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由市委宣傳部、市文聯聯合主辦的廣播劇《生之歌》鑒賞會在湖北科技學院舉行。
會上,來自武漢大學、中南政法大學、湖北科技學院、市圖書館、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和主創人員代表,圍繞廣播劇《生之歌》的藝術特色、文化內涵、社會影響等進行了探討和解讀。
《生之歌》主人公何功偉是咸安區桂花鎮柏墩村人,1941年,時任鄂西特委書記的何功偉被捕入獄。在被關押的10個多月里,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勸降利誘,他毫不畏懼、高唱《國際歌》就義,用年僅26歲的生命寫就“縱刀鋸斧鉞加諸頭項”、獻身真理之心“亦萬不可動”的英勇。
《生之歌》以何功偉的獄中斗爭為主線,通過清唱、合唱等形式,生動展現了他在被關押期間如何以字條、歌曲和書信等形式進行頑強斗爭、堅持理想信念的故事,細膩描繪了何功偉對家人、戰友和青年學生的深厚情感,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愛的青年革命者形象。
“何功偉的一生雖然短暫,卻有血有淚有愛,英勇而光輝,是湖科師生追崇的偶像。”湖北科技學院副校長李志雄表示,《生之歌》不僅是對歷史的維護,更是對革命精神的傳播。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之際,咸寧推出廣播劇《生之歌》非常有意義。這部廣播劇塑造人物立體、情節設置合理,帶給聽眾美的藝術享受。”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劉春陽認為,《生之歌》推出之后,應該被更多的年輕人、更多的聽眾接觸到,這對于宣傳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陳國和也對《生之歌》表示了贊賞,“這是一部主題鮮明、藝術精湛的廣播劇。它主線副線交叉,構建了多元故事;劇情環環相扣,實現了短頻快的藝術表達;結合地域文化,呈現出了高品質藝術價值。”
隨著鑒賞的逐漸深入,與會人員對何功偉的精神、對廣播劇如何塑造英雄人物有了更感性的認知。
市作協副主席、市女作協主席成麗說,以聲音演繹廣播劇她是第一次收聽,歌聲、對話聲、鐵鏈碰撞聲、何功偉與妻子溫柔的對白聲,與父親見最后一面時悲壯而歉疚的哭聲、慷慨激昂赴死時的高呼聲、視死如歸登上最后一級臺階壯烈犧牲時的那一聲沉重的槍聲……劇情讓人時而喜時而憂,時而激情澎湃,時而潸然淚下,何功偉烈士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向往光明的革命精神讓人肅然起敬。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其中聽到咸寧、桂花字眼讓她感到特別親切。
市作協副主席鄭安國說,《生之歌》一改過去死板、居高臨下的宣教模式,以沁人心脾、感人至深的凡人故事,把國家的命運與家庭的命運連接在了一起。沒有說教、沒有宣示、沒有高調,有的是情感、有的是親情、有的是感動。這種小切口、大主題的表現手法和以具體人物形象為載體的敘事方式,不僅思想深邃、內容精悍,且人物飽滿、生動形象,既有思想又有情懷,既讓人樂于接受又讓人易受感染、深受啟迪。
市作協副秘書長、市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黎洪濤說,作為咸寧籍烈士、紅巖精神的楷模,何功偉“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革命氣節;“為天地存正氣,為個人全人格”的精神品質;為黨、為人民舍生忘死的崇高信仰、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對于當代青年有精神引領作用,他的愛國主義情懷,也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提供了深層的文化力量支撐。
鑒賞會最后,與會人員表示,廣播劇《生之歌》是一部難得的文藝精品佳作,創作團隊堅守藝術初心、把握正確方向,通過創新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藝術表現形式,成功塑造了何功偉有膽有識、有血有肉、有氣有節、有智有勇、有情有義的革命人物形象。作品緊跟時代節拍,真正實現了現代科技服務于藝術創作,收獲了廣大網友和聽眾的青睞,也讓整部劇的藝術價值和影響力得到了極大提升。
據了解,由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指導,湖北廣播電視臺、中共咸寧市委宣傳部聯合出品,湖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咸寧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的三集廣播連續劇《生之歌》創制植根于現實生活,更植根于地域文化的土壤,是我市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而精心謀劃、精心準備、精心制作的一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紅色題材精品力作。作品自今年4月在學習強國上線播出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熱議和好評。
下一步,我市將把《生之歌》納入全市中小學生大思政課學習內容,采取舉辦主題報告會、主題班會、“沉浸式”角色扮演、配音秀等形式,引導學生學習咸寧本地革命先烈事跡;支持并鼓勵社會各界用多種文藝形式講好何功偉的故事,學習好、宣傳好、傳承好何功偉堅定信仰的革命精神和向死而生的斗爭精神。
(記者 王恬)
編輯:hefan
上一篇:
香泉合唱團參加全省群眾合唱展演
下一篇:
赤壁送戲下鄉文化惠民
?中國新文學和黨的發展壯大及民族復興的征程是同步和同構的,百年時光里,一代代作家和文學工作者腳踏廣袤大地,與時代共命...
由愛奇藝出品,完美建信、完美世界影視聯合出品,李蒞櫻任總制片人,郭靖宇任總編劇,柏杉任總導演、劉方任導演,趙文卓領銜...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采訪時間:8月4日采訪地點:咸寧市圖書館悅讀分享人:柯毓秀如果問我喜歡看什么書,我看歷史類的比...
讓我們都能從中學到珍惜生活、堅持夢想、勇敢面對困境的道理,愿我們的生活如同那滿山的桃花一般絢爛多彩。
《紅樓夢詩詞手賬》詩意文化主編內容簡介:該書從“金陵十二釵、大美紅樓、四時之美、芳華絕代”四個方向,精選了《紅樓夢》...
題:《萬笏朝天圖》再現乾隆下江南新華社記者周潤健作為史上最愛旅游的皇帝之一,清朝的乾隆皇帝一生六下江南,足跡遍及那里的...
這家伙,我作協的朋友,叫了這又冷又熱的微信名,讓我省略了她真實的名和姓。當時,一桌的文學愛好者里,她獨樹一幟,圓臉,...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徐大發、通訊員阮長興報道:9月24日,由通山縣委宣傳部主辦,縣文聯和縣作協承辦的“我的鄰居是黨員”主題征...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近年來,我市文壇活躍著一個人數眾多、充滿活力的女作家群,她們創作門類齊全,涉及長短篇小說、詩...
本次活動的開展,為通山和孝感兩地架起了文化交流的紐帶和橋梁,對于促進兩地文學藝術的協同發展、共同繁榮都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