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圍繞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許多重要論斷、重大部署、重大舉措,擘畫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藍圖。今年的咸寧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到2025年,要推動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建設取得實質進展,讓咸寧人居環境更美。咸寧立足自身的自然生態資源發展實際,解放思想,率先探索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道路,構建起以人為中心的“人、城、境、業”相互協調的城市治理模式。這既是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體現,更有助于塑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新形態。
一、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打造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根本要求
打造自然生態公園城市是咸寧立足自身優勢的科學選擇。一是擁有獨特的自然資源。咸寧森林覆蓋率53.01%,擁有128公里長江岸線,年均水資源總量超80億立方米,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穩居20強。境內山、水、林、田、湖等生態要素一應俱全,有“華中綠肺”“武漢后花園”“香城泉都”之美譽。二是相關基礎設施完善。截至2021年底,主城區共建各類公園67個,面積471.31公頃,綠化覆蓋率達41.5%,綠地率達38.22%。三是城市名片凸顯。咸寧先后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全國最適宜人居城市、中國魅力城市、中國十大最具成長創新型城市、首批全國旅游標準化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多項國字號桂冠。
咸寧歷史包袱較輕,探索公園城市建設起步早。咸寧在1998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地級市,建市時間較短,對自然生態環境開發程度較低,具有歷史包袱輕,“船小好掉頭”的優勢。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成都視察時指出,“天府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特別是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自此,全國各地開始進一步探索公園城市建設方案。而咸寧市委、市政府從2016年就已經開始謀劃建設生態公園城市,2019年制定頒布了全國首個公園城市建設省級地方標準,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1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為建立自然生態公園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省市各級領導部門的支持提供了政策保障。在2022年6月召開的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支持咸寧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并成為湖北省級戰略。咸寧市各級政府部門也積極配合,率先制定并發布全國首個公園城市建設地方標準——《公園城市建設指南》,編制了《咸寧市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專項規劃》,出臺了《關于全域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夯實了咸寧建設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制度根基。這些優勢和基礎表明,咸寧建設自然生態公園城市,能夠有效釋放各種潛能和優勢,走出一條綠色崛起新路。
二、解放思想是打造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內在要求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是咸寧打造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科學理論依據。西方式的現代化以資本增殖為核心,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中國式的現代化強調的是以人民為中心,實現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因此,在城市定位和規劃的過程中,要探索出一條從后思式走向前瞻性研究的新路,需要思維轉換和戰略謀劃。國家提出公園城市建設,咸寧結合本地實際提出的打造自然生態公園城市,不同以往的園林城市、生態城市和森林城市,不是單純的“公園+城市”的模式,更不是只看公園數量而大建公園,而是強調在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之間找準平衡點,按照“順天應人”“千年立城”的要求,進一步彰顯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生態價值、生活價值、美學價值、文化價值、發展價值和社會價值。
打造自然生態公園城市是推動咸寧高質量發展的思想破冰。打造自然生態公園城市,涵蓋全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是全面、系統、科學的謀劃,是堅定推進綠色發展,圍繞建設特色產業增長極、轉型發展示范區,變生態要素為生產要素,集中精力發展大健康、先進制造、現代農業、文旅等產業,開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路徑試點建設,將咸寧打造成踐行“兩山”理念的先行區。需要咸寧積極對接國家“雙碳”戰略發展規劃,利用好碳匯交易市場。咸寧是全省林業大市,森林覆蓋率位居武漢城市圈第一位,森林儲碳量高,全國七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城市之一,要圍繞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積極主動擔當作為,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在大力推進國土綠化,提升生態系統儲碳功能的同時,精準核算咸寧市森林和城市綠地碳庫儲量和碳匯能力,探索碳增匯措施,主動思考、積極謀劃,探索開發適合本地市情林情的林業碳匯項目,推動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將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
三、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打造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本質要求
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建設是為了咸寧人民的民生福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發展經濟是為了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同樣也是為了民生”。自然生態公園城市作為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發展高級形態,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生態文明為引領,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社會人文相融合的復合系統,是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現代化城市。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本質就是“一公三生”,即公共底板上的生態、生活和生產。“一公三生”同時也是“公”“園”“城”“市”四字所代表的意思的總和,即奉“公”服務人民、聯“園”涵養生態、塑“城”美化生活、興“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咸寧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始終把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突出以人為核心的人居環境建設,以及“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社會治理體制。
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建設依賴咸寧人民的共同締造。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同樣也是咸寧城市建設的決定者。列寧曾指出,“革命的理論不可能由人民群眾自發形成,需要宣傳教育”。因此,需要加強對人民群眾進行組織和宣傳,讓理論被群眾所掌握,才能轉化為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只有咸寧人民把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理論內化成自己的世界圖景、思維方式和價值規范,才能在實踐中自覺做到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從而使精神力量變成物質力量。因此,需要政府進行頂層設計,通過完善制度、健全機制、有效防控、強化系統來構建完整的自然生態公園建設體系;通過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來提高市民使命感和參與度;通過大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培植內生動力,形成良性循環,把建設自然生態公園城市轉化為全市人民的自覺行動。
(謝昌醒?作者單位:湖北科技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推廣自然系統養生法 增強中華民族免疫力
下一篇:
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報道:11月20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
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曾國平(2019年1月24日)各位委員、同志們: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咸寧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經過全...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按照省委部署要求, 1月29日,市委常委班子召開2018年度民主生活會。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
在市委辦公室機關黨支部,大家集中交納黨費,齊誦《黨章》,共同研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蔣揚眉、陳愛華2月21日,中國共產黨咸寧市第五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擴大)會議在溫泉...
學習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學習資料和《關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廣泛開展向黃群、宋月才、姜開斌同志為代表的抗...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代表團審議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理論結晶,都是靠奮斗得來的。”全國...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19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二次...
在本期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中,全市各黨支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