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區向陽湖,原名“關陽湖”,傳說為三國時期關羽屯兵之地,屬古云夢澤一角,水天一色蓮菱飄香,魚蝦蟹肥水產豐富,是聞名全國的文化名人故地、湖鮮文化之鄉。
7月23日,向陽湖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內,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8200畝農作物一望無垠,人工渠旁垂釣者迎著微風拋竿垂綸,綠道上游人沿湖信步安享愜意,目之所及皆風景。
近年來,咸安區投資4.5億元實施向陽湖奶牛場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建成萬畝集中連片高標準農田,保障農產品供應的同時,也為群眾提供了休閑踏青目的地。
隨著向陽湖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初現雛形,項目區水稻、垂釣、蔬菜、水果、旅游等全產業鏈也正在多頭并進。
投資1.5億元,建設規模達4.3萬平方米的向陽湖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中心正拔地而起;坤元第五季等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紛紛進駐;中青旅等產業運營經營主體,發揮向陽湖文化名人舊址特色歷史文化資源優勢,探索發展文化游、生態游、觀光游、農事體驗游等旅游產品,推動農業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文化特色彰顯,全力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先導區。
“花好看、歌好聽、游樂項目多,小吃街特色小吃又香又好吃,讓人很放松很開心。”當日,一場夏日主題游園會吸引了數千名游客前來打卡觀光。
當地依托名人舊址、孫郭胡舊城遺址發展“文化+旅游”,逐步完善3個舊址保護區,打造10個新項目。投資2億元建設向陽湖文化名人博物館、文化名人核心區、文化大道,打造向陽湖國家濕地公園。
咸安區向陽湖鎮通過充分挖掘“資源金礦”,將文化元素植入旅游業態,發展融合“文化+旅游”模式的歷史人文游和民俗文化游。
文化名人博物館引入聲光電等現代技術,真實還原“五七干校”6000余名文化名人生活場景。向陽湖完善旅游服務設施,建設自駕游路線1條、露營基地2個。投資20萬元,舉辦向陽湖餐飲文化節,推介向陽湖鮮文化產品、食品及“生態一日游”等旅游線路,吸引眾多游客參與。
積極注冊申報向陽湖龍蝦、向陽湖湘蓮、甘棠甲魚等地域商標,鼓勵專業大戶和農業合作社大力發展稻蝦連作、精養魚池、水產品種植,全鎮共有龍蝦面積3萬余畝。螃蟹、鯉魚、鳊魚等水產品產量占全區的75%,年產藕帶、蒿筍、湘蓮等水產品5萬噸,年產值5億元。
向陽湖大力推進“農業+休閑旅游”,打造“花海”(油菜花、荷花)觀賞游、“大湖”(斧頭湖、西涼湖)觀光游以及果蔬采摘生態游,每年吸引游客數萬人次,旅游收入逾千萬元。
“湖鮮文化之鄉”的向陽湖如今正張開文化之翼,揚起生態之帆,朝著有“品味”的文創特色小鎮疾速前行。
(記者 陳希子)
編輯:hefan
上一篇:
崇陽洪下村春到十里畫廊 綠意綿延無邊
下一篇:
風光旖旎大洲湖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鄧青、李娟、吳科瓊報道:近日,咸安區總工會與賀勝橋鎮花坪村開展“工農手拉手,結對共建文明”活動,投...
“正月到現在,我們隊員就沒有休息過,這不,明天又是一家過新屋,邀請咱們去湊個熱鬧。”日前,咸安區程益橋村舞蹈隊負...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余靜報道:清明小長假將至,為改善占道經營回潮及亂搭亂放等現象,3月28日,賀勝橋鎮提前部署、周密安排...
咸寧新聞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 陳志茹 通訊員張嶺)清明時節,慎終追遠。為倡導文明新風,杜絕安全隱患,連日來,一群身穿迷...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特約記者 胡劍芳、通訊員 洪瓊芳、李星、李想報道:“路修通了,村民進城只需半個小時了,山里的竹木...
初冬的咸安,暖流涌動。十九大勝利閉幕以來,桂鄉大地到處洋溢著十九大精神宣講的濃烈氛圍,鄉村巷里、企業車間、機關學校,...
大理石的護欄,清可見底的塘水,粉刷一新的機站泵房……14日,在咸安區馬橋鎮曾鋪村11組,記者看到這樣一幅圖景。
咸寧新聞網訊(記者 陳志茹 通訊員 饒輝煌 曾悅)近日,咸安區總工會一行來到咸安供電公司張公供電所,代中華全國總工會為該...
咸寧新聞網訊(記者 王奇峰 通訊員 張涵 符珉)1月20日夜,我市迎來大寒節氣的首場降雪。為防止惡劣天氣危害電力設備影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