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由省文化藝術研究院與嵊州越劇藝術學校聯合舉辦的“越劇教育與傳承發展研討會”在越劇藝校舉行。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長王豐、浙江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衛中分別在會上致辭。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教育處處長劉玉普、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劉禎、中國戲曲學會秘書長萬素、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汪世瑜等20余位領導專家參加研討會。副市長錢群飛參加研討會并致辭,浙江省文化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朱為總主持。
研討會上,領導專家對嵊州越劇藝校五十周年的教育成果表示肯定,并對嵊州越劇未來發展與傳承之路寄予厚望。大家就科學化培養越劇人才,新時期戲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等問題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越劇藝術的發展,關鍵在于培養越劇人才。越劇人才培養要科學化,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讓學生盡快到實踐中去,同時學校的教育手段也要吸引學生。”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顧問盧竹音說。
朱為總說,越劇新百年,最重要的就是培養越劇藝術人才的任務。越劇在嵊州有這么肥沃的土壤,越劇藝校有這么好的硬件設施,有這么好的師資力量,一定會向全國輸送更多的越劇人才。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隴劇《楓洛池》拉開全國地方戲精粹展帷幕
下一篇:
山東多維度培養戲曲人才
擊鼓而戰、擊鼓而歌、擊鼓而舞,這是鄂南文化藝術領域的一枝奇葩——盆鼓。雖飽經滄桑,卻歷久彌新。 “盆鼓”,又稱“...
“干完活,歇歇火,拍拍打打呀咿子喲。我拍你,你拍我,拍走辛苦就快活。拍拍打打真高興,叫聲伙計漲點勁。漲勁拍得事事順,...
三千年的歷史,恍如一瞬。那吳楚交兵的聲聲戰鼓,依然回響在人們的心頭。走近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山鼓,我們可以聆聽...
一個稀有文化物種,在光怪陸離的現代藝林,奇特地芬芳著,這就是咸寧崇陽提琴戲! 在我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提琴戲,...
約2000年前,一個咸寧嘉魚的牧童,用腳下的泥土,捏成世界上第一個泥哨子,這就是被稱之為“天籟之音”嗚嘟的前身。 說...
12月6日,記者從省文化廳獲悉,由國家文化部主辦的全國地方戲精粹展演活動將于12月19日在北京開幕。省豫劇二團的豫劇《程嬰救...
近日,上海滬劇院傳出消息,經典滬劇《雷雨》將代表上海戲曲院團,于明年1月8日、9日與全國各地區18臺劇目一起參加由國家文化...
早在1959年,作為隴劇開山之作的《楓洛池》進京向國慶10周年獻禮演出,一經亮相火爆異常,連演20多場,并兩次走進中南海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