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電動自行車如靈動音符,奏響便捷出行樂章,已然成為眾多人出行首選。10月1日,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國家消防救援局發布《關于加強電動自行車產品準入及行業規范管理的公告》,提出加強電動自行車產品準入有關要求及行業規范管理工作措施。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八個字。電動自行車安全問題關乎騎行者生命,電動自行車安全管控已刻不容緩,這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共同創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環境,共同守護騎行人和市民的出行安全。
政府部門當好“捍衛者”,用好安全管控“指揮棒”。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到電動自行車安全管控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將電動自行車安全管控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應加大對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維修等各個環節的監管力度,嚴格執行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對不符合質量和安全要求的產品堅決予以查處。同時,要建立健全電動自行車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加強對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的整治,提高違法成本,形成強大的威懾力。
行業企業當好“自律者”,搭起合法生產“安全梁”。企業作為電動自行車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應切實履行社會責任,把產品質量和安全放在首位。要加強對產品質量的把控,確保生產的電動自行車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從源頭上杜絕安全隱患。同時,企業要加強對消費者的安全教育,通過多種渠道向消費者宣傳電動自行車的正確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提高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此外,企業還應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確保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不發生安全事故。
社會組織當好“服務者”,打好防微杜漸“主動仗”。各類社會組織要積極發揮教育引導和服務作用,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服務、宣傳教育活動,宣傳推廣電動車安全知識,提高公眾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例如,可組織志愿者走上街頭,向市民發放電動自行車安全宣傳資料,講解交通規則和安全知識,尤其是騎行電動車時忽視交通規則、不佩戴頭盔、違規停放等現象進行勸阻;定期對社區內的電動自行車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提醒車主進行維修和整改。行業協會可以制定行業自律規范,引導企業加強產品質量和安全管理。
公民個人當好“行動者”,筑牢文明出行“防護墻”。不超速、不超載、不闖紅燈、不逆行,這是每個電動自行車騎行者應盡的義務。同時,要定期對電動自行車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其性能良好。要檢查剎車系統是否靈敏、輪胎是否磨損、燈光是否正常等,發現問題及時修理。安全頭盔是電動自行車駕駛者的最后一道防線,關鍵時刻能起到救命的作用。在使用電動自行車時,必須佩戴安全頭盔,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此外,個人還應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不隨意改裝電動自行車,不購買和使用非法改裝的車輛。
加強電動自行車安全管控,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共同努力。只有各方齊心,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消除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高新區黨群工作部 宋洪達)
編輯:hefan
上一篇:
強化責任擔當 織牢安全之網
下一篇:
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要“久久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