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霽翔將“導覽”綜藝《遺產里的中國》
他表示文化遺產應該在被觀賞、被分享中被保護、詮釋和延續
光明日報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李韻)曾經的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化身“導覽人”,召集明星嘉賓團,成立“世遺后援會”,帶領觀眾探尋有代表性的中國遺產地。“世遺后援會”在每處地點停留三天兩夜,并與遺產地的保護者、研究者、居住者、見證者、體驗者相遇同行,在互動體驗中挖掘和呈現世界遺產的隱秘和偉大,并為每一處“世遺地”定制一場“文化后援企劃”,讓國人重新認識隱藏的文脈和寶藏,讓文化遺產地破圈出道。這就是由中國文物學會與浙江衛視共同發起的文化類綜藝節目《萬里走單騎——遺產里的中國》。
在北京召開的節目研討會上,記者了解到,節目將邂逅“最悠久”良渚遺址、“最多元”天地之中、“最智慧”青城山都江堰、“最別致”蘇州園林、“最靈秀”皖南古村落、“最傳統”福建土樓、“最朋克”黃石礦冶工業遺址、“最浪漫”杭州西湖、“最和諧”廈門鼓浪嶼、“最醇香”普洱、“最古樸”平遙古城、“最幽靜”武當山。
節目出品人郭永強表示,節目旨在通過創新型的節目形式與大眾化的傳播手段,使廣大觀眾特別是青年觀眾在互動性的節目中感受世界遺產的文化魅力,體驗世界遺產的現實意義,進而加入到世界遺產保護的行列中來,從而使不可移動的世界遺產走進廣大民眾的現實生活,讓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真正活起來。
單霽翔表示,文化遺產應該在被觀賞、被分享中被保護、詮釋和延續。他特別強調了文化遺產的公眾參與性。“每一個社會民眾對自己身邊的文化遺產,對自己家鄉的文化遺產,對自己城市的文化遺產,都充滿感情。要尊重和維護民眾與文化遺產之間的關聯和情感,保障廣大民眾的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和受益權。只有當地居民傾心、持久的自覺守護,才能實現文化遺產應有的尊嚴。有尊嚴的文化遺產才具有強盛的生命力。”
節目總策劃冷凇介紹,內容制作層面,《遺產里的中國》將打造全域矩陣,在每一處遺產地辦一場推廣“世遺”的城市直播專場,一場在創新中傳承的后援企劃活動,并發行一本隨行《單行日記》圖書。
據悉,《萬里走單騎——遺產里的中國》文化類綜藝節目,將于2021年第一季度每周日晚播出。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30日 09版)
編輯:但堂丹
日前,甘肅省敦煌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在敦煌研究院揭牌。研究中心的工作將圍繞文化遺產的科學認知與價值挖掘、保護技術研發和展示...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陳希子報道:近日,市群眾藝術館演出室內,一臺熱鬧好看的通城花鼓戲吸引了不少觀眾前來觀看。相關負...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陳希子報道:近日,市群眾藝術館演出室內,一臺熱鬧好看的通城花鼓戲吸引了不少觀眾前來觀看。相關負...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發布會上介紹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情況。同時,國家文物局將公布2020年度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精...
本報記者楊學聰提起京杭大運河,人們自然會想起縱貫2500多年、綿延3200余公里的浩渺煙波。近年來,文物部門在白浮泉、玉河故...
高精度掃描復制,積木式安裝布展3D石窟走出云岡(解碼·文化遺產賦彩生活)核心閱讀浙江大學與云岡石窟研究院合作,歷時3年多,...
全媒體特約記者童金健通訊員魏保東曾葉紫? ? ? ?重走萬里茶道,助力“萬里茶道”聯合申遺, 11月20—21日,環中國游集結...
《衣尚中國》視覺總監申宇杰介紹說:‘在整體節目的視覺設計上,我們首先希望每一期節目都能體現一個與當期主題相關的傳統美學...
上周末,兩檔全新綜藝節目——東方衛視《神奇公司在哪里》、優酷視頻《奮斗吧主播》同時開播。”對于這樣的節目模式探索背后...
《故事里的中國》摘得第二十六屆上海電視節“最佳電視綜藝節目大獎”央視綜藝節目在創新中實現提質升級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