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座談會上明確提出:“要把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教師作為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主要承擔者,在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中起著關鍵作用。
一體化培養機制是思政教師隊伍建設發展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教師只有自己信仰堅定,對所講內容高度認同,做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的典范,才能講得有底氣,講深講透,才能有效引導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思政課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國防外交、治黨治國治軍各個方面,需要教師具有完備的知識儲備和較強的綜合素養。同時,目前思政課授課對象為00后,他們作為“網絡原住民”,有著較強的規則意識,關注自己的生活目標,不盲目崇尚權威。伴隨著00后社會化過程的逐漸加深,一線教師往往會發覺教師和家長的權威逐漸下降,如何把握他們的思想動向,對其進行引領也成為思政課教師面臨的新挑戰。而建立思政課教師一體化發展機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通過統一培訓幫助思政課教師在成長的路上解決不斷出現的新的問題,同時通過集體研討、集體備課、為思政課教師提供新的養分。立足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式與手段,互幫互促,不斷加深對馬克思主義學科學習與研究,更好地承擔傳播真理、塑造靈魂的重任。
一體化培養機制是深化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有效路徑。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一項系統工程,確保思政課的連續性、系統性,教師一體化培養機制建設是一個重要突破口。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好的學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有一支優秀教師隊伍。對教師來說,想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自己首先就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教師隊伍的素質提升是關鍵。通過建立教師一體化培養機制,努力打造一批先進文化和黨的創新理論的傳播者,讓學生在大中小思政一體化的漸進培養中形成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堅定信念,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定信心。讓優秀的思政課教師引導學生做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親歷者、實踐者、貢獻者。
一、統籌設計,增強不同學段間的連貫性
大中小學思政課雖然教學目標具有內在一致性,但是由于指揮棒和教育體系的不一致,往往在教學中出現不連貫、銜接不到位等問題。因此要保證思政課的“循序漸進、螺旋上升”至關重要。一是要在教學設計中系統把握不同學段的認知規律。習近平總書記使用過“灌漿期”這一術語來形容大學生的人生階段。而后又將“拔節孕穗期”生動刻畫了青少年成長的典型特征。無論是“灌漿期”還是“拔節孕穗”期,我們不難看出這其中蘊含著不同年齡段成長的差異性。因此我們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統籌不同學段的特點。如“中國夢”這一知識點,中學階段授課,突出的是中國夢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實現中國夢等知識性的問題,要求學生強化提升政治素養,而大學階段則更加強調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的養成,更加重視學生對于如何實現中國夢這一目標的理解。二是加強不同學段間的連貫性。首先是教材方面,要注意同一知識點的編纂側重點,同時注重不同學段在即將結束時與下一學段的連續貫通。其次是教師在授課時,要加強對前一學段教學內容的把握,在新的教學階段中注意取舍,做到既避免重復又銜接得當。
二、優化結構,實現思政教師一體化培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教師隊伍的打造與完善,首先應該從充實教師隊伍數量著手。一是招聘一批高素質人才。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補充補足思政課教師數量。二是轉化一批現有人才隊伍。對已經從事思政課教學的兼職教師,采用轉崗的形式轉為專職思政課教師,對還未承擔思政課程但具備思政課專業學科背景的工作人員,逐步轉化成兼職思政課教師,打造一批專兼職相結合的思政課隊伍。三是聘請一批特聘教師。將當地具有相關背景的黨政干部、愛國基地教育工作者,英雄道德模范等人才,建立思政課人才庫,當地大中小思政課院校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靈活聘請特聘教師作為本校思政課隊伍的補充。其次,提升教師隊伍質量。一是嚴格準入機制。思政課教師隊伍的首要要求就是政治要強,教師隊伍的形象對于思政課的傳播尤為重要。近年來,思政課教師意識形態問題頻出,大大損害了思政教師隊伍的整體形象。因此,應對非思政課學科的思政課教師和存在政治立場不堅定,存在師德師風的教師采取清退機制,樹立思政課教師隊伍的正面形象,真正做到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二是提升現有隊伍質量。加強對本校碩士研究生及以下教師一體化培養力度,多措并舉,促進現有教師攻讀博士學位,同時加強培訓力度,鼓勵教師赴校外和國外深造,從而提升師資質量。
三、搭建平臺,推動協同育人合力形成
一是搭建教師一體化交流平臺。提升思政課一體化教育教學水平,需要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加強溝通與交流。充分搭建校校之間、區域之間的交流平臺,制定大中小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制度,大中小思政課教師針對同一知識點,集體研討,集體備課,充分挖掘同一知識點在不同學段需要講授的特點,以保證思政課的連貫性和螺旋上升性。二是搭建教師一體化提升平臺。在線上,搭建大中小不同學段資源共享平臺,將各個院校課程改革、課程教學、實踐教學等好的經驗做法實時更新,確保不同地區,不同學段教師及時掌握最新思政課動態,及時提升教育教學方法。在線下,大中小學教師應該定期輪崗,大學思政課教師赴中小學進行學習與授課,中小思政課教師赴大學進行進修。同時,為大中小學教師針對同一問題提供教學比賽的平臺,幫助教師以賽促教。三是搭建學生一體化互促平臺。為大中小學學生統一搭建思政課學習平臺,拓展不同學段學生獲取思政課資源的渠道,同時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應做好平臺的管理者、解答者,在平臺中掌握學生的所思所困,及時回應學生提出的問題,讓思政課真正做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
四、積極轉化,助力一體化機制成果形成
首先,建立一體化考核評價體系,保障成果轉化。建立系統完備的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考核監測點,構建多層次評價體系,充分運用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等等方式,考察思政課教師在不同學段對思政課程所做的探索與貢獻。同時,將評價結果納入進思政課教師職稱評定和職務晉升當中,促進思政課教師積極性提升。其次,建立“傳幫帶”制度和“名師工作室”推進成果轉化。通過對考核評價中各個質控點的的檢測,了解思政課教師在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推進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存在的問題和一體化成果的運用轉化情況。邀請專家進入大中小思政課教師一體化隊伍中,建立幫扶制度,聚焦各個地區、各個院校推進一體化進程中面對的不同情況,進行線上和線下指導,小學階段注重培養學生道德情操形成的思政成果;中學階段形成幫助學生打牢并提升思想基礎、政治素養的成果;大學階段形成幫助學生增強使命擔當的成果。在各個地區建立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名師工作室”,對大中小一體化最新政策和成果進行專門研究。最后,建立優秀成果推廣獎勵機制。每年應定期組織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成果申報,教師將自身在教學一線的成功經驗進行凝練,同時,邀請專家對成果進行統一評審,選取出典型案例進行表彰和推廣,確保成果合理利用。
(韋怡??作者單位:咸寧職業技術學院)
編輯:hefan
上一篇: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闡釋】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深刻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下一篇:
開展支部主題黨日要注重“實”“活”“嚴”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報道:11月20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
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曾國平(2019年1月24日)各位委員、同志們: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咸寧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經過全...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按照省委部署要求, 1月29日,市委常委班子召開2018年度民主生活會。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
在市委辦公室機關黨支部,大家集中交納黨費,齊誦《黨章》,共同研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蔣揚眉、陳愛華2月21日,中國共產黨咸寧市第五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擴大)會議在溫泉...
學習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學習資料和《關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廣泛開展向黃群、宋月才、姜開斌同志為代表的抗...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代表團審議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理論結晶,都是靠奮斗得來的。”全國...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19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二次...
在本期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中,全市各黨支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