚的傳達方式,讓文明創建更加深入人心。“文明城市創建需要咸寧市民的廣泛參與,歌曲名字點題,歌詞簡單易記,說大白話,也讓宣傳更接地氣。”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B 眾人接力精心創作
拍攝一部MV作品,遠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大媽很忙》的創作,無論是作曲、編曲、錄音、混音及母帶的制作,甚至演唱者的確定,成員們都親力親為,利用晚上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只求作品日臻完善,呈現最佳的效果。
作為70后,《大媽很忙》MV總導演趙萬里經歷過饑餓的歲月。小時候他就很羨慕電視里干凈漂亮的大街、富足的生活。當時的趙萬里在心里想著:祖國什么時候能發展起來,百姓也可以過上這樣的美好生活。
“沒想到這樣的盛況在我有生之年實現了。”說到這里,趙萬里滿臉的幸福,“現在物質生活富足,人們也開始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設,我們創作這系列作品,就是為創建文明城市貢獻文藝的力量。”
今年5月,趙萬里與萬里工作室的音樂愛好者們聚在一起,策劃“創文”特別節目。節目按老、小、青三個話題展開,在今年7月推出的MV《我是小小好公民》反響不錯。
在策劃“老”這一部分的時候,趙萬里與工作室成員把目標鎖定在現代社會話題人物“大媽”的身上。在趙萬里看來,大媽是一個很有特點的群體。為了制造大媽藝術形象的反差,趙萬里別出心裁地選取了歌曲《牛仔很忙》的旋律。
工作室志愿者黃蕾葳自告奮勇為歌曲填詞。身懷六甲的她結合咸寧的創文實際,本著“朗朗上口,年輕人也能接受”的原則,大膽采用方言說唱的方式,僅用兩天就拿出了歌詞。
在作品創作中,大家也經歷了迷惘、無助和煩躁,經常為了一個細節問題討論到深夜。“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雖然只有八個字,但包含的內容卻很多,表達什么和如何表達是我們的第一道難題。”回顧創作過程,副導演黃琦很是感慨。
C 情系家鄉默默耕耘
“全國文明城市”是目前國內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也是最具價值的城市名片。為了爭取這份榮譽,每一個咸寧人都是實踐者和拼搏者,廣大市民每天都可以看到,咸寧由內而外的深刻改變,也被每一個辛勤勞作的身影,每一個溫暖感動的小細節激勵著、感動著、包圍著。而《大媽很忙》的全體創作人員,更是在工作過程中收獲了滿滿的感動。
《大媽很忙》前后拍攝一周,一共拍了1000G的素材。在拍攝的過程中,市民體現出來的高素質讓演員們感動不已。
有一次在市政府附近的斑馬線拍攝行人過馬路的鏡頭,當時正值下班的高峰期,車流量、人流量大增。攝影師坐在汽車里往外拍,天上有無人機俯拍,綠燈亮起,穿著紅馬甲的高俊平手一揮,滾滾車流戛然而止,行人從容走過馬路,像反復排演過一樣。如此反復拍了很多次,所有的司機都停在那里耐心地等,無人鳴笛催促。
“等我們拍完,我一揮手,所有汽車發動,井然有序地往前開。他們真的以為我是志愿者,我覺得自己就是志愿者,我不是在表演。所有的表演,也沒有經過預演。”參演人員高俊平激動地說。
MV一經推出,好評如潮。高俊平被認識的朋友、不認識的市民親熱地稱呼她為“咸寧第一大媽”,兒子進門出門都哼著副歌里的“嘿哈”,讓她心里美滋滋的:“這次本色出鏡,特別樸實,特別接地氣。雖然說不上漂亮,但我感覺不錯。能為創文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就算把我拍丑一點也沒有關系。”
“大家所有的努力都是從心出發,因情而生。不求回報,帶著我們對咸寧的感情,在文藝這條道路走下去。將來,大家希望能推出更多反映咸寧本土的作品,訴說我們咸寧人自己的故事。”趙萬里笑著說。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全國專題詩歌邀請賽 咸寧市文旅景區獲好評
下一篇:
赤壁家書“講述”感人故事
作家們紛紛表示,通過本次采風活動,將文學觸角伸展到基層生活最深處,汲取了創作營養,開闊了創作思路,激發了創作熱情,要...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張丹藝術創作之泉要長流不息,必須有源源不斷的后備人才。值得一提的是,會議有一大“亮點”:...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張丹報道:近日,市文聯在嘉魚縣舉行光年城堡文藝創作基地暨咸寧市文藝家工作室掛牌儀式。...
既做文化“碼頭”,又做文化“源頭”——上海把14臺優秀新創劇目“請進家門”光明日報記者顏維琦10月24日晚,隨著序曲《好大...
近年來,我市作家協會會員和文學愛好者創作熱情高漲,創作發表的作品數量大幅增長,質量不斷提升,呈現出百花爭艷的大好局面...
咸寧網訊通訊員周益民報道:近日,咸安區作協召開文學創作座談會,進一步了解近年來全區文學創作現狀,布置下一步創作任務,促...
我驅車離開居住著黃庭堅后裔的靈官橋古村,對白云山更多了一份神秘的敬意,隱居修道的張良,退隱避戰的孔賞荷,幽居創作的孔新,這...
游海、嚴運勝于上世紀60年代出生,咸安區本土詩人,兩人于80年代開始詩歌創作,后擱筆30多年直到近幾年才重拾愛好,近兩年多...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張丹近日,市書法家協會的成員們,集體創作20米“勇斗疫魔,大愛無疆”書法長卷,表達對云南...
程序設計項目具體分為創意程序設計和趣味編程專項兩個小項目,是使用各類程序設計語言,創作完成軟件作品,需實現某些特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