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旅游業是我市近年來定下的戰略方針,隨著溫泉谷、碧桂園等旅游項目的引進,讓全市人民看到了希望。但是,僅僅這些項目還無法將我市打造成旅游城市。在連續幾天的政協分組討論會議上,如何做大做強“旅游蛋糕”成為委員們的熱門話題,他們紛紛為把咸寧打造成優秀旅游城市建言獻策。
建立旅游接待中心
周俊文(政協委員)——
要把旅游打造成咸寧的品牌,必須加強對咸寧旅游的宣傳。周委員建議,在咸寧火車站、各大車站、廣場建立旅游接待中心,將咸寧的旅游資源集中展示在外地游客面前,引導游客到各個景點去旅游。
優化旅游軟環境
周至玉(政協委員)——
咸寧市區景點非常多,星星竹海、131、五七干校等都比較有名,但這些年來發展步伐還不夠。他建議這些旅游景點轉化經營機制,招商引資,形成股份制經營,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來開發旅游資源。
“將來武漢到咸寧的城際高速公路開通后,到達各個景點卻成為難題,將對咸寧旅游業產生不利影響。”周委員說,市區各個景點交通狀況不容樂觀,如通往131、太乙洞等景點的公路太窄,灰塵太多,不利于大的旅游團體觀光旅游,建議將市區通往各個旅游景點的公路建成一級公路。
周委員還表示,咸寧收費站太多,在不到100公里的路上,就有橫溝、馬橋、崇陽三個收費站,這將對游客和旅游團體造成壞的印象,對發展旅游不利。他建議,將不在國道的支線收費站取消,或者對旅游團體給予免費通行的優惠政策。(記者 鎮強)
駱名發(政協委員)——
“每年外出旅游時,看到沿海一些城市旅游資源并不豐富,而旅游產業卻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辦得風風火火,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前去觀光。而在我市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旅游產業卻十分冷清,心中難免泛起一絲惋惜。”政協委員駱名發說道。
駱名發說,咸寧正處于旅游發展中,要想更好地發展旅游必須深入挖掘文化產業和本地的土產品,做出有特色、有品牌的旅游產品。同時,更要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景點建設、公路建設、服務業建設等。
(記者 朱志茹 宋志強)
鄭耀英(政協委員)——
我市擁有豐富自然旅游資源,更要發揮優勢,爭取在旅游發展上先行一步。他建議以后可以從兩個方面努力:
對外:要加強宣傳,提高我市旅游知名度,要優化旅游產品結構,把我市的溫泉、九宮山、生態文化等旅游產品推出去。大力宣傳我市旅游精品線路,加強與外市特別是武漢城市圈內的合作,實行優勢互補,合作共贏。不斷豐富我市旅游項目,調優旅游產品結構,實現旅游產品的多樣化,滿足游客的各方面需求。
對內:加強內部環境建設,加強硬件設施建設,通過招商引資,不斷加大投入,完善我市旅游基礎設施條件。另外,要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實現全市旅游資源一體化、整體化。同時,要不斷優化我市旅游服務環境,提升旅行社服務水平,培訓一批專業化、國際化的旅游服務人員。政府還應出臺更多的優惠政策,鼓勵旅游業發展,培植一兩家能在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企業,扶持他們做強做大。(見習記者 吳英)
程遙兵(政協委員)——
他認為,我市旅游業品牌不多,限制了我市旅游業的發展。可以整合通山的九宮山、赤壁古戰場等旅游景點,以2日游、3日游來吸引外地游客,游遍咸寧的景點,打響品牌。另外,我市向外推介、宣傳我市的旅游景點力度還不夠,也是制約我市旅游的發展的一個原因。(記者 韓美)
陳明(政協委員)——
他認為,將赤壁古戰場引入三國歷史文化與經典故事,結合生態保護做好開放,爭取與溫泉等大型旅游項目形成一條完整的旅游鏈,將咸寧旅游做大做強。(何成)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澳大利亞老板看中九宮山“觀音洞”
下一篇:
再現三國 親歷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