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是活著的歷史。
7月28日,來到通山南林橋鎮石門村。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走在長夏畈,對話古民居。
密集的古民居群
每一片瓦,都纏繞著流年的往昔;每一堵墻,俱凝聚著歲月的風霜;每一塊磚,皆訴說著光陰的流轉。
推開沉重的木門,跌進歲月的長河。天光透過天井,在地上投下光影明滅著,雕著花鳥蟲獸的門楣窗欞,彰顯著古人的智慧。
那磨得锃亮的石門檻,那高高掛起的紅燈籠,那繚繞其中的煙火氣 ……駐足其中,隨著煙塵撲面而來的,是一代代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愿景。
高聳的馬頭墻
走在600多米長的石板街兩旁,破敗的古建筑、矗立的石柜臺、溜光的拴馬石、古樸的商鋪招牌、精美的木對聯屋檐畫等,都在無言訴說著當年的繁華與富庶。
長夏畈古民居,始建于1420年,至清道光年間為鼎盛時期,晚清時期走向衰敗。它曾經是商業要道和茶馬古道,各地商人的南上北下,帶動了此地商業的繁榮發展。
石雕柜臺
天井
飛檐斗角
拴馬石
這里,山環水抱,綠樹掩映,溪流環繞,小橋流水,宛若世外桃源。歲月流轉,人們在此繼續繁衍生息,也吸引著游客紛至沓來,品味著那絲明清時的古韻和山水間的恬靜。
穿越歲月,長夏畈古民居“活”起來了。
依托打贏脫貧攻堅戰、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春風,石門村舊貌換新顏:旅游公路修起來了,葡萄園、湘蓮基地建起來了,鄉村旅游火起來了,游客越來越多了……
有住戶將古民居改造成農家樂,吸引前來觀光的游客,邊領略古民居的古樸幽靜,邊品嘗鮮美農家菜;有村民在家門口兜售自家曬的干筍、干豆角、苕粉絲等土特產……
游客紛至沓來
老街背影
勤勞的村民
長夏畈古民居的靜謐被打破。
有打著紅紙傘、穿著漢服或旗袍的游客,倚在木門前,或隱于巷弄內,調整姿態表情,想象自己穿越時光而來,在最合適的一刻,被定格下美麗的瞬間。
穿越
有充滿活力的孩子,呼嘯著穿梭于石板街,卻很快被父母呼喚,慢行于其中,領略白墻黑瓦,飛檐斗角的風情,和隱藏之后的歷史的塵埃。
穿越歲月的風塵,長夏畈古民居,“活”在了當下。
文/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敏
圖/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大樂向東寧 夏正鋒 陳紅菊
通訊員 程雙吉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寧水天一色美景有多少?帶你去了解!
下一篇:
圖文:醉美柃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