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后,如果你在鄉村,會發現鄉親們的煙囪里升起裊裊炊煙,隨之而來的是一股淡淡的清香,它慢悠悠地在空氣中飄蕩,輕柔地將這個小鄉村包裹起來,為它送去美好的祝愿,而村子里的人們仿佛是聽見了炊煙的低語,開始忙碌起來,為打糍粑做著準備。
打糍粑是個大工程,嫂子們事先將篩好的糯米放入一個大盆中,在其中加入井水,然后用手仔細搓揉那一顆顆白嫩嫩的米,把洗好的糯米過水晾在一旁。
接著,村民們將家里保存的竹制蒸籠拿出來,用井水仔細洗刷。而在清涼井水中打磨過的竹制蒸籠,似乎格外地潤澤。
隨后,在土灶上的大鍋中加入適量的井水,將蒸籠放在上面,然后在蒸籠里鋪上一層白布,把水靈靈的糯米倒入其中,讓它們鋪散開來,再蓋上竹蓋子開始蒸。
隨著時間的流逝,蒸籠開始發出“滋滋”的聲音,大鍋中的水沸騰起來,也發出“嘩嘩”的聲響,還有那燃燒的柴火發出的“噼啪”聲,仿佛是在演奏“糯米進行曲”。
隨后,一家一家地開始打糍粑。用洗干凈了的臉盆,或是小木盆從甑中盛來糯米飯倒入石臼,大家一齊動手用木棍將飯粒舂如泥狀,然后拿出放在準備好的模板成型。
吃糍粑的方法有很多種,有切成小塊做作料回鍋炒雞炒鴨吃,有用油煎、用炭火烤熟后吃,吃的時候根據個人口味或放點白糖、土蜂蜜,或包上當地酸菜都很可口。
我最喜歡吃火烤的糍粑,將糍粑放在支在炭火上面的火鉗上,兩面翻烤,均勻受熱,漸漸鼓脹開裂,熱氣外冒,繼而在鼓脹的雪白的肚里灌進想吃的輔料,一口下去,那酥脆、香滑、軟糯,外加熱乎乎的感覺,妙不可言。
你聽,那“咚咚咚”打糍粑的聲音,如同故土濃烈而溫馨的鄉音,正在頻頻催促著遠方游子們啟程歸來。
(陳希子)
編輯:hefan
雖然還有一些日子才到端午,但是大家對劃龍舟、吃粽子的熱情已經開始高漲起來了。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家鄉的井水如同乳汁哺養滋潤著祖祖輩輩的身心,維系著家鄉人的血脈深情。從我記事起,這四口井就是全村人賴以生存的水源地,...
徐向東(通山)家鄉水井變老了,水面漂浮著綠茸茸青苔,如飽滿圓潤的面容布滿了褐斑,井壁四周雜草叢生,遮蓋了整個井臺的一...
父親去世早,兄姊工作讀書在外,所有負擔都壓在母親柔弱的肩上,母親常常干活回來還得去挑水。長到水桶齊肩高的時候,我就暗...
倪霞(通山)我家后院的水井,迎來了不同鄰居。于女人,說年成、話桑麻、傳趣聞、放聲笑的場所,非井邊不可暢懷也。
歐陽安(赤壁)在我成長的日子里,母親時常嘮叨:村里早晚間那些自灶屋頂飄出的炊煙,它飄啊飄,抵達月宮,嫦娥因此將它釀成了濃...
許愛瓊(嘉魚)把小屋,建在南山用山中的蒼竹用湖邊的蘆葦籬笆墻上開滿太陽花墾半畝荒種上花生、土豆及南瓜從湖邊擔水給秧苗...
陳鴻章(通山)用一個站名和另一個站名連成游子的歸途一站之始,眾人之始一站之見,眾人之見不是迎接便是送別裝滿鄉愁的月光...
可她的每一粒泥土都包含著苦澀,這種平和景象里所深蘊的艱辛與憂患,一一被歲月所抹,村莊總是那么安詳地被江南暮春的落花覆...
張升明(赤壁)收割機啃過的田畈灰鴿子和父親爭搶遺穗母親的鏈枷拍著村莊的咳嗽一顆黃豆蹦出秋天像出走的孩子,再也回不去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