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農閑時分,田間地頭,村前屋后,村民們圍攏在一起,或拉或彈,或唱或跳,自得其樂。在崇陽,其民間提琴戲以其獨特的唱腔、濃厚的地方特色等特點,已深受農民喜爰,成為農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在崇陽境內活躍著20支近千余名演員的業余提琴戲劇團,每年演出達千余場次。目前,正在申報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了解,提琴戲在崇陽縣流傳已近200年歷史,近年來,通過一代一代的民間老藝人和文化主管部門及提琴戲協會、業余愛好者對提琴戲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挖掘,已成為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間劇種,一部部佳作從草臺走上了正規舞臺。如根據民間長篇敘事詩《雙合蓮》、《鐘九鬧漕》改編的提琴戲多次參加國家、省、市演出獲大獎,許多作品得到省、市專家的重視和關注。2000年,該縣提琴戲被中央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提琴戲)之鄉”。今年,提琴戲已列入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記者 佘帥兵 通訊員 饒浩良)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文化崇陽③]史詩雙璧——《雙合蓮》、《鐘九鬧漕》
下一篇:
《貴妃醉酒》的源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