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記者走進通山縣闖王鎮苦竹林村,細雨霏霏卻難掩村莊的秀美容顏。原本整潔的道路被雨水沖刷得更加潔凈,綠樹掩映下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顯得愈發清麗。
循著村民們瑯瑯的讀書聲,走過孝文化長廊,耳濡目染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清新之風。
“以前村里垃圾亂堆、婆媳不和、鄰里糾紛……不良風氣嚴重得很。當時我就尋思,村里硬件達標了,軟件也得提升,農村治理如何找到突破口?”苦竹林村黨支部書記趙娟說,這是她上任后的一大心病。
三年前,趙娟組織村干部外出集中學習,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黨建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效果非常好。在村里當了多年“領頭羊”的趙娟暗自下定決心,學習外地先進經驗,用優秀傳統文化凝心聚力,帶領全體村民埋頭苦干,改變村容村貌,發展集體經濟,建設美麗家園。
孝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厚資源,在苦竹林村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廣泛的價值認同。苦竹林村禮堂雕梁畫棟的斗拱下,清朝通山縣衙遵照御旨所制的“秉心純孝”四字牌匾,端莊而醒目,這塊追授太學生趙科進的匾額,世代傳承趙家孝義家風,成為村民的行為準則,更是慕名而來的游客的“打卡”寶地。
“我們村先從改善村容村貌做起。”趙娟擔起了動員帶領全村黨員開展環境治理的重任,村里的志愿服務隊也是村兩委和黨員帶頭干。
村里留守婦女比較多,于是,苦竹林村成立了巾幗志愿服務隊,讓在家的年輕婦女成為領頭雁,帶領村民們開展孝文化學習。
“我們帶領村民讀經典,《論語》《弟子規》《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大家農閑時讀、晚飯后讀、干活累了坐在田間地頭也讀。讀得多了,慢慢就能領悟一些。”苦竹林村一村干部說,村里通過舉辦孝親敬老餃子宴、端午節粽子宴、中秋月餅宴和關愛孤寡老人等活動,豐富村民業余生活,教育影響帶動身邊人。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在孝文化浸潤下,村干部作風發生了轉變,群眾思想有了改觀,苦竹林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村民們積極融入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堅持讀書學習,《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五星紅旗》等歌舞節目在村里接連上演。傳統文化根植沃土、深入民心,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孝親敬老、志愿服務先進典型。
隨著村風民風的改善,投資創業的環境變好了。村里先后成立了油茶種植合作社、砂梨基地,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從根本上解決了贍養老人和照顧孩子的難題。
如今的苦竹林村,處處是父慈子孝、夫妻和睦、鄰里互助的美好景象,孝老愛親美德在村里蔚然成風。
(記者 王恬)
編輯:hefan
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光明日報通訊員游歡這兩年《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國家寶藏》等一系列文化類綜藝的火爆,讓傳統文...
七夕節這天,光明網聯袂酷狗音樂上線網絡中國節系列七夕節特別策劃——“一夕千念情長相伴”主題歌單。利用數字音樂挖掘傳統...
被譯成數十種語言,發行數百個國家,故事、原創、科技水準均獲得較大提升傳統文化動畫題材耀眼奪目作者:胡祥近日,國家廣播電...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徐大發、通訊員阮緒煥報道:日前,通山縣孝和傳統文化學校開學典禮如期舉行。典禮上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
孟祥偉主持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快健康咸寧建設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咸寧網...
今年端午節期間,我市各地通過舉辦龍舟賽、包粽子大賽等活動,活躍群眾文化活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強調:“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田麗美麗的嫦娥奔月題材剪紙、精湛的竹木雕刻、充滿樂趣的提琴戲活動……自9月下旬開始,湖北...
咸寧網訊通訊員鄧丹、程宏安報道:10月13-14日,嘉魚縣官橋鎮詩詞楹聯書畫學會在官橋鎮中心小學、舒橋小學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
“山東應發揮文化資源豐富、現實基礎深厚的優勢,傾力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先行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