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本課題組基于醫養結合視角,就咸寧市康養綜合體人才隊伍等產教資源配置問題展開專題調研,分析咸寧市康養護理行業人才需求狀況,從政策支持、參照標準、人力資源結構、薪資待遇、專業知識技能、培養機制、就業隊伍穩定性、人才流動路徑等方面指出咸寧市康養綜合體人才資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實施“一家一戶”人才隊伍建設行動的發展目標,從國家、機關、學校、社區、家庭、社會等多個層面提出了具有創新性,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
一、咸寧市康養護理行業人才需求現狀
咸寧市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日益明顯。近五年全市老年人口以年均3.62%的速度增長,到2019年底,我市總人口305.3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口48.3萬,占全市總人口的15.8%,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數量達到7.9萬。到2022年,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57萬人以上,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數量達到10萬人。根據國際上“殘疾老年人與護理人員3:1”的配比標準,我市至少需要配備33000余養老護理人員。
二、實施“一家一護”人才隊伍建設行動的主要任務
創新咸寧護理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力爭到2035年培養10萬名持有等級證書的護理人才、服務100萬康養人員,打響“咸寧護理”品牌。
1.標準先行,引領示范
針對居家養老護理、社區養老護理,研創、申報獲批一套省級和國家標準,規范養老護理行業與服務行為,構建“一家一護”引進來+走出去/借船出海+自力更生”的雙軌機制,為健康中國提供“一家一護”人才隊伍建設的咸寧樣板。
2.推進護理教育進機關
提高機關干部職工的健康護理意識,普及健康知識和傳播健康理念,各級黨政機關下發學習任務,協調技能微課進入學習強國平臺,每周推送護理技能視頻,要求黨政機關人員打卡學習。
3.推進護理教育進學校
護理教育事關每個家庭、每個人,必須從小抓起。在全市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開展護理健康教育。
4.推進護理教育進社區
由民政局對接社區網格,組織護理技能進社區,開展社區護理。在村里建立護理互助站,每個村配備一名護理技能導師,導師必須經過培訓考核發證上崗,給予適當補助,護理技能導師必須從駐村干部中選出;鎮上設立護理技能培訓點,主要負責鎮上居民培訓工作。每年評選護理技能優秀村,護理技能優秀鎮,護理技能優秀縣并給予政策傾斜,對于相關部門領導給予晉升指標。
5.健康護理進特殊家庭
鄉鎮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養老機構等發揮“醫養結合”職能,針對轄區內居家空巢、高齡、重病、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病床、巡診、送藥、E網”進家庭服務。通過志愿服務形式,積攢服務積分,后續自己或家人需要護理服務,可以用積分在“健康中國*咸寧護理”平臺購買對應服務。
6.實施護理就業服務培訓
組織失業人群到中職或高職,根據其原始學歷參與培訓頒發對應等級證書,獲證的人群,由人社部門建立檔案,建立界面友好、易于操作的咸寧護理員派遣平臺,可以面向武漢都市圈乃至全國各地推送護理員,建立評價機制,大力推廣咸寧護理品牌。嚴格限制每周工作量,確保護理效率,根據100次護理綜合評分進行再評價,對于優質護工,推送到全國各地,其評價及檔案由人社部門統一管理。
7.建立中高本貫通的人才鏈
針對咸寧中職學校、職業院校、普通本科學校,制定護理人才一體化培養機制,強化教育資源整合,突出德技并修,注重對專業質量的要求,使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的培養達到高度統一深度融合。衛生健康、民政等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醫療護理員培訓機構監管制度和機制,加強對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等組織機構的護理員使用管理的指導,著重從培養、選拔、管理、督導、考核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監督與管理。依據健康服務行業的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依托各級各類院校、科研院所、醫養機構中高本融通,帶動低端人才實施產學研一體培養。建立一套以康養照護與健康管理為特色的“中高本融通、多路徑銜接、職業能力遞進”的健康服務人才培養體系,最終形成一種分層遞進式的職業技能培訓與高職學歷教育并軌機制,建立“中、高本融合”的、分層次、分階段的職業技術教育融合發展機制,實施“1+ X”產訓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三、對策建議與保障措施
1.研創一套標準
建議針對居家養老護理、社區養老護理,研創、申報獲批一套省級和國家標準,規范養老護理行業與服務行為。充分發揮行(企)業的主體作用,支持相關企業、行業與有關學校深化護理人才培養合作模式,不斷加強課程教學與工作崗位的有機銜接,持續提高專業群內學生的職業技能和人才素質。學校和企業共同開發的教學內容,將有關醫療護理的新科技、新標準及新規范納入其中。
2.打造學術高地
建立一家一護“引進來+走出去/借船出海+自力更生”的雙軌機制,突出“高精尖缺”導向,打造頂尖人才領銜、規模結構優化的創新團隊,重點通過“引進一名院士、帶來一個博士集群(100名)、圍繞一個專業領域、推出一批項目”,培育形成百億、乃至千億級產業鏈或產業集群。同時,建設好咸寧職院省級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基地、鄂南職業教育集團等平臺資源,舉辦全國護理高端論壇,瞄準痛點破解難題,打造護理行業學術高地。
3.構筑人才高地
圍繞大健康產業發展目標,建設咸寧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國際護理人才專項基金咸寧工作站、國內國際護理人才交流等平臺,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才高地。重點要加強同俄羅斯、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護理人才交流,建設中外護理人才交流基地、護理產業基地,強化國際人才智庫引領高端服務,構筑護理領域具有影響力的人才集聚高地。
4.創建產業高地
強化配套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搭建科研創新平臺、創新成果轉化技術平臺,引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進園區進工廠,推動教育、科技與護理行業深度融合,建立護理行業技術技能研究院,將其建設成為具有一定原創能力和大健康產業規模的創造創新生態系統,成長為國內外重要的原創性科技成果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轉化地、交易地。加強護理人才培養資源整合,探索在咸寧北高速路口建10萬平展會中心,在咸寧舉辦中國國際家庭護理博覽會,舉辦中國國際家庭護理高端論壇,舉辦中國國際家庭護理用品博覽會,建立中國國際家庭護理應用平臺,做好咸寧護理品牌的配套,讓咸寧護理通過產品的形式走進千萬家,打造咸寧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新高地。
5.加強政校行企四方協同,推進職業能力遞進教育
面對退役軍人、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等社會生源,可以采用符合自身實際的職業適應性測試或技能測試方法,實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制,實行分級遞進式的職業技能培訓與高職學歷教育的并軌機制,實行“招工就是招生”“進企業就是學校”“企校雙師”的“雙師”培養模式學習模式和學分制進行管理,采取“工學交替,產教融合”“崗上教、崗上學”的培養方式,獲得健康照護技能等級證書的人員,能夠持證到養老服務﹑康復護理、嬰幼托育、健康促進等崗位得到就業機會。
6.完善統籌協調機制
立足咸寧大健康產業發展實際,圍繞醫療護理、康養服務、養老服務、社區服務需要,落實大健康產業成員單位職責,建立護理人才培養分級統籌機制,強化護理人才規劃,細化實化落實舉措。統籌推進護理人才教育培訓、平臺建設、待遇保障、人才流通等關鍵要素,建立定期調度、定期督導、年終考核的推進機制,切實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無縫銜接,充分保障咸寧大健康產業人才供給。
7.完善經費保障機制
強化政策資金統籌,面向護理人才培訓、考證、繼續教育等教育培訓環節,加大向企業新型學徒制、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等職業培訓項目的補貼資金力度。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政策,扶持咸寧護理人才建設,申請國家發改委、省發改委等部門的專項基金。強化市場資本統籌,引入社會資金補充護理人才培養經費不足。
8.完善政策保障機制,著力塑造品牌形象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新聞媒體形式,加強“健康中國*咸寧護理”品牌的宣傳引導。堅持政府主導推動護理人才培養,逐步完善與能力考核、職稱職級晉升相適應的薪酬福利機制,打通護理人才職業晉升通道。大力宣傳護理人才培養政策、護理人才典型,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護理人才培養的良好環境。
9.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增強品牌影響力
宣傳咸寧護理人才品牌。深化宣傳陣地建設,在武漢市設立離岸式研習基地,在北京市建立離岸式研習基地,把咸寧護理推向全國;在迪拜市等國外城市建立離岸式研習基地即是把咸寧護理推向全球。
10.建立育訓結合人才培養機制
面向初中、中職、高中畢業生等學校生源,采用“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與考核方式,實行“1+X”育訓結合的人才培養機制,實施冠名班、訂單班和現代學徒制等聯合培養模式。構建“書證融通”的課程體系,加強與之相適應的教學資源建設;著力改革教育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完善實踐教學及實訓基地建設;組建高水平復合型師資隊伍;把思政教育、美育和勞育融入到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中去。建立面向全國的“一家一護”服務配送平臺,實現育訓用的有效銜接。
(咸寧市教育局社科課題組??課題組組長:柳勁松?課題組成員:饒雄兵、柳中奇、曾曉燕、潘紫晴、薛蔚)
編輯:hefan
上一篇:
咸寧跨境電商發展對策研究
下一篇:
黨建引領鄉村基層治理的實踐路徑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吳力報道:21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丁小強與來咸考察的恒大健康集團副總裁...
核心提要:大健康產業被譽為21世紀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黃金產業”和“朝陽產業”,具有產業鏈條長、科技含量高、市場需求大...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18日,市委書記丁小強,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遠鶴帶領相關部門深入梓山湖大健康產業示范區,專題調研項...
院士專家聚首咸寧縱論大健康產業咸寧網訊記者周榮華、通訊員許武報道:11月19日, “科創中國”試點城市院士專家咸寧行暨大健...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姜明助、譚宏宇報道:11月24日上午,政協咸寧市第五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召開,就政協咸...
11日下午,來自教育、醫衛界的委員們就市委書記孟祥偉的講話、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展開熱烈討論。“要以‘深實嚴細久’的工作...
“大健康產業圍繞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全生命周期的全部運動過程。”在圍繞大健康產業話題討論時,闞遠全委員表示,大健...
就在上個月,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將大健康產業作為全市主導產業來抓”,必將推動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近年來,市...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譚宏宇報道:2月27日,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管理辦公室綜合黨委書記、常務副主任錢德平,華人集團董...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姜明助、見博報道:4月10日,楚商聯合會會長、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兼CEO陳東升帶領楚商聯合會代表團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