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票房活動伴奏之中,就京胡的音質、音量而言,是直接有助於演晿效果的,想要使京胡能夠具有較為豐滿的音質,是每一個操琴者們的共同追求。我對京胡琴筒的修理、配制下了十幾年的功夫。經過從失敗到成功的實踐,摸索到了一些認識,掌握了點滴規律。為此本人提供以下四個方面的淺見,同愛好相同者探討。
一、京胡的構造尺寸數據是隨音調音量的高低而選定的。除了材料質量符合要求外,音色音量與工藝程度有著密切的因果關系。從構造上要優化,應用共震共鳴原理。有助于發出良好的音色來。只要通過實踐去檢驗,總會有認識的提高與收獲。我的體會是:只有會操琴者用心去追求京胡音色的人,才會有較為明顯的進取。如果您感到手中的京胡音色、音量不滿意。只要材質還可以按現有京胡狀態,適當地改造一下,重新蒙張蛇皮,均可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二、蒙皮工藝及增音處理
1. 蛇皮有厚薄之分。蛇身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蛇皮張縮率,可供調門需求的選擇。蛇皮具有干脆化現象,它是發音的源泉。增加脆化工藝可以增大音量,改善音質。蛇皮的厚度是滿足音程需要的前提。脆化程度是體現宏觀音色的基礎,二者有適當的協調有效范圍。
2. 經過增音處理的蛇皮能大大減少空氣濕度影響的張縮量。張縮頻繁的現象能降低脆化度。經過增音處理的蛇皮可以提高京胡的使用壽命。
3. 蒙蛇皮時,浸水溫度及時間要適當。要把蛇皮的張縮量控制合理。蒙蛇皮時的周邊張力必須均勻,才能使這把琴的二根弦保證發音和協、音域寬宏、消失噪音。蛇皮的松緊程度要按調門需要而定,若蒙皮過緊,容易使發音失調。
三、京胡的音質不要忽視調試
任何一把新京胡總是要通過調試優選定位,才會達到最佳的效果,調試的要點如下:
1. 琴弦要按調門選用,要檢測內外弦的線徑,其差值要恰當。
2. 琴弦必須置于鼓面震蕩中央對稱軸上。這個對稱軸有時不一定落到形心中央。因為它受到蒙張力的牽動。
3. 要選擇最佳波長(即琴馬至千斤鉤之間的弦長),同時也要兼顧到輔助波長(即千斤鉤至外弦軸之間的弦長)一般不小于波長的五分之二。
4. 琴馬底面積及高度優選,位置落震中心。
5. 馬鬃選擇:對高音琴用較粗壯的黑馬鬃。低音琴用較細的白馬鬃。常用琴用中等粗細的棕色馬鬃通用。鬃毛尾數不宜太少,一般用140絲~180絲較適當,保持有足夠的震動發音烈度。
四、京胡的保養
1. 好琴提倡專人專用。
2. 勿使蛇皮受潮,切忌強光照射受熱。
3. 操琴完畢,一般蛇皮上要卸荷存入箱袋中,對蛇皮張力偏大的新琴,可以不卸馬輕負荷存放,這樣可使操琴時音質穩定。
4. 蛇皮上的松香粉塵應用軟毛刷清除擦凈,以防積垢影響發音。
5. 置琴盒內要保持干燥,要使蛇皮的張縮量越小越好,穩定音質。
6. 琴要定時操練,長期不用的琴,在琴閤內或者在琴筒內放幾個紅干辣椒,以防蛇皮上出現蟲蛀孔眼。
編輯: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