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九宮山多竹,這里峰巒疊嶂,山山有竹,形成無邊竹海。九宮山竹海四季景色迥異。
當春風還沒有融盡殘冬的余寒,幼筍就悄悄從土里探出頭來,頂著綴有黃色穗子的帽子,身上裹著淺褐色的外衣,就像一個個嫩生生的娃娃,可愛極了。
春風拂去層層筍衣,竹筍逐漸換上一身嫩綠的新裝,瘦俏纖柔,隨風搖曳,婀娜多姿。陽光親切地撫摸著竹林,竹子節節拔高,向上,向上,再向上,仿佛要與藍天親吻。竹葉像一片片晶瑩剔透的翡翠片,竹枝隨風輕舞,像柔情似水的少女。
春雨淅淅瀝瀝,叮叮咚咚的泉水,流淌出一曲曲與心靈對唱的歌謠,竹林彌散出一股醉人的迷幻魅力。雨后,又一批春筍破土而出,經過雨水澆灌的筍子越發活力四射,越發稚嫩可愛。竹葉上滾動著晶瑩透亮的水珠,猶如一顆顆寶石掛在翠竹上。
夏天,新竹抽梢,枝葉婆娑,綠的葉,青的竿,投下一片濃濃的綠蔭,猶如一頂碧綠色的華蓋,又像一道綠色的屏障,遮住了太陽、白云、藍天。
穿梭竹林中,竹葉輕拂面頰,顯得萬般溫柔,寧靜和典雅。風忽起,竹梢搖搖擺擺,竹葉刷刷作響,有時如春蠶嚼食,有時如松濤陣陣。
秋天,一些竹子換葉了,黃葉綠葉相間,在顏色的調配上也是恰到好處,竹子顯得疏朗淡雅。
秋天多霧,一忽兒大霧籠罩群山,像一片紗衣將竹林覆蓋,時有鳥雀的鳴叫聲穿出竹林。遠眺霧中的竹林,淡白的霧恰似竹海上騰起的浪花濺起水沫。注目良久,霧中的竹林仿佛幻成天仙之境,心頭頓生超然物外之感。
月下,一個人漫步竹林,枝葉扶疏,隨風搖曳,月光如洗,照在竹枝上,地面投下斑駁細碎的影子。月掛枝梢,頓有一番“臥看殘月掛竹梢”的詩意。
隆冬時節,大雪紛飛,天地銀裝素裹。竹子披上了一件雪白的大衣,竹枝、竹葉懸著銀鏈,掛著冰花,那種美有一種凜冽的寒意,絕不亞于雪中黃山的松。
風過竹林,叮叮當當響成一片,珠落玉盤之聲不絕于耳。暴雪彌空,時聞雪壓翠竹的爆裂聲,莫非簫聲為起琴弦斷,《廣陵散》又欲乘風歸去?舉頭望勁竹,見群竹躬身,親吻大地,是緬懷幼筍韶華?是感激水土滋潤?
竹海漫游,讀雪與竹心弦的律動,有孤獨凄美的低吟,有鐵馬冰河的狂飆驟起,我似乎從這懾人心魄的轟鳴中讀到生命的偉大和永恒。
中國傳統文人多愛竹,喜畫竹,而鐘情至深者,莫過于文與可。文與可以善畫竹著稱,他畫竹葉,創濃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形成墨竹一派。胸有成竹成語就是起源于他畫竹的思想。
翠竹如清雅高潔之士,讓我欽佩羨慕,又如絕世佳人,清高又純樸的氣質,讓我神魂顛倒。寧可食無魚,不可居無竹。我愿長住九宮山竹海,終生與翠竹相伴。
(汪翔)
編輯:hefan
上一篇:
【朱封金游記】古驛往事
下一篇:
賞茶花 聽故事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會文通訊員黃行今日, ,今年對九宮山滑雪場游客中心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后,將于12月15日盛大開業迎賓。據...
“咸安雙溪——通山黃沙扶貧旅游公路是銜接大幕山、隱水洞、九宮山、富水湖和王英千島湖等旅游景點的重要交通公路,沿線旅游...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袁燦20日,市委書記丁小強到通山縣調研農村人居環境和“一山兩線”綜合整治等工作,強調要樹牢生態優...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鄧昌爐、通訊員徐世聰報道:3日,記者在九宮山風景區看到,云中湖畔游人如織,一座嶄新的現代化酒...
21日,無人機拍攝的九宮山風景區,云霧繚繞,宛若仙境。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宋文虎、通訊員余日儲報道:17日,通山縣九宮山風景區武漢大學修養所前,數名工人正忙著在橋底的...
我們都會平安康寧以你的名字告訴每一個人攜手同心必定能贏災難面前我們負重前行太陽沖破烏云沒有什么能壓抑光明春天就要到來...
九宮山在南陳宣帝太建元年(公元569年)就開始營建開辟和定名,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名道張道清攜皇帝之詔,上九宮...
九宮山在南陳宣帝太建元年(公元569年)就開始營建開辟和定名,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名道張道清攜皇帝之詔,上九宮...
孔帆升(通山)夏日的九宮山上,午后涼風習習,行人寥寥。湖面細碎的波紋,密密匝匝,湖邊碧綠的山野寧靜無躁,從對面筆架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