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走進通城縣馬港鎮靈官橋村,一條河流穿村而過,一座古樸的單孔石拱橋橫臥兩岸。
這座橋喚作靈官橋,位于通城縣馬港鎮靈官村境內,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第八世孫黃子賢所建,歷經5朝760余年,是湖北省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橫跨在發源于張師山麓的馬港上游溪港上,靈官橋為古代石拱橋,舊名招賢橋。招賢者,即為招賢良之意,靈官橋因很早以前橋東岸原有靈官廟,借此之景,便稱為靈官橋。
橋體在河底巨大的球狀巖石上拱起,呈半圓形,是橫聯拱券砌置單孔石拱橋。橋面中部平橋欄用長條石堆砌,為上世紀80年代鄉政府委托離退休干部監修。
橋兩端各有六級石階上至橋面。長條形券石雕精致、排砌整齊,拱石與拱石之間是膠結聯結合力,券石之間、橋面填埋物也互為支撐發力。北向緊靠龍門口的券石有凸起,掩映在藤蔓間,殘缺漫滅不可立辨,似為鎮壓水怪的“厭勝”痕跡。
據縣志載:“招賢橋名靈官橋,宋景定時子賢修,橋面欄桿上亦有‘前宋黃子賢公建修’字樣的招賢橋志”。據考證,黃子賢乃黃庭堅(字魯直)自洪州分寧遷至通城定居之后裔。
靈官橋全為塊石結構,橋面有條石欄桿,橋體堅定,雄偉大方。橋墩外型美觀,宛如彎月。歷經風雨,靈官橋仍然結構牢固,保存完整,是古代橋梁建筑的珍品。
如今,靈官橋兩岸樹木繁茂,道路通暢整潔,房屋粉刷一新。橋下流水潺潺,奇石遍布,魚蝦成群,橋上網紅穿梭其中,人們拍照打卡、絡繹不絕。
(記者 陳希子 圖/通訊員 姜詠勝)
編輯:hefan
上一篇:
玩轉五一 赤壁推出系列文化旅游
下一篇:
村民協力護古橋
○南風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時任咸寧縣令的張時舉令人在淦水河上“砌石為基,架木其上,為屋十七間”,這樣便有了西河橋的雛...
15日,安徽省休寧縣鶴城鄉日前因山洪損毀的徽饒古道、古石欄桿修復工程竣工。洪水退后,維修隊伍對原構件進行打撈,按照“以舊...
胡景芳(通山)這幾天在九宮山避暑,無事,到處遛達。
咸寧網訊 通訊員胡新華報道:倡導文明勇當先,創城有我更精彩。4月15日,2022年度赤壁市“新時代好少年”開展“小手拉大手·...
成麗(通山)久居青龍山下,聽過松濤如潮,亦聽過鳥雀于晨間叩窗,夜間登山造訪數次,日間不曾一見。
有著57年歷史的溫泉橋(一號橋)是每個咸寧人記憶里的城市地標,正在進行的溫泉橋加固維修項目牽動著許多咸寧人的心。
時間:1月8日上午地點:溫泉月亮灣現場:當天,記者從月亮灣河邊棧道經過,看到一名垂釣者面朝水面,雙腳倒扣坐在棧道欄桿上...
■朱麗平(通山)龍隱山與“華中第一洞”隱水洞互為毗鄰,海拔僅500米,在山北設出入口,以圍欄與景區徽式建筑相接,圈起一個...
1月5日下午4時左右,備受市民關注的市區丹桂橋改造項目完成核心工程,新、舊橋面通過頂升橫移技術“空中漫步”近40米,完成新...
咸寧網訊記者譚宏宇、通訊員龔俊琪、趙玉雪報道:2月21日下午,我市城區普降雨雪,市政設施管理中心啟動雨雪冰凍天氣應急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