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涉及面廣、內容多、任務重的系統工程,不僅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在共同締造理念中,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重要環節,既是重點,也是難點,需要持續深入加強治理。
一、背景信息
2022年9月,湖北在全省啟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試點工作,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后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充分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匯聚最大治理合力,共同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共同建設美好家園。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為共同締造的重要環節,既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的必要條件,又能提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相促進。
二、主要做法
2023年5月25日,北港鎮以“聚力共同締造·共建靚麗北港”為主題,圍繞推動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組織全鎮各級人大代表深入基層開展“五進促五共”活動。活動過程中許多村民反映房前屋后環境衛生存在“臟亂差”現象,人大代表將該問題反映至北港鎮人大主席團后,經研判交由本級政府提出相關解決措施。北港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堅持把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助力共同締造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強化重點攻堅、長效管護,組織鎮人大代表率先垂范,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優化群眾安心居、村莊處處美的村容村貌,營造潔凈優美、文明有序的居住環境。圍繞農村環境整治、亂搭亂建等問題進行實地察看,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監督作用,力推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一)加大宣傳,營造濃厚氛圍
人大代表上門宣傳,充分發揮北港鎮人大代表自覺能動性以及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優勢,深入農戶,宣傳提升人居環境的意義和利弊,讓群眾深刻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環境污染的危害性,引導群眾不亂搭亂建、不亂堆亂放、不亂排亂倒,營造人人愛護環境的濃厚氛圍。
(二)立足實際,推動全域治理
自2023年4月以來,北港鎮每周五組織鎮機關及鎮直部門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各村(社區)黨員干部、鎮人大代表、全鎮志愿者、村(居)民以及北港中小學校師生開展“萬人潔城”活動,對道路、村灣、特別是河道開展清潔活動。夏季北港鎮莊湘線大道兩旁雜草迅猛生長,遮擋了公路安防設施,影響了路容路貌和過往車輛通行安全。北港鎮楓樹村為改善公路兩旁的環境,消除村路安全隱患,迅速組織本村村干部、人大代表、人居環境管理員、志愿者開展村路清理除草活動,人居環境管理人員負責用專業除草設備對大片區域的雜草進行割除清掃,隨后將處理的雜草集中轉運,并將道路清掃干凈,共同營造“暢、安、綠、美”的路域環境。同時為加強河道環境衛生的管理,在清潔河道時利用火鉗等工具清理河岸垃圾,碰到某些無法使用工具徹底處理干凈的雜物、垃圾,就直接徒手撈起,集中清理。人大代表和志愿者們向過路的行人與周圍農戶分發宣傳手冊,普及關于河道的保護知識,引導廣大村(居)民關注水資源管理與保護、水環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等問題。
(三)強化考核,建立長效機制
一是強化建章立制。為了全面貫徹“為人民、為發展、高站位、高標準、全覆蓋、全時段、嚴考核、嚴獎懲”的綜合管理總要求,北港鎮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下發了《2023年人居環境衛生考評方案》,通過“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靚”,努力打造“環境優美、整潔有序、和諧文明”的整體形象。同時,成立了環境衛生考核評估專班,每周對各村(社區)、環境服務公司的環境衛生情況進行檢查,通過拍照取證、記錄收集問題信息等方式,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記錄并扣分,每周的考核情況納入年終環境衛生考評,并實行獎懲機制。還采取“日巡查、周評比、月通報”方式,助推工作共同進步,提質增效。7月份以來,通過環境衛生巡查專班日常巡查發現問題357個,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強化考核,落實責任。要將路、街、巷整治保潔責任分解落實到每一小組,對照標準制定嚴格的考核辦法,確保整治、保潔效果常態化、長效化。
(四)強化監督,推動履職盡責
鎮人大主席團組織人大代表不定期走訪調研村(社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監督促整治,切實提高居民生活品質。對督查發現的問題和困難形成意見建議及時反映給鎮政府,并要求問題所在社區和村舉一反三,全面梳理、限期整改。同時在督查中,人大代表以“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辦,大家的事大家一起辦”為原則,收集群眾對環境衛生的整改意見建議,圍繞“溝邊、路邊、田邊、墻邊、屋邊”,鎮村干部、人大代表們深入村頭巷尾,撲下身子,與村民們一起踐行“碼整齊、掃干凈、清死角”的號召,全方位排查整治環境問題點位。經過環境衛生周評比后,村居環境呈現出“房前屋后敞亮了、垃圾堆減少了、小廣告不見了、污水惡臭沒有了、空氣更加清新了”的美麗蛻變。今年以來,北港鎮共組織鎮村干部、下沉黨員、人大代表、人居環境管理員以及群眾志愿者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8200余人次,清運農村生活垃圾950余噸 ,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提升。為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發聲出力,用實際行動助力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三、存在的問題
(一)群眾參與積極性不高。農民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體,其廣泛參與是保障設施正常運轉,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持續的關鍵。一些居民群眾受傳統生活習慣影響,對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造成的環境影響缺乏認識,主動性不強,環境整治工作存在“上邊熱、下邊涼”的現象,甚至個別群眾認為環境整治是政府的事,因此成了環境整治工作的旁觀者、局外人。二是部分群眾自覺性還較弱。群眾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認可度高,但參與度不高,部分地方甚至存在“干部在干,群眾在看”的現象。雖然大部分村莊通過健全和完善村規民約落實了村民主體責任,但是亂扔垃圾、亂倒污水、焚燒秸稈等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時有發生。
(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相關機制不完善。一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設施運營機制缺失。部分村(社區)滿足于一般性管理,缺乏長效管護制度。二是示范引導不夠。缺乏引導群眾轉變生產生活觀念,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的有效方法,引導工作不深入、不細致,農民主動保護環境的意識尚未完全形成。三是基礎保障還有所欠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一些村莊自身無力承擔清潔鄉村活動的經費投入,無足夠的資金保障設施正常運轉及后期維護,農村垃圾無法得到及時有效地處理而導致村莊“臟亂差”問題出現反復。同時,一些從事該項工作的人員專業性還不夠強,參與整治能力有限。
四、處理措施及建議
(一)提高站位,增強責任意識。充分認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現實要求和重大意義,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精神上來,把省、市、縣的工作要求貫徹好、落實好。一要加大宣傳,激發農民自覺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引導群眾強化文明意識,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動員群眾自己動手、親自參與,讓村民們成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參與者、建設者、受益者,切實增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內生動力。二要落實責任。各級政府是本地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組織者和實施者,要始終堅持高位推動,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農民群眾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主體,要充分發揮村黨支部、村委會的組織領導作用,發揮農村黨員帶動示范作用。三要因村施策。針對不同區域、不同村情,區別對待,遵循“先易后難、分步推進”原則,集中力量重點解決農村人居環境最為突出的問題。
(二)鞏固成果,完善長效機制。一是強化建章立制。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護管理辦法,明確鄉鎮村居、運行管理單位責任,引導村居建立鄉規民約,推動長效管護。健全垃圾轉運保潔機制。環境整治包括垃圾治理、廁所改建和污水處理等多個方面,在建立村莊保潔機制、垃圾清運處理機制、生態環境保護機制等長效機制的同時,建議全覆蓋開展“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四級清運模式,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常態化長效保障;二是強化檢查考核。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率、美麗鄉村創建等列入部門、鄉鎮村居和黨員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三是強化投入保障。整合涉農資金,優化支出結構,縣財政給予一定配套;鼓勵專業化、市場化建設和運行管護,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共同締造”理念可以融入到每一項農村具體工作中,“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都離不開群眾的參與,要把群眾的意識提上來,觀念改過來,上下一心,共同謀劃,這樣農村才能發展得更好、走得更遠。接下來,通城人大將堅持“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理念,組織各級人大代表身體力行作表率,逐步形成上下聯動、社會共建、全民行動的良好氛圍,助推人居環境整治提質增效。
(黎逢世 李穎智?作者單位:通城縣北港鎮人大主席團)
編輯:hefan
上一篇:
讓老字號煥發新活力
下一篇: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闡釋】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農委委員廖伯壽表示,要在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上下功夫,著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
咸寧網訊記者朱哲、通訊員蔡娟報道:7月30日清晨6時,赤壁市黃蓋湖長江干堤1號哨所,鮮艷的黨旗迎風飄揚。在汛情等級不斷提高...
●策劃:李建文采寫:記者龐赟特約記者周益民實習生阮小念【兒科醫生:仁心仁術】1965年,鄧先玲出生在咸安區雙溪橋鎮一個普通農...
?●策劃:李建文采寫:記者漆兵特約記者周益民幫貧困戶免費安裝光伏設備,堅持到養老院看望慰問孤寡老人,為留守兒童買校服、...
6167個代表小組, 14962件代表建議,推動一批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得到解決……今年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中,這組數...
據統計,當天的代表行動共收集群眾意見建議44個,均已被人大代表主動認領,現場解決問題17個,剩余27個問題將依托人大代表力...
據統計,當天的代表行動共收集群眾意見建議44個,均已被人大代表主動認領,現場解決問題17個,剩余27個問題將依托人大代表力...
市領導開展“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人大代表行動時要求圍繞百姓需求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咸寧網訊記者吳文謹報道:5月8日...
全縣各級人大代表們將繼續圍繞“抗旱助農”問題,充分發揮好人大代表主體作用,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用實際行動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