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吃“龍須”,是我國部分地區的民間食俗之一。“舌尖上的龍須”形式多樣,有龍須面、龍須餅、龍須酥等等,還有一種叫龍須菜的早春時蔬。那么,龍須菜到底是什么菜呢?不同的地方說法還真不一樣。
在我們湖北等南方多地,雨水時節吃的龍須菜,其實就是嫰豌豆苗。早春抽芽的豌豆苗,掐尖兒下鍋清炒,清香脆嫰,吃起來齒頰生芳。和豆腐、瘦肉絲同煮,豆苗青翠,豆腐雪白,湯色清碧,十足一道色美味鮮的春湯,正是早春的“吃春”佳選。
豌豆苗也叫龍須菜
在廣東、福建等地,龍須菜指的則是佛手瓜苗。這種菜形似南瓜尖,和豌豆苗一樣長著彎曲的綠須,因此得名龍須菜。不過,佛手瓜苗是初夏的時令菜,一般在五月份大量上市,從時令上來看,并不是雨水節氣我們在餐桌上要捋的“龍須”。
在青島等沿海地區,有一種海生的藻類石花菜,當地叫鹿角菜,也叫龍須菜。石花菜外形很像“須”,又生于海洋,堪稱最名副其實的“龍須菜”。新鮮的石花菜一般是紅褐色的,主要用于提煉瓊膠,也可以當菜,做法多為涼拌。
涼拌石花菜脆嫩爽口
英國作家毛姆所著短篇小說《午餐》,寫一位貪吃女蹭窮作家的飯,其中寫到又大又嫩、讓人垂涎欲滴的龍須菜:“龍須菜上來了,大而粗,一咬一汪水,真是吊人胃口”。根據書中的描寫,再對照英文原文“asparagus”,不難確定這里的龍須菜,就是如今菜市場常見的蘆筍。那么,蘆筍為什么叫龍須菜呢?原來,蘆筍的嫩莖生得絲絲縷縷,形如龍須,遂因此而得名。
天南地北,“龍須”多態。雨水時節要吃的龍須菜,到底是哪一種?看完上文,相信應該能得出答案了。(撰文:燕子)
編輯:trsadmin
上一篇:
舞劇《五星出東方》2023年全國巡演在京啟動 將赴新疆等地演出
下一篇:
與眾不“銅”!朱炳仁非遺銅雕近百件巨制集中亮相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