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行的知道咱們在這里搗生絲,搗軟了就送去做衣服,這不知道的,還以為咱們在搗年糕。”——系列紀錄片《此畫怎講》第一集《搗練圖:傳世名畫C位之爭》,采用真人演繹的形式,再現唐代張萱畫作中的一個個勞動婦女形象和動作。動人的古風旋律中,穿插妙趣橫生的對話,讓這幅經典名畫“活了”。
曲高和寡的傳統藝術如何更好地走進觀眾的視野?名畫背后的點滴故事如何通過紀錄片的形式來傳遞?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此畫怎講》《奇趣美術館》等紀錄片,通過情景演繹、古人反向穿越等方式讓原本艱澀難懂的名畫“開口”,成為深受觀眾喜愛的藝術紀錄片創作新樣式。
情景演繹,多角度立體展現藝術品的創作過程和價值
《礪劍圖》《聽琴圖》《唐人宮樂圖》《雍正半身西服像》《文苑圖》《簪花仕女圖》《韓熙載夜宴圖》……《此畫怎講》選取五代南唐到清代中后期的14幅知名人物畫,涵蓋了文人畫、仕女圖、院體畫等不同類型的作品。每集雖然只有3—5分鐘,卻通過真人情景演繹和視聽結合的方式,讓“古畫活起來”,讓古人“開口”為觀眾普及名畫鑒賞知識,弘揚傳統文化精華。
執絹的婦女身體稍向后仰,似在微微著力;熨燙的婦女儀容端莊,溫厚從容;在絹下窺視的女孩難掩好奇的神情;煽火女孩畏熱而回首……張萱的這幅橫140.8厘米、縱37厘米的《搗練圖》內涵豐富。不僅真實展現了勞動婦女搗練、絡線、織修、熨燙等動作,更是描繪了唐代女性的精神風貌。解讀起來并非容易,如今,通過真人演繹這些畫中的勞動婦女,讓觀眾讀懂作品的每一處細節。
反向穿越,以詼諧的方式賦予紀錄片趣味性
采用了反向穿越這一獨特的表達方式,讓《此畫怎講》幾乎每集都設有看點,從年輕人容易接受的角度出發,賦予了紀錄片新的生命力。目前,《此畫怎講》在騰訊視頻的播放量已經超過三千萬次,網絡評分也高達8分。
如果說播出9年依然熱度不減的《甄嬛傳》讓果親王允禮這一歷史人物被觀眾所熟悉,那么《此畫怎講》中的《果親王允禮像:甄嬛是不是果親王的理想型》這一集更是借著電視劇的話題性,接了一波地氣。這一集中,畫中的果親王在演員的演繹下,用詼諧的方式來講述這個歷史人物的畫像。讓數百年前的人物畫變得通俗有趣,圈了不少粉絲。
事實上,反向穿越來演繹經典名畫的紀錄片,《此畫怎講》并非首創。早在2006年,BBC推出的八集紀錄片《藝術的力量》就通過真人反向穿越演繹名畫的方式,解析卡拉瓦喬、貝尼尼、倫勃朗、雅克、透納、梵高、畢加索以及羅斯科等八位藝術家的創作風格。戲劇化的藝術重塑、壯闊華美的攝影畫面讓紀錄片《藝術的力量》獨特而具有震撼力,該片先后斬獲了國際艾美獎最佳藝術節目、2007年第60屆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攝影紀實類等多項國際大獎。
2018年,法國紀錄片《奇趣美術館》也采用演員反向穿越來演繹名畫中的場景。這部在豆瓣上取得了9.3的評分的紀錄片每集雖然只有兩分鐘,卻通過幽默的臺詞,讓原本高冷嚴肅的名畫變得可愛,讓觀眾真正讀懂名畫。第一集《美國哥特式》通過演員扮演畫作中男女主角的相互抱怨——“我真是受夠你整天板著臉” “我沒板著臉,他們就是這么畫的我。因為他們代表的是勞動的農民,代表的是艱辛的生活”,從而傳遞出畫作的內涵,讓原本艱澀難懂的作品逐漸變得生動、接地氣。
(記者 汪荔誠)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新媒體助力視聽節目觸達更多海外觀眾
下一篇:
大雨 斷碑 愛情——明代崇真宮龍紋碑的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本報通訊員儲平如今年以來, 《風味人間》《文學的日常》《探世界》《此畫怎講》等網絡文化紀錄片的熱播得...
無論是奔赴武漢進行指導的國家衛健委心理干預醫療隊專家馬弘,還是在武漢自覺開展工作的武漢理工大學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長雷五...
新華社記者白瀛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研究中心、五洲傳播中心等機構18日在京發布的報告指出, 2019年中國紀錄片生產總投入50.36...
4月15日,國內首部聚焦女性生育問題的紀錄片《奇妙的蛋生》,在黃浦江游輪上舉辦了創意看片會。紀錄片刻畫真實女性困境,各界...
2020年10月2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很多觀眾沒有想到, 10小時之...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攝制的20集大型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潮玩、動漫、科幻展混搭書香,在滬新開的“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透著濃濃的B站風。”蝸牛感慨, “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
湖北日報訊(見習記者嚴芳婷)8月11日,全國首部城管題材紀錄片《城市夢》在武漢洪山禮堂首映。影片主人公70多歲的河南農民王天...
美食紀錄片的熱度持續不減,因為人們對美食的一腔熱忱從未改變透過美食,看到生活閱讀提示這些年,人們對美食紀錄片的青睞熱...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讓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上海——這座正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上海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