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口位于通山縣東部、富水河下游,屬庫區鄉鎮,全鄉國土面積133.8平方公里,水域面積5萬余畝,素有“柑橘之鄉”的美譽。近年來,慈口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廣泛凝聚各方力量,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為加快建設濱湖度假區、甜美桔橙小鎮注入了強勁動力。慈口鄉先后獲評全省綜合減災示范區,全省生態鄉鎮、全省休閑農業重點園區等榮譽稱號。
理念先行,矢志遵循“總基調”
堅持黨建引領不動搖。始終把黨的建設放在首位,深入推進“兩學一做”“支部主題黨日”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知行合一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身入心至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以大竹村為試點推動全鄉農村“小微權力”規范運行工作,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有效地促進村干部廉潔履職,高質高效護航鄉村全面振興。
堅持綠色發展不松勁。始終把守護綠色青山作為不可觸碰的紅線,立足庫區生態資源優勢,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投入3000余萬元拆除富水湖網箱1.8萬口、圍汊80余個,投入3883余萬元用于富水湖“退捕禁捕”工作,恢復了富水自然生態水質,湖面航道全面恢復暢通。依法取締老虎槽煤礦,關停4家非法采礦點和5家不合格養豬廠,大力打擊非法挖采砂石、非法捕撈等破壞生態環境行為,恢復慈口一湖清水、一片青山。
堅持協調發展不偏向。按照鄉村一體、以鄉帶村振興發展要求,把鎮區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規劃打造“甜美桔橙小鎮”,不斷增強產業發展、公共服務、人口集聚功能。目前,全鄉依托“擦亮小城鎮”工程,規劃以幕阜山旅游公路作為貫穿鎮區的產業空間發展軸,由西向東依次布局居住區、商貿行政區、旅游區,著力推動“兩心、一軸、一帶、三區”建設,重點打造“一湖一鎮一區四園”。通過鄉村共建、一體發展,形成“鄉聯村”的鄉村聯動格局,構建“鄉村命運共同體”。
立足實際,眾智合議“金點子”
以項目帶動發展。集中精力把項目作為加快鄉域發展的主抓手,用好重點項目五年儲備庫、三年滾動庫、年度實施庫,為企業生產生活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當好“店小二”。先后引進并落地大竹賀老根種養殖基地、西垅千畝采摘園、國芳宏隆苦蕎酒廠等3個投資千萬元項目,大竹尊禧鹿業梅花鹿養殖、烏巖礦泉水、漁趣樂園等3個投資過億元項目。強力推進富水湖綜合旅游開發、慈口流域富水湖河道整治修復綠化工程、杭瑞高速大竹互通和慈口大橋、月山大橋、山口富水湖琚、南岸水廠、新區土地收儲等項目建設,全力支持本土企業國芳宏隆苦蕎醇酒業有限公司做大做強,數次邀請省市縣作協進行宣傳推廣。主動協調相關部門,搞好規劃銜接,合理分配土地,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完成慈口、石印、烏巖、茶園、山口、老屋、白巖、下泉、磻溪等村莊規劃和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為“十四五”項目布局留足空間。
以康旅惠及群眾。堅持把濱湖康養旅游作為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促進群眾就業增收的務實舉措。富水漁趣樂園吸引市內外游客前往打卡,大竹梅花鹿基地逐步開放合約認養、親子體驗樂園等項目,柑橘采摘園迎來送往無數旅客,慈口正逐漸成為網紅打卡點和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漁趣樂園從2021年6月1日開園至今,日均客流量100余人,高峰期每日高達1500余人,吸納農村就業人口20余人,戶均年增收3萬元。大竹梅花鹿基地是華中地區唯一的“梅花鹿文化館”,存欄優質梅花鹿1000余頭,其中農戶共享養殖300余頭。立足富水湖風景區,以及周邊隱水洞國家地質公園的旅游資源,舉辦承辦“割茸節”“釣魚節”“豐收節”“康養游”“賞鹿季”等精品文旅項目,每天為當地帶去約200人次的文旅、餐飲等消費,直接或間接帶動本地“服務就業”人數不低于100人,帶動本地農副產品年銷售200萬元以上。
以產業助推振興。堅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利用國家級慈口蜜桔產品地理標志和“三品一標”優勢,重點發展特色橘橙產業,將柑橘產業做大做強。目前,全鄉柑橘種植面積達2.5萬畝,主要品種為蜜桔、紐荷爾臍橙、長虹橙、御桔、碰柑。2021年全鄉柑橘產量和產值分別達5741噸和1732萬元。現已建成西垅千畝采摘園、石印“紅美人”種植園、山口瓊山生態觀光園,正積極打造下泉沿線農業觀光園,力爭2023年“四園”全面建成。同時穩步推進柑橘品種改良,在大竹村打造100余畝柑橘種植體驗區,在西垅村、石印村流轉約2000畝園地打造柑橘品改示范基地。同時,籌建柑橘釀酒廠、倉儲庫,延長產業鏈,逐步形成倉儲、深加工、旅游采摘等“一站式”板塊,產業振興日漸成型壯實。
分步實施,科學謀劃“路線圖”
近遠統籌。圍繞打造濱湖度假區、甜美桔橙小鎮奮斗目標,著力謀劃好近遠期路線圖。在“十四五”期間,精準對接縣委“七大攻堅行動”,大力推進農業、旅游服務業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重點打造“一湖一鎮一區四園”。圍繞中林富水湖公司對富水湖的旅游開發,發展水上游樂、天然洗浴、休閑垂釣等項目,與湖北科技學院對接擬辦環湖全民健身活動,擴大農產品園區種植規模,實現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相融合,形成“水上樂園+全民健身+農家樂+休閑度假”于一體的鄉村休閑度假模式,打造鄉村旅游的慈口特色。結合“擦亮小城鎮”行動,加快慈口新區征地進度,繼續完善南岸環湖公路、停車場、集貿市場、園林綠化等設施建設,將新老鎮區連為一體,使鎮區面貌煥然一新。
點面結合。聚焦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搶抓美麗鄉村建設機遇,圍繞“聚焦一批試點、攻克一批難點、形成一批亮點”的發展要求,統籌謀劃好現有11個村莊的振興“施工圖”,以點帶面,逐步全面推進。健全完善村干部績效考核機制,創新建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與村副職干部基本工資掛鉤機制,效果顯著,目前各村集體經濟收入均超過5萬元,穩定超10萬元4個、超8萬元1個。
鄉村協同。堅持鄉村一體、以鄉帶村,把鎮區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精品化打造“甜美桔橙小鎮”。推進鄉村路網建設,實施鎮區1.8公里路刷黑、大竹環湖路、南岸環湖路、白巖山通組路建設,逐步完善村組路網配置結構。提升鎮區污水處理能力,慈口污水處理廠最大污水處理量為300噸/天。規范建設鎮區農貿市場、大竹農貿集散中心,將分散、閑置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集中用于鄉村重點項目建設,實現鄉村一體發展。
以人為本,夯實民生“壓艙石”
加快鄉村建設行動。整合各類資金,全力推動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路橋網全覆蓋初步形成,南岸公路、獅巖大橋、陽慈線、白果樹至大塘坳公路全線刷黑通車,全縣首條城鄉一體化公交(通山至慈口)線路正式開通,慈口“5+1”旅游碼頭全面建成,出口泊位90個,年吞吐量達80萬人次。文娛事業高速發展,新建1個中心文化站、30多個鄉村文化廣場,組織群眾策劃開展了慈口臘八節、走進富水湖柑橘直播銷售、太極拳(劍)等一系列大小活動。
美化鄉村人居環境。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新風尚,以環境整治、廁所革命、富水湖水面清理、退捕禁捕等為抓手,切實做好黨建引領鄉村環境治理工作。建立常態化環境保潔機制,制定《慈口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考評細則》,每周一開展、每季一評比、年底結總賬。完成垃圾中轉站建設,配齊垃圾分類箱、垃圾清運車,每村至少配備2名保潔員,做到一日一清,有效解決了垃圾池、垃圾房臟亂臭問題。持續推進廁所革命,完成廁改任務,新建衛生廁所5088戶,改建387戶。
完善鄉村基層治理。充分調動群眾自治力量,創建村民議事會、鄉賢理事會、紅白理事會等村民說事、民情懇談平臺,一村配備一輔警,在宅基地分配、項目建設、矛盾糾紛等許多方面共商共治,形成村規民約,把道德內容納入各類自治規則,努力畫好社會共治同心圓。設立“3+X”工作室以及人民調解中心,各類矛盾糾紛調處率達到97%,全鄉沒有發生一起影響社會穩定的安全事故,沒有產生一起因汛情旱情引起的重大自然災害,群眾安全感顯著提升。
(中共通山縣慈口鄉黨委、政府)
編輯:hefan
上一篇:
扎實做好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
下一篇:
立足新時代推進黨的政治建設
題:老戲樓“牽手”新京劇“舊時風華”演繹新時尚新華社記者董博婷、王悅陽中秋、國慶雙節將到,北京前門熱鬧起來。有別于傳統...
咸寧網訊記者王苒宇報道:孩子在游樂設施里爬上爬下,甚至追逐、打鬧,家長卻在一旁低頭玩手機,甚至專心致志地打游戲……上周...
咸寧網訊記者見博、陳紅菊、特約記者胡劍芳、通訊員陳成報道:3月4日,春光明媚,咸安馬橋鎮曾鋪村的油菜花競相開放,吸引不...
28日,走進咸安高橋白水畈蘿卜小鎮,白墻黛瓦,飛檐翹角,綠草如茵,花草吐香,無處不透露著濃厚的春天氣息。鄉村振興大講堂...
截至去年12月底,通山已建設觀光農業莊園165個,各類農業觀光采摘園42個,發展農家樂1100家,鄉村旅游提供就業崗位7萬余個。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汪擁軍、沈二民報道:一河繞城過, 兩岸景如畫。周末傍晚,從崇陽四橋河堤至浪口大橋, 只見沿河楊柳...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汪擁軍、沈二民報道:一河繞城過, 兩岸景如畫。周末傍晚,從崇陽四橋河堤至浪口大橋, 只見沿河楊柳...
20日上午,咸安區浮山辦事處長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其樂融融,老人們或打牌下棋,或鍛煉身體,或寫字作畫。 長安社區有...
4月15日,通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柏林率隊赴慈口鄉山口村,就富水湖旅游項目建設中存在問題進行現場協調。富水湖旅游景區...
行程規劃梓山湖蜜月灣度假村——松鼠部落水上樂園——賀勝雞湯小鎮——碧桂園鳳凰溫泉酒店——王明璠府第——隱水洞——返程...