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賢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優秀人才聚集到黨和人民的事業中來。”還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2022年,咸寧市人社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圍繞“四心”激活力,聚焦“四新”促發展,人才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真心愛才,人才工作進入新領域
愛才體現在高度重視和真心服務上。咸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去年,市委書記孟祥偉親赴蘭州大學出席“引才專列”開通儀式,市長楊軍同志多次聽取人社人才工作匯報,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徐小兵同志出席華中師范大學“引才專列”啟動儀式,市政府常務會議兩次專題研究人才政策。這些,給人社部門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帶來了鼓舞,增強了信心。市人社局黨組總結以往人才工作的經驗教訓,優化調整全市人社系統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目標任務分解表,建立領導小組會議、定期調度、定期通報、黨組成員聯系專家等制度,推進各項人才工作,黨組全年專項研究人才工作就達6次。落實局黨組聯系服務專家制度,動態調整領導聯系服務專家名單,每名局黨組成員聯系2名國貼、省貼專家人才,與專家“雙向談心”,辦好人才關心關注的“關鍵小事”。組織專班調研人才工作,形成調研報告2個,提升住房保障、子女入學等事項服務質效,發放人才綠卡34張,全市兩級人社部門組織300多名各類專家人才開展健康體檢。
這些真心愛才舉措得到人才呼應,帶來豐碩成果,促使人社人才工作進入新領域。全國勞動模范、黨的二十大代表,湖北三六重工技術中心副主任范曉霞,就是人社部門長期培養,從專業技術人才成長為專家人才的。她的諸多獎項和榮譽中,湖北省企業科技創新帶頭人、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省楚天技能名師、省企業研發人才都是人社部門引導推薦、申報成功的。2018年她參加過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組織的河南紅旗渠“專家人才研修班”,在組織的引導激勵下,愛國奉獻,砥礪奮進,2021年通過人社部門指導幫助,成功申報正高級工程師,是我市最年輕的正高級工程師,前不久又榮獲第三屆咸寧市道德模范。
二、悉心育才,引導人才進入新賽道
育才體現在政策制定和精心培育上。去年,我們堅持把政策制定與高質量發展密切結合,制定人才急需的新政策、好政策,推動出臺《咸寧市“香城人才卡”實施辦法(試行)》、《“才聚荊楚.志在咸寧”工程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十條措施》、《咸寧市博士后管理工作規定(試行)》等8個規范性文件,進一步優化了我市人才發展政策環境,解決人才“急難愁盼”問題,真正引導人才進入新賽道。我們緊扣人社部門職責職能,堅持實施“專業技術人才培育計劃”“技能人才培育計劃”。全年培育拔尖人才48人,培育初級職稱以上人才2639人。落實專技人才評價標準,首次網上全流程開展職稱評審工作。開展“十佳人才”評選活動,選拔15名“湖北省專業技術人才奉獻崗位”人選,12名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遴選20人技能人才導師隊伍。新建省級、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分別為1家、10家,市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0個。2022年,全市培養培訓技能人才10963人次,其中累計開展補貼性企業職工培訓4807人,補貼523.72萬元;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409人,補貼294人58.8萬元。
三、傾心引才,積蓄咸寧發展新動能
引才體現在真心實意、快抓快干上。去年,我們圍繞我市產業發展,全方位引才聚才,夯實人才發展新基礎,為咸寧發展積蓄新動能。一是編發緊缺人才需求目錄。發布高層次緊缺人才、緊缺用工需求目錄工種34個,引進緊缺專業人才85人。二是推進“招才引智”系列行動。開通“引才專列”,采取“帶崗上門、帶編進校”“當天筆試、當天面試、當天簽約”等方式引進優質高校的大學生,5月、6月分別開進華中師大、蘭州大學,183家企事業單位供崗1524個,應聘2600名,成功引才320人,市委孟書記親赴蘭州大學出席啟動儀式,“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人民網多次報道。三是深化“院士專家企業行”活動。收集35家企業需求,匹配23名專家人才開展服務,組織3場對接活動,對接專家人才和企業代表累計351人次,解決難題31項,成果轉化5個,共建平臺6個。四是實施“四方聯動護航”用工行動。圍繞企業用工難、人才引進難,搭建“政企園校”對接平臺,建立健全訂單式培養培訓、實習實訓和見習、校園招聘、創業扶持、留人用人、技能提升“六個機制”,為企業用工引才保駕護航。湖北新產業技師學院、赤壁技工學校、湖北楚才技工學校與我市20多家企業合作,有效解決了本地企業需求。
四、精心用才,塑造咸寧發展新優勢
用才精心體現在人才發展各方面、各環節、各層級上,力爭為咸寧發展塑造新優勢。一是精心夯實基礎。落實保障用人單位自主權,規范使用管理崗、專技崗、技師崗,優化評聘條件,并優化市直衛生、住建、農業系統崗位設置,完善專業技術高級崗位結構比例;落實“碩士研究生從事專技工作滿3年、取得中級職稱不占崗聘到專業技術十級”等措施,市直29人享受這項好政策。二是精心激發活力。實施靈活收入分配機制,制定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建立公立醫院高層次人才、緊缺專業人才薪酬激勵機制,績效工資水平動態調整機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三是精心探索方式。探索“多元化人才評價”體系,聯合市農業局出臺咸寧市農民技術人員職稱申報評審實施方案,讓“新農人”“田秀才”“土專家”能評職稱。
2023年,咸寧市人社局將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全市組織部長工作會議精神,以建設人才洼地為核心,高水平完善人才政策、高平臺推進人才引進、高質量培養專技人才、高素質培育技能人才、高效能優化人才服務,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我市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咸寧篇章提供堅強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咸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陳進)
編輯:hefan
上一篇: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闡釋】把必須堅持人民至上領會好運用好
下一篇:
金土皓 宋炳臻:讀書學習是天下之第一等要事
今年,我市將以建設人才洼地為核心,高水平完善人才政策、高平臺推進人才引進、高質量培養專技人才、高素質培育技能人才、高...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龐赟、通訊員王長青近日, 2018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名單公布,全國共有4000多人入選,其中我市有...
截至目前,全市擁有“雙創”平臺19個,各類各級企業研發平臺83家,高新技術企業7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1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
市領導調研文化企業工作時要求做深做實文化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文章咸寧網訊記者宋文虎報道:3月9日,市委副書記、宣傳部部長張...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報道:3月15日,湖北眾禾聯晟投資發展合伙企業與咸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合作協議,投資1.5...
咸寧網訊記者李嘉、通訊員王程海、楊飛報道:10月11日下午,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徐小兵主持召開黨外代表人士及專家人才聯誼...
通過走訪慰問,給他們送去黨委政府的溫暖和關懷的同時,也進一步凝聚起踔厲奮發、團結奮斗,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
例如,對應對重大公共風險的家底、家當缺乏準確和全面的把握,對迅速展開科技攻關的核心人才、支撐人才、相關人才掌握不夠,...
在轉型發展過程中,重點產業企業如何強化人才支撐,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企業內部機制和地方政策導致留住人才困...
該局大力實施“返鄉創業三年行動計劃”,新建返鄉創業示范基地3個,新增返鄉創業415人,發放創業貸款4976萬元,創業補貼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