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化 >> 地方戲曲 >> 正文

深山藏好歌

來源:咸寧日報 時間:2008-02-24 10:22

  位于鄂東南的通山縣自古以來,山高溝深,林木蔥蘢,民風淳樸,這里吳楚文化交融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姿的民間文學。通山民歌就是當地民間文學中的一朵鮮艷盛開的奇葩,開遍了通山的山山水水、溝溝洼洼、芬芳四溢。無論春夏秋冬,無論何時何地,你總能聽到幾段悠揚婉轉的土腔土韻從山野里飄來,勾魂動魄,令人迷戀神往;那仿佛是通山家釀的米酒,醇厚綿長,余音繞梁。
  通山民歌,是通山山民在漫長的勞動生活實踐中,經過民間口頭創作出來的。通山民歌種類繁多,其中最為著名的有:五句子歌、田歌、神歌、采茶調、喪鼓歌、民間兒歌等。
  “五句子歌五句奇,上得天來下得地?!蔽寰渥痈枋峭ㄉ矫窀柚凶瞠毺氐拿窀栊问?。
  一般民歌都是偶體,即二句、四句、六句、八句組成一段的形體,而五句子歌都是“奇體”,即五句一段,又俗稱五言格律,句式也不對偶。但音律同樣和諧自然,尤其第五句往往“出奇制勝”、“妙筆生花”,具有“畫龍點睛”之功效。像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不能不說是通山山民創作的別具一格的語言藝術。
  郎到山上去砍柴/姐在屋后跟著來/一是不要你的刀/二是不要你的柴/量你的腳印好做鞋
  從這首歌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世代相傳通山山民的一幅男耕女織的美麗風俗畫,也是相愛男女癡情表白的真實寫照,它表達了男女相戀對幸福愛情的向往,一首五句子歌用山民別具情韻婉轉細膩的刻骨銘心的調子唱出來,便包含了如此深刻豐富的含義真令人嘆服!
  山里人把情愛、喜怒哀樂、機智夢幻等編成這五句子歌伴耕而唱,息作而歌,自娛自樂,或高亢歡樂或低沉憂傷,或和諧如戲或如泣如訴,或敘事抒情或描景喻人,融倫理習俗和生活情趣于一體,哼唱自如優美動聽。至今,通山還保持著夏夜或冬閑禾場趕“五句子”習俗,每逢這種場面,周圍幾里路的男女老少們不約而來,競相參與賽歌,那場面真是精彩,引人入勝而終身難忘。
  采茶調,是通山民歌中又一朵奇葩,和“五句子”稱為并蒂蓮,其形式較為活潑,可三句一段、四句一段甚至十多句一段,不過以四句一段為最。由于不受曲體限制,比五句子編唱難度小,且簡潔明快,可謂是“獨秀一枝”。
  柑子樹上開白花/情姐愛我我愛她/情姐愛我人才好/我愛情姐會繡花
  像這首由物及人,情景交融的歌謠,在藝術手法上的特色真是奇絕,而其音韻腔調,更是令人如醉如癡,婉轉回腸,悠長牽魂。
  神歌在通山各地廣為流傳,它是一種古老的深受民眾喜愛的民間坐唱。每年農歷正月初二至十五日夜晚,以各自然村為集唱地點,由本村中受人尊敬的權威人士或會唱神歌的長者發起,人們聚集在祠堂或大堂屋里,圍著堂中的火堆坐下,從吃過晚飯后開始唱歌,一直唱到第二天早上。通常,人們將一些菩薩塑像或祖先牌位供奉于案桌之上。人們以歌頌之,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五谷豐登,萬事太平。神歌分“歌頭”、“神歌”、“祝神”三部分,其中“歌頭”、“祝神”部分有較固定的演唱內容,“神歌”部分由歌師們根據傳統要求與規定,即興編詞演唱。
  田歌,又稱薅草鑼鼓,其中最富有特色的是山鼓歌,人們在野外勞動時,一邊打鼓一邊歌唱,以鼓舞勞動熱情。鼓音清脆,響徹數里之外,山鼓曲調旋律高亢、婉轉、質樸熱烈,節奏性很強,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田歌作為一種民歌形式,曾在川、陜、鄂的秦嶺、大巴山、巫山的廣大山區流行,而今,有的已隨著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改變而逐漸消失。但通山田歌卻能從遠古延續至今。
  一步下田坡,雙手接鑼鼓/羅裙高扎起,田中做生活
  這支古老的田歌,現在仍然被廣大村名傳唱。
  通山民歌豐富而淵遠流長,成為民間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如果我們把它像楚辭一樣挖掘、整理、提高;進一步推陳出新,改革民間藝術,通山民歌將大放異彩。(廖雙河)


作者:liuhuafang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鄉戲(上)
下一篇: 九宮花棍鼓

相關新聞

  • 穿越時空的樂器——盆鼓

    擊鼓而戰、擊鼓而歌、擊鼓而舞,這是鄂南文化藝術領域的一枝奇葩——盆鼓。雖飽經滄桑,卻歷久彌新。   “盆鼓”,又稱“...

  • 撥動歷史的脈搏——拍打舞

    “干完活,歇歇火,拍拍打打呀咿子喲。我拍你,你拍我,拍走辛苦就快活。拍拍打打真高興,叫聲伙計漲點勁。漲勁拍得事事順,...

  • 從戰場走向田間——山鼓

    三千年的歷史,恍如一瞬。那吳楚交兵的聲聲戰鼓,依然回響在人們的心頭。走近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山鼓,我們可以聆聽...

  • 稀有的藝術奇葩——提琴戲

    一個稀有文化物種,在光怪陸離的現代藝林,奇特地芬芳著,這就是咸寧崇陽提琴戲!   在我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提琴戲,...

  • 黃土捏出的天賴——嗚嘟

    約2000年前,一個咸寧嘉魚的牧童,用腳下的泥土,捏成世界上第一個泥哨子,這就是被稱之為“天籟之音”嗚嘟的前身。   說...

  • 崇陽提琴戲的繁榮之道

  • 提琴戲三盼

  • 河南兩豫劇劇目入選全國地方戲精粹展演

    12月6日,記者從省文化廳獲悉,由國家文化部主辦的全國地方戲精粹展演活動將于12月19日在北京開幕。省豫劇二團的豫劇《程嬰救...

  • 《雷雨》參加全國地方戲展演

    近日,上海滬劇院傳出消息,經典滬劇《雷雨》將代表上海戲曲院團,于明年1月8日、9日與全國各地區18臺劇目一起參加由國家文化...

  • 隴劇《楓洛池》拉開全國地方戲精粹展帷幕

    早在1959年,作為隴劇開山之作的《楓洛池》進京向國慶10周年獻禮演出,一經亮相火爆異常,連演20多場,并兩次走進中南海懷仁...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u id="mkfrf"></u>

          <p id="mkfr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